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分析与改革思考

2014-02-05卢亚莲

职教论坛 2014年7期
关键词:城镇化职业院校校企

卢亚莲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需要而产生的,以培养满足企业一线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核心,按照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规律安排实施的、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训练的教育模式。它充分发挥了职业院校的教育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有效地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以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校与企业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双赢。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不可或缺的伴随现象,其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的基本特征对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抓住城镇化对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改变的内在要求及规律,深化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且紧迫的课题。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般认为,校企合作的思想滥觞于美国1862年通过的《莫里尔赠地法》。[1]在该法案中,明确规定受赠土地的大学,有义务要教育从事农业及机械业有关的就业员工相关的知识,为社会工业界提供技术人才,以满足当时美国社会农业和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我国的校企合作发展较晚。总的来说,我国的校企合作也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合作规模不断发展、合作内容不断深化、合作形式不断丰富、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这种不断变化的特点也反映出校企合作鲜明的时代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校企合作才呈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于1991年在上海成立。国家经贸委、原国家教委、中科院于1992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通过校企联合,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与高校之间密切而又稳定的交流、合作制度,逐步形成校企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和经济密切结合的道路,以此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不断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此后,我国的校企合作正式步入正轨,迅猛发展起来。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基于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在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校企合作模式为职业院校培养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提供了一种可以效仿的实践办学发展式样,为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一种可以复制的标准样式。校企合作模式为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可以说,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形成了双赢局面。通过校企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校企合作模式的核心在于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最终的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实施的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着丰富多彩的形式。仅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名称上,就存在着“零距离对接式”、“捆绑式”、“产学研一体式”、“三对准、四贯通”式、“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多形式推进”式等等绚丽多彩的称谓。这种“职业教育一定要突出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和创新”的共识激发的校企合作热情在极大地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的同时,也逐渐凸显了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一)政府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应该说,近年来,随着全国示范性职业院校和全国骨干院校建设的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普遍共识,涌现了一大批校企合作的典范。但是,由于国家还没有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管理并约束社会不同主体参与校企合作的各项活动,国家层面上还没有建立权威的、完整的校企合作的准则和法律、法规,学校或企业单方面主动推进的校企合作项目往往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成效不足。

(二)校企两个主体合作热情难以均衡

企业和学校作为社会系统的不同存在类型,在各自不同的场域中都形成了不同的目的和运行逻辑。相对于人才培养的漫长过程和无限投入,企业往往更在乎技能人才的招用,认为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不大。而学校囿于自身的实训条件和双师限制,寄希望于校企合作以弥补自身不足,对校企合作充满热情,但却往往陷于无法控制实训设备使用和兼职教师调配的困难,导致校企合作中出现校企两个主体合作热情难以均衡。一方是有积极性没有主动权的院校,一方是有主动权没有积极性的企业。

(三)校企合作浮于表层缺乏深度

一般来说,校企合作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浅层次合作模式。该层次模式主要是指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二是中层次合作模式。该层次模式主要是指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如董事会或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按岗位群的分类,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的素质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三是深层次合作模式。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专业方向,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目前,我国多数职业院校与企业仍处于浅层次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浮于表层缺乏深度,离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职业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办学整体效益提高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城镇化建设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内在要求

历史地看,城镇化是工业化进程的产物,18世纪的工业革命催生了城镇的迅猛发展。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一般来说,这种历史过程包括了四个方面的维度: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换言之,城镇化从空间布局上外显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从生活方式上表现为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发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抓好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也就抓住了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

(一)校企合作模式要积极回应农村人口空间转移的技能储备

教育部于2004年3月发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资源,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稳定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对新时期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做出时代的回应,有效解决作为“三农”主体的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多途径和模式中,职业教育和培训无疑是其中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之一。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6.66年,刚刚超过小学毕业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口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需要转移的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因此,无论是立足于当前还是着眼于未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措施。对此,李克强总理曾经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2]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主要通过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来实现。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空间转移带来的首要问题,应该是农村人口难以适应城镇化的就业需求而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据“中国劳动力培训网”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16岁以上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6.6%;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61.5%,中级工占35%,高级工占3.5%,农村劳动力中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绝大多数进城农民多年来从事的是苦、累、险等工作,主要分布在建筑、纺织、餐饮等以体力为主的行业和岗位。从以上资料不难看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的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要而造成了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由于没有适当的技术或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这种现象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尤为普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可以通过教育的普及,增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储备和素质储备,逐渐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最大限度的避免结构性失业。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加基础投入,改善当地的教育环境,使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注重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的优势,组织农村广大的文化、业务和思想素质较低的劳动力进行短期或者是定期的培训,使他们的就业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并且能较快和更好地就业,从而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

(二)校企合作模式要积极回应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看,一个区域的经济是否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关键在于该地区能否有与区域资源禀赋和制度基础相匹配的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换句话说,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关系密切,产业发展可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而城镇化发展又为产业发展聚集要素,为产业加快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形成和加强与持续、快速经济增长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没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的结果就是城镇的空壳化。

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区域中心城市聚集是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从美国的经验看,在推进城镇化时高度重视各产业的聚集、关联和协调发展,注重城镇产业经济的扩展和升级,重视二、三产业的转换升级,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改造。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耕地面积在不断萎缩,农村正在面临重大的社会变迁,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正在逐渐让位于以现代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将通过职业分化,从农业中慢慢分离出来,进入第二或第三产业就业。职业教育不仅要积极应对农村劳动力专业的培养和培训,更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回应城镇化带来的产业转移的需求。职业教育要主动对接这一新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要积极对接市场开设专业,使学校所设专业成为与城镇化发展和市场需求对应度高、人才需求量大、影响力强的主导专业,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要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加强校企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优质的教学和实训资源开展“订单”办学,企业和城镇化发展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学生毕业即就业,真正实现校企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用工需求的“无缝”对接,提升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以适应新型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求。

(三)校企合作模式要积极回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

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随着城镇化在某一区域的深入推进,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和影响,乃至其生存方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就使得,现实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全面转化,成为城镇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的教化即提高人口素质是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对此,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的西奥多·舒尔茨曾经指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面对我国农村人口占70%的基本国情,只有从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入手,做好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才能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据《2012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2011年全国高职学校数量1276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招生数325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47.7%。在高职学校毕业生中,有12.7%来自于贫困地区,22.2%来自于西部地区,16.2%来自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使被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边缘化的青年群体找到了人生与事业成长的天地。近3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为全国850万个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3]这说明,职业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无疑最有优势去实现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职业教育要充分依托其校企合作的优势,在教育大众化中进一步凸显其服务于农村人口城镇化转移素质提高的功能,通过技术培训、技能鉴定、社区培训、农民夜校等方式在提升农民技能的同时,也加强对农民文化素质的培养,千方百计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农民向居民转化的能力。全面参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全面转化过程,既是职业教育办学的职责,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机会。

三、深化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改革的思考

不可否认,教育行为的动机和目标与企业行为的动机和目标是有很大差异的。在市场体制环境中,要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是使校企双方都有合作的积极性。政府、学院、企业三方要以城镇化为契机,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改革,建立校企合作良好的运行机制,共同推动职业院校服务城镇化发展的能力。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改革的基本前提

校企合作是在学校和企业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的合作,既然是校企自愿合作,就应该有持续不断的推动力。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改革,关键在政府。“政府主导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前提。”[4]政府要以推进城镇化为契机,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政府要主导校企合作管理体系的建立,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资源调控优势、公共管理优势,统筹职业教育与企业两种资源,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有序开展,确保校企合作目标的达成。二是政府要制定政策和规范以促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优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进行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让企业在履行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也可以享受到一些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三是发挥政府的督促评价功能,建立对校企合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政府要以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抓经济发展需要抓好职业教育的行动自觉,科学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评价标准,对校企合作进行全面的评估,树立参与校企合作的先进典型,同时以评价体系为基础,建立激励机制,保护和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二)搭建互惠双赢平台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

城镇化对校企合作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延续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建立和维系主要是靠“关系和信誉”的“传统”,那么尽管这种机制的校企合作模式在短时间内由于其形式简单、方便灵活而可能会取得短期效益,但就长远来说由于缺乏深层次的利益保障而缺乏稳定性。因此,必须注重构建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一是可以选择优秀的技能人才加入到企业员工队伍;二是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加强对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三是可以通过对教育的支持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品牌形象的宣传效应;四是借助于学校的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等,提高企业整体效益。从学校的角度来说,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补充学校办学条件的不足,提升学校社会声誉和形象。因此,综合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交集来看,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对合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合作目的的实现程度。如果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以及学院所具有的科研实力越强,则学校获得企业信任与合作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合理设置专业,提升专业服务企业和社会的能力,改变教学方式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成为学校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法宝。

(三)加强沟通协作是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途径

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沟通协调机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校企合作的主体尽管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学校。但是农民或低收入家庭在社会阶层中的跨越或流动难度较大,校企合作的沟通协作则更需要倾注教育的良知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大对需要进行城镇化转移的人口的关注,建立完善的沟通协作机制。首先,应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等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该机构成员主要由行业主管部门、企业高层管理者、学院领导、院系负责人等组成,其基本职能是宏观调控校企合作的发展,统一协调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依据产业机构的调整和升级等所带来的企业、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规格与数量的变化,合理配置学习的资源,使之与企业和市场对接。其次,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主要由企业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和学校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其基本职能是根据企业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出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方案;对专业对应的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合理开发课程,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本专业提供就业指导及职业继续教育发展方案等。再次,成立实训(培训)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主要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学院分管实训和培训部门的负责人、学生代表等组成。其基本职能是根据企业及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提出学生实习实训的具体要求和具体内容安排,为学生或企业员工开发培训项目及其课程。在上述三种沟通协调机构中,校企合作委员会是校企合作调控机制的决策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实训(培训)工作委员会是机制的执行层。为保证沟通协调机构的组织意图顺利实现,校企合作还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机制,制定有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办法。通过建立企业全程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课程标准,实现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相统一。坚持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只有真正全方位、全过程地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校企双方建立起完备的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督导检查的桥梁和纽带,才会最终推动并保障校企合作双方长期合作共赢。

总之,城镇化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彰显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为职业院校实现培养目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它也凸显了职业教育不断满足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生命力,为新时期的职业教育事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1]赵玖香.校企合作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概述[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1(2):23.

[2]刘勘.新型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助力[N].长江商报,2013-1-27.

[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2-10-18.

[4]李梦卿.两年建设,中职示范校迎大考[N].中国教育报,2013-9-24(03).

猜你喜欢

城镇化职业院校校企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家乡的城镇化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