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百年演进的社会学分析

2014-02-05

职教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

夏英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30期中撰文,追溯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百年发展历史,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了不同历史时期课程价值取向、课程设置结构以及不同课程知识选择与分等,揭示了其中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控制等规律。

回顾百年发展历史,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经历了单一效仿日本、美国、前苏联,到改革开放以后多元化吸收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过程。课程价值与定位主要体现在社会新需求与传统文化观念的偏离与规限层面,道德性与功利性的失谐与应对是课程价值的诉求。晚清时期,“尚实”的课程价值追求与传统文化是尖锐的矛盾;民国时期,职业课程从生计问题来构建课程,但政府削减、调整课程以适应其统治价值认可;建国后,也未能真正发扬职业教育技艺自由精神。课程定位主要体现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偏越与调整,从类同普通教育的三级设置到混同普通教育的两级设置再到与普通教育分离的两级设置。

百年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组织反映了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争夺与力量抗衡。国家、地方和学校是职业课程设置的三类主体,三者课程设置的不同比例和主次体现出三者权力分配的关系和对文化资源分配的控制力。从清末到现在,课程设置主体由民间学术团体到“国家独霸”再到逐步体现地方及学校的自主权。课程结构主要博弈在文化课和专业课比例及形态变化之间,社会通过调整学校课程结构来进行教育知识分配,来调节社会成员的地位结构。

职业教育课程选择与分等体现在高地位知识与低地位知识的分化与背离,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知识地位应然与实然的相离。应然层面是指社会统治阶层对课程的选择与地位分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统治阶级都注重道德教育和工具性学科,专业课成为高地位知识;实然层面指的是学校师生对不同课程地位的认同与偏离,政府规定的高地位知识遇冷,而低地位知识则受欢迎。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