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职业教育培训路径
2014-02-05
马建富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 年第9 期中撰文,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本质,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人力资本障碍,提出了突围农民工人力资本困境的职业教育培训之路。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转移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在原有身份地位、职业活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变化,逐渐向市民角色转化的再社会化过程。 它具备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转移农民工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城市人角色转变的再社会化过程;农民工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的过程; 以社会心理为核心的全面适应过程;渐进的复杂的城市融入过程。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速度较快但质量不高、稳定性不够,最主要原因是农民工人力资本的贫乏,具体表现为: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质量较低,导致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受限;农民工人力资本结构失调,导致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受阻; 农民工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能力不强,导致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受抑。
基于以上分析,作者指出职业教育培训是解决农民工人力资本困境的主要途径。 1.构建以输入地和输出地衔接为重点的现代国民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建立面向全体转移农民工的国民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和构建输出地与输入地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体系。2.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校-企为主体、非政府组织为补充的职业教育培训体制。在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中,政府是主导方、企业是辅助方、社会培训是重要的补充力量、非政府组织是重要的促进力量。 3.强化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补偿职业教育培训。补偿职业教育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提升的现实选择,主要包括职业技能的补缺教育、信息素养的补充教育、市民素质的补课教育、心理素质的健全教育和文化认同的适应教育等核心内容。 4.加强对农民工市民化职业教育培训的制度配置与政策创新。尽快出台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专门法、建立农民工市民化培训长效机制,同时积极实施农民工职业资格认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