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胡揉弦的发展
——以建国以来关于二胡揉弦文章为例
2014-02-05奚淑婷
奚淑婷
(枣庄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二胡是一件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民族乐器,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及魅力,并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着。不仅在教学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名家名曲方面也层出不穷。同时关于二胡演奏的各种技法也发展的更加规范、科学。当然“揉弦”这一技法也不例外,它演奏方法的规范化、分类等,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笔者欲在此文中对二胡揉弦的研究进行综述。说到揉弦,首先它属于二胡演奏中的左手技法,主要任务是在演奏中控制和变换所奏音乐的音色,同时与右手一起控制,变换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和音色。这对丰富二胡的音色,增加二胡演奏的艺术表现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关二胡揉弦研究的文章在各音乐期刊上层出不穷。学者们立意深刻,观点明确,对其影响要素以不同的角度进行把握,呈现出不同的研究成果。二胡揉弦就是通过按弦手指在所按音位上进行有规律的颤动,使所奏声音具有生气、活力,更加优美,更具有歌唱性。进一步讲,好的揉弦都是演奏者内心动率的反映,所以反过来可以运用揉弦更深刻地揭示出人们的心声。所以那些将二胡揉弦问题分析的恰当、有价值的好文章无疑将为二胡演奏者们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笔者经过对大量资料的收集,总结出关于二胡揉弦特点的论文有:《谈民族拉弦乐器揉弦的演奏特点》(周其昌,《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6年7月);将二胡演奏中的揉弦看做一种整体艺术表现的文章《谈二胡演奏中的揉弦艺术》(周春宁,《戏文》,2006年03期);以揉弦的分类法、应用时所需要注意问题为谈论主题的有《关于二胡揉弦及其分类法之我见》(刘志渊,《人民音乐》,1958年5月),《二胡揉弦中应注意的问题》(戎青良,《中国音乐》,1994年12月);关于在演奏中揉弦时的音乐表现及表情关系的文章《二胡揉弦的表情倾向与手腕角度探微》(方正,《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8年11月)、《二胡“揉弦”技巧与音乐表现》(吴彤,《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12月)。
《谈民族拉弦乐器揉弦的演奏特点》一文,作者以整个民族拉弦乐器作为把握对象,涉及到各种乐器的不同构造,不同演奏姿势及表现风格的差异,说明了在揉弦的运用上也有所区别,如二胡、中胡常使用滚揉;板胡、京胡常使用压揉,坠胡、四胡、擂琴常用滑揉,但并非绝对的。作者论述了各乐器所常用揉弦方式之外,还叙述了在拉弦乐器演奏中,仅依靠左手来解决揉弦问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右手的配合,在速度和力度方面都有所影响,又简单地进行了结合论述。此文重在整体把握,将民族弦乐器中揉弦做了细致研究。
周春宁的《谈二胡演奏中的揉弦艺术》,先是谈及其与西洋弦乐器揉弦的共性,然后通过讲解二胡中揉弦的特点,还有小提琴或者大提琴的揉弦方法,论述个性特点。号召青年作曲家应该尊重传统,根据不同的乐曲风格,不同作曲家特点来选择揉弦的具体施用。此文还讲了揉弦的连续性,在长音中改变揉弦的速度等,角度新颖,指出了二胡揉弦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一个人的音乐个性范畴,不能只在演奏中做纯粹的模仿。
刘志渊先生的《关于二胡揉弦及其分类法之我见》,此文论述方法独特,图解明晰可见其意,先以三位同行的观点引出话题,三位同行认为二胡没有指板,揉弦也应该区别于提琴,而作者却持相反观点,在物理学角度加以图示论述出应当借鉴提琴之揉弦。但是,由于二胡没有指板,在揉弦时可以较提琴更自由一些。文章同时还论及二胡揉弦的缺点。在揉弦的分类问题上,也是从一位同行的观点开始说起,这位同行认为揉弦分为三类,即不揉弦、快揉和慢揉。而作者认为按照波动音分类更明确,除此三类之外还应该包括由快揉到慢揉,由慢揉到快揉,又快到慢再到快,由慢到快再到慢等等。可见作者在这个问题上做了及其深入的研究,此文概括全面,坚持作者个人实践观点,具有独特性。
戎青良在《二胡揉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文中,点明二胡的揉弦可分为滚揉、压揉、滑揉(分为大小滑揉)、抠揉四种。以上几种揉弦具体应用分为:始终揉弦、迟到揉弦、终止揉弦、不揉弦、重揉、轻揉等。此文概括性较强,分析细致入微,作者就掌握二胡揉弦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其重要性谈了自己的体会。
《二胡揉弦的表情倾向与手腕角度探微》一文中,作者方正先将二胡的主要揉弦类别及其派生形式进行划分,大体分为:腕揉类、压揉类和滑揉类。细致划分还分为六种。然后在这三类六种揉弦形式与其表情倾向进行分析,本部分也举了《江河水》、《小夜曲》等中西乐曲进行比较说明。以图表的形式明确地表示了各种揉弦在何种表情下的恰当选用,最后在手腕角度的设置与各类揉弦的关系上进行研究。本文作者研究主题富有特色,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无论是在感觉还是技术上都进行了恰当的结合。
吴彤在《二胡“揉弦”技巧与音乐表现》中,提到了二胡的揉弦具有特殊性,从效果来看还具有民族特色。从二胡演奏中揉弦的作用入手,可分为三个作用,即:美化音色、表达不同的情绪、增强乐曲的韵味。文章的后半部分还通过运用大量的乐曲片段说明各种揉弦的不同作用。这篇文章重谈效果,将实际应用价值作为出发点。
随着二胡演奏艺术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对于二胡揉弦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谈论范围更加广泛,有将二胡演奏中左手揉弦和右手运弓相联系的,文章《二胡的揉弦与弓力》(戎青良,《中国音乐》,1991年02期);还有将二胡揉弦与哲学问题相结合讨论的《二胡揉弦的理念与实践》(杨光熊,《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月),《二胡揉弦动作中的矛盾对立统一》(马小娟,《黄河之声》,2008年2月);将揉弦融入具体的二胡作品中进行分析,代表性文章有《浅谈二胡曲<兰花花叙事曲>中的揉弦变化》(何楚荣《中国音乐》,2002年02期)。
《二胡的揉弦与弓力》一文阐述了无论哪种揉弦方式的运用,其运弓力量的大小是与左手揉弦力度成正比的是相辅相成的,内在感觉必须都是一样的,揉弦和弓子的力度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的配合是否得当,关系到演奏的成败。本文在二胡左右手技法的结合上做了深入研究,其实也与以下将要涉及的哲学范畴有联系,即合理的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哲学观点。
杨光熊先生的《二胡揉弦的理念与实践》一文,我们站在哲学角度看,正确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他通过对每一种揉弦概念的深究,谈及如何正确应用到二胡演奏中,具有极其实用价值,这篇文章在二胡揉弦范畴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实现二胡技法类论文研究中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课题。
在《二胡揉弦动作中的矛盾对立统一》文章中,作者马小娟首先表明矛盾对立统一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之中,同样在二胡的演奏技法中也蕴含着辩证关系,每种技法之间都各有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和音响效果,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许多的相同和相似之处。此文的目的在于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原则分析并解释二胡揉弦动作技法中的矛盾关系,找出了影响技法演奏的关键之处,即主要矛盾。这一点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技法学习中,都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思维比较开阔,将哲学思维联系的比较到位。
《浅谈二胡曲<兰花花叙事曲>中的揉弦变化》一文,首先说明需根据作品的风格特点来确定选用哪种揉弦,揉弦选择适合与否关系到音乐的感染力。《兰花花叙事曲》是改编自陕北民歌《兰花花》,是一首西北风格的乐曲。该乐曲叙事性很强,每段所表现的内容、情绪不同,因此在实际演奏中揉弦要有不同的变化,才能突出作品的风格特点,加强、丰富乐曲的音乐表现力。从此曲的每个乐段入手,甚至每个乐句乐节进行分析,为演奏者们实践提出了具体的做法指导。
总之,有关二胡揉弦的文章,其研究角度各具特色,存在差异,无论是对揉弦的分类、注意事项及对音色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广大二胡学习者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笔者期待在未来的二胡揉弦研究文章中,领略到更为精彩的艺术论题,希望越来越多地从事二胡演奏、教育的同仁为二胡艺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1]周其昌.谈民族拉弦乐器揉弦的演奏特点[J].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6,(7).
[2]周春宁.谈二胡演奏中的揉弦艺术[J].戏文,2006.
[3]刘志渊.关于二胡揉弦及其分类法之我见[J].人民音乐,1958,(5).
[4]戎青良.二胡揉弦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音乐,1994,(12).
[5]方正.二胡揉弦的表情倾向与手腕角度探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8,(11).
[6]吴彤.二胡“揉弦”技巧与音乐表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7,(12).
[7]刘尊海.二胡发展之我见[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