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婴幼儿外感发热117例
2014-02-05代密
代 密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南阳473000)
中医护理婴幼儿外感发热117例
代 密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南阳473000)
婴幼儿;外感发热;中医护理
发热是指腋温超过37.4℃,肛温超过37.9℃的一种临床症状,在多种疾病发病过程中常伴发热。婴幼儿外感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常起病比较急,持续高热可引起全身不适、头痛、惊厥等症状[1],如果就诊不及时,会加速病情发展,不利于预后。现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17例婴幼儿外感发热护理资料,探讨中医护理的有效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7例均为我院婴幼儿外感发热就诊患者,其中男孩74例,女43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6岁,平均3.5岁;发病至就诊用时最短3h,最长6d,平均2.7d。所有患儿均为急性发病,不同程度表现出发热、头痛、流涕、口干、无汗、咽喉疼痛等症。
1.2 护理措施 所有患者均应用抗生素常规对症治疗,以中药灌肠、穴位敷贴、中药擦浴等辅助治疗,治疗过程中施以优质护理。
1.2.1 常规护理 患儿发热后,家长要让患儿尽量少活动,以卧床为主,同时要避免受风寒,以免加重病情,室内应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以舒适为宜。保持皮肤清洁,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消毒。患儿应勤换贴身衣物,衣着松紧适度。衣服不要过多,以免影响皮肤散热,也不要过少,以免受凉。中药汤剂煎熬后,宜热服,家长掌握好汤剂温度,避免烫伤,患儿服药后宜安卧,盖被,微微发汗,患儿服药出汗不宜过多[2]。
1.2.2 饮食护理 发热患儿脾胃虚弱,食欲普遍较差,饮食应以清淡热食为主,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为佳,常选食物有肉汤、蔬菜汤等,食物要注意保温,必要时可餐前加热,避免生冷油腻。患儿应多饮开水,保持小便通透,适当给予菊花、桑叶等清热茶饮,但要关注患儿反应,不要长期、大剂量饮用。
1.2.3 预防并发症 患儿年龄较小,持续高热,临床易发生抽搐惊厥,情绪也容易烦躁,无法安卧,不少患儿主诉头晕、头痛,频繁出现呕吐、干呕等伴随症状,个别患儿还会出现神志不清。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精神面貌、神志状况,一定要加强随访,随时监测患儿面色、呼吸和体温变化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1.2.4 心理护理 发热患儿精神状态较差,持续的发热常带来严重的躯体不适,患儿普遍烦躁不安,经常无故哭闹,焦躁的情绪会影响治疗依从性,弱化治疗效果。在护理过程中,首先要创造舒适的环境,精心布置病房,小儿熟悉的卡通贴画是不错的选择;其次要与患儿多沟通,态度和蔼地陪患儿说话,倾听患儿的诉说,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患儿病情,另一方面能够拉近与患儿的关系,赢得患儿的信任,提高治疗的配合度。对患儿家长也要加强沟通,宣教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稳定家长情绪,同时要指导家长具体落实日常陪护细节,纠正不当做法,家长稳定的情绪和行为有利于患儿预后。
2 结果
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和护理,117例发热婴幼儿中,110例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安全出院,有效率94%。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外感发热一般是由风、寒、燥、暑、火、湿侵袭而发,多因外感风寒、风热所致。婴幼儿“纯阳之体”容易化热,风寒失治极易化热而成风热。故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首推辛凉解表之法。中药擦浴、中药灌肠、穴位敷贴具有清热解表、发散外邪之功。中药浴剂中,含有荆芥、薄荷、青蒿、柴胡等,煎水擦浴,能扩张表皮血管,散热解表,一般30min后患儿体温就会慢慢下降。中药擦浴降温迅速,随着体温的下降,高热带来的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痛等症状也会随之缓解[3]。中药灌肠给药方便,药力直接,药效持久,没有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好。白虎汤加减是常用灌肠药剂[4],适宜因味苦引发呕吐难以口服的患儿,中药灌肠通腑泄热之功效显著,降温效果持久[5]。穴位贴敷法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独特疗法。敷贴内含石膏,可宣通内蕴之热,透表解肌之力强,有明显的退热作用。敷贴直接作用于涌泉穴,既可刺激穴位,引气血下行,激发经络之气,又能使药物由表入里,循经至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之功效。
中药擦浴、中药灌肠、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重在清热解表,发散外邪。一般能在2~3天的时间内退热,治疗周期短,无副作用,患儿无痛苦,依从性高。在治疗的同时,加强护患沟通,加强规范护理,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对患儿及家长进行自我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教育[6],积极落实治疗和护理措施,明显降低了高热惊厥的发生,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1]林肖霞,苏少琴,梁劲文.对我院发热门诊小儿高热综合治疗方案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5):86-87.
[2]刘革新.中医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4.
[3]张智红,陈美芳,徐月桂.婴幼儿外感发热的中医护理[J].甘肃中医,2010,23 (1):57.
[4]梁克几.白虎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发热2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2):29-30.
[5]李龙芳,纪敏,曹国伟.中药灌肠与酒精擦浴两种降温方法的对比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8(23):598.
[6]邓晓燕,张志明,飘拥小儿发热护理中的健康教育[J].医药前沿,2013,21:254-255.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3.074
1672-2779(2014)-03-0116-01
苏 玲 本文校对:李 萌
2013-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