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教师的“乐教”策略养成※

2014-02-05董伟陈丙春郑丽莉王海涛魏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乐教基础课乐学

董伟 陈丙春 郑丽莉 王海涛 魏志

(1山东协和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教研室,济南250109;2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科,济南250000)

民办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教师的“乐教”策略养成※

董伟1陈丙春1郑丽莉1王海涛1魏志2*

(1山东协和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教研室,济南250109;2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科,济南250000)

学生学习知识需:知学、好学、乐学;教师开展教学则需会教、善教、乐教,乐教是学生乐学的前提和推动力,医学基础课相对临床课偏乏味枯陈,而民办医学院校学生基础又相对偏差,所以教师更应当注重乐教策略的养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乐教;医学基础课;教学;民办医学院校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学习知识要知、好、乐;而对于教师来讲“施教者不如善教者,善教者不如乐教者”,会教、善教、乐教是教师教学的三个境界。乐教是乐学的前提条件,要想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提倡乐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教师乐教,学生必定会乐学,又会促进老师更乐教,而如何开展乐教,使教师激情饱满,全身心投入教学,营造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当代教育的热点问题。

1 医学基础课的现状

医学基础课是临床活动的基础,是重要、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的民办职业院校医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层次参差不齐,意志力薄弱,缺乏刻苦钻研的毅力,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易半途而废。而医学基础课课时少、概念多,理论性强,课程之间存在紧密衔接和系统性,学生理解有难度。另外,学生对基础课的学习缺乏重视,往往感觉医学基础课枯燥乏味,又因为学习基础和学习策略的问题无法将知识融汇贯通、前后联系,使得知识越来越难理解,如果老师教学又机械、呆板,学生就会觉得压抑、痛苦,更会逐渐地失去学习的兴趣。

2 医学基础课教师如何形成乐教策略

2.1 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价值消除职业倦怠许多老师没有把自己的教师工作看做一种光荣神圣的职业,而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尤其是到民办学校工作往往更是无奈之举,再加上民办学校学生本来基础知识薄弱,纪律性差,教师会因此而厌倦目前的工作,觉得工作无法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又有条件待遇等客观因素,使得老师总是被动应付工作,欠缺热情和动机,表现为工作懒散怠工,整天怨天尤人,得过且过,工作随意性强,不学习,不思考,不参与教学改革,对学生无视、漠不关心,满足于现状,无进取意识。

其实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但仍存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严重短缺,素质相对较差的现状,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这为民办医学院校培养医学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而近年来,民办教育改革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正蓬勃开展着,十八大三中全会更是确认了民办教育的重要地位,指出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办教育同样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发展民办教育,促进形成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同时出台多项措施促进民办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如构建民办学校教师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指导服务等等。所以广大民办教师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把教学当做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追求,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教育事业、对于社会医疗发展、对于讲台下方学生职业发展的意义,寻找自己的职业归属感、幸福感,营造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努力参与民办教育发展改革。

2.2 热情的投入教学塑造激情课堂激情是教师上课的原动力,是激活课堂气氛的焰火,是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打火石,是成功和成就的源泉。教师的意志力、追求成功的激情愈强烈,课堂教学成功的几率就愈大。没有激情的课堂,再好的教学手段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只满足于完成课时任务,备课不充分,上课念课件,缺乏激情。其实教师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情绪高昂,激情饱满,学生才会受其感染,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果教师自己都难以进入角色,仿佛看客,平铺直叙,词语匮乏、思路混乱,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闷,学生更会无精打采、情绪低落。教师只有激情万丈地投入教育事业,才会激发创造力,才会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手段,精心设计课堂环节,将教学活动的组织当做一场艺术的设计,创造一个具有生命力、艺术性和活力的课堂,使学生不再感到医学基础课程枯燥无味,深奥难懂反而兴致勃勃。有了激情的创作心态,教师才会享受自己的课堂,才会拥有忙碌工作中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进入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激情状态,以热情、奔放的情绪感染学生,以乐观向上、积极的心态投入教学,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慷慨激昂的声调,富有张力的动作和适度夸张的表情,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享受。从而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积极的情绪去学习和思考,思维开拓了,想象力更加丰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变得信手拈来,创新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又会促进教师激情课堂的发挥和实现,起到正向循环的催化作用,实现了教师的乐教和学生的乐学。

2.3 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保持愉快心情现在的师生关系大多淡漠,即老师上完课即走人,只管完成自己的工作,基本上不认识学生。就算校园里遇见,也是相见不相识。正所谓“亲其师”才“信其道”,如果学生喜欢爱戴这位老师,就能情绪饱满地主动接受这位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面带微笑走进课堂,以快乐乐观的形象面对学生,学生就会倍感亲切,在这样轻松亲近的学习氛围中教学和学习,双方都思维活跃,也利于交流感情,互动更自然,教师和学生也都会感觉到快乐,教学的效果就会变得更加明显;如果上课教师的情绪糟糕,很可能造成思维停滞,只能机械性地为教学而教学,致使课堂教学的失败,甚至有些教师会将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动辄求全责备,责训学生,使得学生对老师出现不喜的情绪,更加对课程丧失自信心和兴趣。其次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设身处地思学生所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经常激励鼓舞学生,给予学生信心,教师的理解、信任和欣赏是对学生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可以转化为一种强大的促进学习的动力。教师对学生应和善亲切,不能动辄发号施令,学生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

另外教师要尽量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不管课堂还是课外,用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知识贫乏,不能举一反三、联系社会和临床的教师是无法被学生接受和爱戴的。教师应自觉地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学生现在的流行和时尚,对学生所热衷的娱乐、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都涉猎一些,这样激情四溢、知识广博的教师一定会让学生惊叹和折服的。一个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也会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更加会乐于教学,勤于博学。

2.4 教师自身的成长善教是乐教的前提,是教师增强职业自信、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的源头。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游刃有余,获得同事领导的欣赏和学生的爱戴,那么教师就会获得成就和尊重,也就感到了幸福。这也是乐教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要积极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像关注学生一样关注教师的成长。

对于医学基础课的教师而言,不仅要具有本课程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好相关课程的系列知识,比如讲药理的老师,对于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课程内容都要融汇贯通。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组织课堂的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幽默艺术上课技巧等。只有这样,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才能洒脱自如,深入浅出,为学生的“乐学”创造条件。

教师如何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我认为应该达到四学,即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研究、学会合作。教师应认真阅读相关教育理论、文化理论的书籍,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拓宽视野;并在学习、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反思,改进不足的地方,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课题研究,学会自主探索,这样,不仅提升了教学理论水平,在教学活动中也有所创新;教师还要学会交流与合作,博众家之所长,以长补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也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团队的学术氛围和教学整体水平。

3 结论

在教学中,善教乐教者信手拈来,激情盎然,学生将听课视为一种享受,乐此不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乐教者就犹如将学生置入沼泽,沉闷甚至窒息,学习成为痛苦。乐教作为一种全新教学策略,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至关重要。

总之,教师怀揣着教育事业的理想,带着激情走进课堂,与学生朋友式地互动相处,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就会体验到教师工作的成就、快乐,从而在创新中感悟乐教,在成就中提升幸福。

10.3969/j.issn.1672-2779.2014.24.082

1672-2779(2014)-24-0142-03

苏玲 本文校对:孙自勤

2014-10-13)

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科研规划课题[No:YJKT201353]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乐教基础课乐学
乐教 善教 教有特色 爱学 会学 学有方法
——长春市第一中学学校特色
乐学电阻 明辨是非
《朱载堉<六代小舞谱>学术复原与“乐教”》(插图)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孔子乐教思想研究述评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