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管理者的领导智慧
2014-02-05张静
张 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这样评论《道德经》: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是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由此可见,老子的思想体系不仅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同时还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时至今日仍对现代企业和政府事务管理者的品格修养、领导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老子开篇便提到了一个字——“道”,他运用辩证思维和抽象思维明确提出“道法自然”,即世界上一切事物,大如宇宙、人类,小如蝼蚁、瓦甓,都是受一定的规律所支配的,可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星辰无人列而自序”。老子的这一思想,让人不由深思:处于客观世界中,如何对待世间的人与物?“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便是老子充满智慧的回答[1]。
老子“无为而治”这一观点,最早出自于《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随后经由老子将其系统化为理论,成为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老子认为,统治者的弃道任术违背自然秩序,扰乱天下,残民害理,要求统治者垂拱而治,效法自然,安富恤穷,让百姓自由发展。老子所主张的“无为”,并不是提倡人们无所作为,等待奇迹的发生,听从命运的摆布,而是不居功,不自恃,顺应客观态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自然规律。“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这当属君子的自强不息。老子的这一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汉高祖刘邦在其统治的50多年时间里,以“无为”为指导思想,逐步废除秦朝的苛政,施行轻徭薄赋的惠民政策,重农抑商,兴办农田水利,使天下百姓感怀,安居乐业。而文帝刘恒更是身体力行,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和努力践行者。他登基伊始,便颁布废除“诽谤”罪的法律,提倡臣民直接给皇帝或朝廷提建议;处置罪人时,不再株连部属和家属;还废除了肉刑。除此之外,他还经常穿着粗布衣服,就连他所宠爱的慎夫人,穿的衣服也不准长到拖地,制的帷帐也不得绣花,以示俭朴,给天下人做出榜样[2]。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像文帝刘恒这样心胸宽广、厚道、清静、无为、节俭、克己的皇帝,能有几人?而这种充分尊重、顺应、依靠和体恤群众的管理智慧,与我们今天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3]。
“不言之教”即为身教,用行动做给人看。在老子眼中,“德”是生化万物的“道”在人类的体现,重积德能使国家有根基,能使个体长生久视。有了这贯通“形而上”(道)与“形而下”(物质世界)的“道德论”,身教的意义才会得到彰显与升华,一切道德行为的背后才会有恒久乃至近乎信仰的意义。对于领导层来讲,更需要以身作则。在《诫外生书》中,诸葛亮把立志看作成才三要素——德、学、才的基础和关键,主张“志当存高远,敢为天下先,行宜重足下,功到自然成”。诸葛亮不仅这么“诫子”、“诫外生”,而且身体力行,为儿孙做榜样。他对自己严格要求,虽贵为丞相,也绝不搞特殊,坚持“行不言之教”。他一生廉洁奉公,生活俭朴。诸葛亮这种作风,对子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亦为后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当今的管理者在品格修养方面应该借鉴这种“不言之教”的思想。
二、自知自爱 ,是以不厌
老子极力反对统治者采取高压政策,反对他们肆无忌惮地欺压百姓,警告他们要有自知之明,宽厚地对待人民,舍弃“自见”、“自贵”,而取“自知”、“自爱”。在《灯下漫笔》中,目光犀利的鲁迅是这样描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的:“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 但措辞太绕弯子了。 有更其直截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纵观中国封建王朝的更迭,似乎有一条恒定的规律——由开明盛世到横征暴敛,到最终百姓不堪重压也不再惧怕重压而爆发农民起义,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秦末爆发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汉末爆发了黄巾起义,元末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明末爆发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这些起义的爆发,都与统治者横征暴敛、实行高压政策有关,而靠高压是不能最终解决问题的,正所谓强权永远不能代替真理。 放眼世界历史,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法西斯国家,最终全部走向了灭亡。这一事实同样说明了“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的道理。统治者之所以会实行高压的统治,某种意义上与其高高在上的自我优越感有关。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自我优越感会表现为飘飘然和忘乎所以,这是做人的大忌。树立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威信应该靠你高尚的品格和与人为善的言行举止,懂得自知自爱,这样才能“不怒自威”,得到支持。当今社会的管理者更应该有这样的觉悟与认识。
《列子》一书记载,西周周穆公时,曾有一个会幻术的人来访。穆王视如神明加以敬待,假以时日,关系逐渐密切融洽。某日,那会幻术的人俯在穆王耳边说道:“大王,我带您一游仙境如何?”穆王应允。于是,会幻术那人引导穆王闭上双眼,不一会儿,穆王便觉身体腾云驾雾,扶摇直上。睁眼一看,自己已经来到了中天,那里超凡脱俗,风景别致,就流连忘返,一住就是数十年。一日,穆王忽感意志恍惚,就命那人带他重返人间。一会儿,穆王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依然端坐宝座,问及左右,得知自己不过打了个盹,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被那人愚弄。他并没有恼火,而是一笑了之。这恐怕便是“夫唯不厌 ,是以不厌”的最好例子。所以,老子警告统治者,对待人民必须宽厚,“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只要统治者不阻塞人民,人民也不会阻塞他。
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 晚年常在燕园(北大校园)中沿着图书馆前面的那条大道踯躅散步,北大的学子们骑自行车经过此地的时候, 老远便跳下车来推着车走,走过他身后,才重新骑车驰去。 这些学子未必都是朱光潜的学生, 他也未必都认识, 但学子们都这样做。 朱光潜先生之所以获得学子们的尊重,源于他的学识,源于他的品格,源于精神的魅力。
由此可知,“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正是领导者应有的气度。“见”与“贵”是浅陋的外露,而“知”与“爱”则是领袖的圣德。外露不蓄者易败,而内涵深藏者多成。这不是传统讥评中的“阴谋”,而是行动中的智慧。老子警告统治者不要太自现、自贵,不要在老百姓面前过于显示威严。对领导的艺术来说,一个自视清高、放不下自己身份的人,必定不受人尊重。如果一直想着自己的地位身份,那么,看待任何问题时就会少了客观性。一旦主观性占了上风,处理问题时就会出现偏差,脱离实际,甚至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管理者在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的时候,切勿把自己的身份看得过重,否则容易激起民愤,最终影响整个工作的进程。
三、为人之下,莫能与争
老子生活在春秋后期,当时的统治者为保护自己的权位,频繁发动战乱,致使民不聊生。老子指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第十七章)这是统治优劣的四个境界,老子推崇第一种。他认为最好的政治是人民根本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在这样的统治下,人民能够安分守己,和谐相处,自由生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便是领导与被领导合而为一的结果。然而,这种统治状态在老子所生活的年代是不复存在的,只是老子的主观愿望,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政治幻想。即使是这样,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旨》中依旧肯定了老子的思想:“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1993年,我国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说:“自己不勤政,又不廉政,吃吃喝喝,乱批条子,任人唯亲,到处搞关系,把国家财产不当一回事,你还坐在主席台上作报告,下面的人能不骂你吗?”由此可见,领导行为不仅要合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重要的是顺乎民心,合乎民意,这样被领导者就感觉不到有外来的强制力,易于做其所欲做,为其所欲为。美国著名学者哈林·克里夫兰在其所著的《未来的行政首脑》一书扉页上引用了此段话,赞扬老子“仍未有出其右者”。
为了使统治者意识到止欲爱民,老子又从正面给出了建议:“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慈”,即仁慈,由爱己推向爱人爱物。在老子看来,“弱者道之用”、“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清静为天下正”、“守柔曰强”、“牝常以静胜牡”等内容,都在“慈”的范围内。公元200年秋天,袁绍统率十万大军攻打官渡,而曹操兵力困乏,粮草不济,关中诸将都保持中立,持观望态度,其部属也惶恐不安,暗中与袁绍勾结,以谋退路。后来,由于袁绍妒忌贤能,排斥异己,导致谋士许攸投曹。从此战局骤变,曹操大胜官渡之战。曹操在收拾战场时,翻到了曹营里的人暗中写给袁绍的投降书信,却并未严惩这些人。他说:“袁绍强大的时候,我尚且担心性命难保,何况我手下的这些人呢?”于是下令把这些密信付之一炬,一概不予追究,从而稳定了军心。由此可见,连人称“奸雄”的曹操内心深处尚且奉“慈”为宝,当今管理者为何不能这样做呢?
“俭”,即为节约,并日省吾身,时常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有违于“道”,并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符合“德”。老子多次指出,统治阶级的奢侈骄淫及社会分配不合理现象,是造成普通民众难以幸福生活的万恶根源。因而,处于高位的领导,一定要时刻检束自身,卑躬谦下,谨慎处世,守弱而强。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言的大臣是不行的,而且要懂得如何对他直言不讳,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以此来提醒君王自身进行检束。以唐朝的魏征为例。他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哭得很伤心:“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而唐太宗也是独具慧眼,贤明惠民的。他看到了个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问世”,对大臣的各项进步之言豁达地予以采纳,对人才的使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遇[4]。正是因为如此,他留下了辉耀千古的丰功伟业及精神财富,受到后世人的崇敬。
所谓“不敢为天下先”,并非是“不为”,而是不妄为,是“不争”,即为谦让、处后的意思。老子认为,为人处世的哲学核心思想是守柔处弱,柔能克刚,不自夸的人才能功绩昭彰,不自矜的人才能长久,不争强好胜的人才能得先进树榜样。正因为“不敢为天下先”,反而能够达到成为天下先的目的。领导学认为,领导者如若对下属保持谦让与尊重,给下属创造出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下属的进取心与归属感。如果领导者在下属面前总是摆出一副趾高气扬、唯我独尊的姿态,久而久之,会失去下属的信任和拥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张松如先生曾这样总结领导者应掌握的御人之术:“‘圣人’要想统治人民,就得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就得把自身放置于人民之后。最后要做到‘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老子强调:“圣人无恒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现代领导者的领导艺术之一——领导,就是对待下属的艺术。领导的核心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仅仅对下属表示谦让是远远不够的,领导者还要时刻考虑下属的需要和利益,要能够礼贤下士,与下属沟通,了解下属的真实需要。如果领导将“慈”引进管理中去,便能得到下属的拥护与支持。此外,善于在现代管理中运用“俭”,则会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生产效益。管理层谦退
居下,“不敢为天下先”,毫无疑问成为一种以退为进的高妙处世手段。管理者正是由于能御人有术,“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四、结 语
在《道德经》中,老子作为一个已经“得道者”,说了很多道理。他从一个比较高的角度往下看,看透了当时的社会和人心。管理人的关键就是抓住人心,抓住了人心,就能达到圣人所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的境界,做一个充满智慧、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现代管理者。
参考文献:
[1]老 子.道德经注[M].王 弼,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刘庭华.问鼎国学——老子思想[EB/OL].http://blog.sina.com,2012-09-23.
[3]刘庭华.老子“无为而治”与“以人为本”思想[N].新华日报,2010-04-14.
[4]逍遥清风.没有诛杀开国功臣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EB/OL].http://blog.sina.com,201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