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直接投资(FDI)动因的理论综述

2014-02-05文照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优势资本理论

□戎 梅 文照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一、关于资本跨国流动原因的早期解释

资本跨国流动是实现国际直接投资的前提,因此要理解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不得不先从资本跨国流动的缘由说起。早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倾向于以不同国家之间利息率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主要代表人物有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拉格纳·纳克斯(Ragna Nurkse)、麦克道尔(G.D.A.MacDougall)和肯普(M.C.Kemp)。

早在1906年,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就以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论为基础,提出了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费雪假设国际资本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资本流入国和流出国都是资本价格(即利息率)的接受者,且不考虑国际投资风险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一定的资本存量,这些资本既可以用来生产现时商品,也可以用来生产未来商品。由于不同国家自然禀赋、资本生产特点和消费者偏好的不同,因此各个国家的实际利息率不相等[1]。利息率较高的国家在生产未来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利息率较低的国家在生产现时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资本从利息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息率较高的国家。

拉格纳·纳克斯(Ragna Nurkse)1933年发表题为《资本流动的原因和效应》的论文认为,资本的国际流动主要是由国家之间利息率(或者利润率)差别引起的,而利息率的差别又主要由各国资本的不同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资本总是由利息率低的国家流向利息率高的国家,改善各国原有的资本供求关系,最终达到资本供求的国际平衡[2]。纳克斯并没有明确提出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而是把国际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流动来研究的,他强调资本流动的动机是利润,这是产业资本流动的动因。他所分析的产业资本跨国移动,实质上便是后来的国际直接投资。

纳克斯之后,麦克道尔(G.D.A.MacDougall)和肯普(M.C.Kemp)1960年在《对外私人投资的成本与效益——一种理论探索》一文中根据资本收益率差异解释了国际直接投资发生的原因[3]。麦—肯模型假定,存在两个国家,一国资本丰富,而另一国劳动力丰富;假设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资本的国际流动不受限制。该模型认为资本收益率的差别引起了资本的跨国移动,原因是:资本丰富的国家边际产出较低,而资本稀缺的国家边际产出较高;资本从富裕国家流向稀缺国家,增加了东道国资本存量,减少了母国资本存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给两国同时带来利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FDI动因的传统理论解释

以利息率差异为基础的早期研究认为,资本只会从利息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息率较高的国家,或者从收益率较低的国家流向收益率较高的国家,解释了间接投资的原因,但却不能解释国家之间资本相互流动的现象。当资本越来越多地与生产相结合,国际直接投资便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初期,有关国际直接投资的几大理论也陆续出现,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层面阐述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所在,其中宏观层面也包含了企业微观因素。

(一)微观层面

1.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将企业具有的技术、管理、营销、融资等垄断优势作为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以最大化整体利润的原因。海默(Hymer,1960)指出,国际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本质差别在于“控制”。投资者寻求控制主要有两类原因:第一类原因是,投资者要确保资金安全以及谨慎集约利用,因此寻求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这与在国内投资时一样;第二类原因是国际经营的需要[4]。市场不完全时,为了消除该企业与其他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把不同的企业归到一家公司所有并控制,可最大化整体利润。

由于不同的公司在某一特定产业里经营的能力不等,会有一家公司,在某一特定产品生产上与产业内同行相比具有垄断优势,因此它想在国外占据该产品的生产市场。这一垄断优势可以表现在如技术专利、管理才能、产品差异、营销技巧和规模经济等。具有优势的公司可以选择自己生产,也可以通过技术许可取得收入。至于选哪种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技术市场的不完全程度。若市场是不完全的,只有通过“控制”才能完全占有这一技术的赢利。当企业对国外投资实施控制时,跨国公司便出现了。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比较优势的变化作为企业FDI决策的关键因素。弗农(Vernon,1966)提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比较优势的变化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流向和时间。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5]。

产品的创新阶段只能在本国(美国)生产,原因是该阶段产品的生产设计、投入品组合、组装过程以及最终规格尚未标准化,厂商需要与消费者、供应商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产品进行不断改进比到它国投资降低成本更重要。而且在该阶段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低,适合供应本国(美国)的高收入群体。到了产品的成熟阶段,出现了规模经济,对生产成本的关注取代了对产品特征的关注。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展到其它发达国家(如西欧国家)时,企业家开始思考是不是到了可以在当地建厂生产的时候了。当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时,创新国在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已经完全丧失,产品生产也已经在欠发达国家普及,成本和价格因素在竞争中起了决定作用,欠发达国家也具有了作为生产地的比较优势,对外直接投资便在欠发达国家进行。

3.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解释企业的FDI决策。特定的技术和知识可以形成企业的垄断优势,企业可以选择将技术和知识当作商品通过许可证等形式在外部市场公开出售,也可以对外直接投资,而企业不选择许可交易而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是,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企业交易成本增加,为降低交易成本需要建立一个内部化市场(巴克莱等(Buckley,et al),1981)[6]。

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源于“科斯定理”。在解释企业的形成原因和扩张界限时,该定理认为生产者们既可以通过契约的途径,通过外部市场交易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也可以通过自己组织企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其抉择标准在于组织企业生产的内部管理成本与通过市场达成契约的交易成本的比较。当内部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倾向于选择组织新企业的形式进行生产。

内部化理论在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发生的机理时,讨论的重点是知识资产等中间产品。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企业享有专有知识资产等中间产品的控制权,但由于知识资产等中间产品的市场机制失效,企业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非进行外部交易。当知识资产市场失灵时,这些中间产品的价格不能被有效确定,其模仿者可以以比长期知识创造者较低的成本获得和运用该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跨国企业为了更好地利用产权知识,并保持其特有知识优势,就必须利用内部化市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二)宏观层面

1.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主张通过FDI在东道国寻找产业在投资国丧失的比较优势。小岛清(Kiyoshi Kojima,1971)认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要从宏观经济因素尤其是国际分工的角度来进行[7]P19-25。他指出,日本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建立在“逆贸易型”结构基础上,对外投资产业是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资源开发型投资占相当大比重,在制造业方面的投资则属“顺贸易型”,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没有取代出口,反而带动与此产品相关联产品的出口,从而将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一次进行,这些边际产业是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边际产业开始进行投资,可以使投资国丰富的资本、技术、经营技能与东道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发挥出该产业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

根据小岛清(Kiyoshi Kojima,1971)的观点,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与美国不同,它仍是遵循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或者比较成本的原则进行的。投资国应从趋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投资,这可以使东道国因缺少资本、技术、经营管理技能而没有显现出来的潜在比较优势显现出来,从而扩大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为进行具有更大利益的贸易创造条件。

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由邓宁(Dunning,1977,1981)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把国际直接投资的发生归结为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8]P63-78。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要进行对外投资所必须具有的资产及其所有权,是其他国家的企业无法拥有或得到的。所有权优势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独占无形资产的优势,这种优势可以通过市场进行转让;另一类是规模经济优势,这种优势不能通过市场进行转让。具体来说所有权优势包括技术优势、企业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和财务融资优势等。内部化优势是指跨国公司为避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市场失灵)带给企业资源配置和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将特定优势(其资产及其所有权)加以内部使用而带来的优势。区位优势主要指东道国不可或不易流动的要素禀赋优势,以及东道国政府的鼓励或限制政策,是东道国所具备的有利于投资的条件。区位优势会导致企业产品投入的要素价格的差异。

企业如果只具备所有权优势,而没有能力将其内部化,也没有能力利用外国的区位优势,那么企业只能以许可证交易的方式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而不能出口或在国外生产;如果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则企业有能力通过内部化使这些优势最大程度地控制在企业内部使用,该企业最好的国际生产方式是自己生产并出口国外;如果企业同时具备三种优势,则可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可见,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者共同诱发了国际直接投资。

三、FDI动因研究的新进展

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学者们发现了进行FDI的不同形式,有水平型的FDI和垂直型的FDI,前者大都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后者大都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展迅速,解释了水平型FDI和垂直型FDI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一)垂直型FDI动因

1.要素比例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里提到了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H-O模型)是贸易发生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这种差异还可以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出现。赫尔普曼(Helpman,1985)融合企业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了企业在什么情况下把生产转移到国外去是合理的,即跨国公司如何会出现。

赫尔普曼(Helpman,1985)认为传统的H-O理论即使加入产品差异化假设,最终结果也会使要素价格均等化,但在现实经济中,要素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是受到限制的,国家之间要素的丰裕程度和价格差异是存在的[9]。建立了2×2×2国际贸易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建立在以下两个假定基础之上:

(1)假定市场是垄断竞争的(这一点与H-O模型不同,因此要素价格难以实现均等化),存在规模经济和差异化产品。公司有关销售、管理和产品研发特定的资产除了可以在母国作为投入品被雇佣,还可以用来在另外一些国家投入到工厂生产,通过公司内贸易即可实现要素的跨国流动。

(2)差异化产品行业工厂的位置是一个可变的决策。假定不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由于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而国家之间的要素比例差异导致要素价格的差异,使得在不同产品生产阶段产生了不同的成本。当国家之间要素价格存在差异时,母公司可以利用国外相对丰裕的要素并结合公司内贸易流动的本国丰裕的要素进行海外投资生产,使得生产同一产品的所有生产要素价格最小化,垂直型跨国公司便出现了。

2.企业内生边界理论

在以往的国际贸易理论里,企业边界与国际贸易的模式没有关系,公司内贸易量占总贸易量之间的份额被认为是随机的,安特拉斯(Antras,2003)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通过研究美国23个制造业的4年的数据发现:出口产业的资本存量与就业量之比越高,则公司内进口占美国总进口的比重越高;而28个国家部门之间数据表明,出口国家的资本——劳动比(实物资本存量与工人总数之比)越高,公司内进口占美国总进口的比率越高[10]。这说明资本密集型产品在企业边界内部交易,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却不是。企业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企业理论认为,哪里交易成本最低,活动就应该在哪里进行。安特拉斯(Antras,2003)建立的企业边界的产权模型指出,均衡状态下,利用市场进行交易的成本随着进口商品资本密集度的提高的上升,说明资本密集型产品通过外部市场进行交易成本必然不是最低的,应该考虑在企业边界内部进行。

国际贸易中由于缔约双方无法完全预见的情况,现在不能完全预期未来,使契约具有不完全性,契约的不完全性限制了国际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分割(安特拉斯(Antras),2005)[11]。设想一个具有不完全契约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所有权相当于剩余控制权。当契约不完全时,对实物资产的所有权是权利的来源之一。尤其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契约的参与方遇到了初始契约里没有预见的意外情况,享有实物财产的财产权的代理人便有权决定这些财产的用途,财产所有者便享有剩余控制权。国际交易中存在一方(比如:某个供应商)违约的情况是非常令人不快的,在这种情况下,在讨价还价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供应方就面临着耽搁问题(或者停顿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另一方(最终产品生产商)促成前者的特定关系投资来缓和,这便是共享投资。投资共享确实可以改善供应商面临的耽搁问题,如果成本分担足够大,按照事前效率(也就是交易成本最低),最终产品生产商就可以要求剩余控制权,因此所有权便属于最终产品生产商,垂直一体化便产生了。

(二)水平型FDI动因

1.靠近市场——集中生产权衡理论

马库森(Markusen,1992)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处于两种动机:一是分摊研发成本;二是减少各种费用和绕开壁垒。前者是由于研发和其他总部行为的固定成本过高,有必要向国外投资,取得多区位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后者则是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克服地理、文化差异和绕过包括关税、非关税在内的所有贸易壁垒[12]。在国内生产和多区位生产产生了两种规模经济:国内工厂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和跨国公司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国内工厂层次上虽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但是企业只能利用出口的方式进行跨国营销,考虑到运输成本等因素,总营销成本可能很高。如能安排多区位生产并能形成良好的规模经营效益,总营销成本可能较低。两种方式之间的成本差异越大,越激励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就是靠近市场与集中生产之间的权衡。

布雷纳德(Brainard,1997)发现靠近市场—集中生产理论在解释总销售中子公司销售所占的份额时很强健:运输成本和贸易障碍越高则该份额越大;工厂规模经济和投资障碍越大,该份额越小[13]。寡头或者垄断市场里,企业选择在海外生产而不是出口,是因为那样可以接近消费者或者专门供应商,但是要以缩减规模为代价。这说明,当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越高,跨国公司越倾向于海外生产,反之则倾向于选择出口。这与要素比例理论形成了对照,解释的是企业对外水平扩张的情形。

2.异质性企业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都假定企业是同质的,很多学者研究之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伯纳德,延森(Bernard,Jensen,1999)针对美国企业的研究发现,在美国只有很小一部分企业从事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有很大的不同,表现为出口企业规模都相当大,生产率较高,支付较高的工资,使用更熟练的技术工人,更具备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特征[14]。伯纳德、瓦格纳(Bernard,Wagner,1997)[15]针对德国企业,克莱里吉斯、拉赫、迪波特 (Clerides,Lach,Tybout,1998)[16]针对哥伦比亚、墨西哥和摩洛哥三国的出口企业,伊顿、科图姆、克拉马日(Eaton,Kortum,Kramarz,2004)[17]针对法国企业都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并得出了类似结论。这些差异被称为是企业的异质性,表现为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率之间的差异。

梅利兹(Melitz,2003)提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来解释国际贸易中企业的差异和出口决策行为,以霍彭海因(Hopenhayn,1992)[18]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并扩展了克鲁格曼(Krugman,1980)[19]的贸易模型,同时引入企业生产率差异。梅利兹(Melitz,2003)认为,在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生产率非常普遍,不同企业在进入该产业时面临不可撤销投资的初始不确定性也各不相同,进入出口市场也是有成本的,企业在了解生产率状况之后才会做出出口决策[20]。梅利兹(Melitz,2003)的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能够引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甚至退出市场。

赫尔普曼、梅利兹、耶普尔(Helpman,Melitz,Yeaple,2004)拓展了梅利兹(Melitz,2003)模型,考虑了建立海外分公司的决策,即企业以出口还是FDI的形式进行国际化,结果表明企业究竟是选择出口还是FDI是由企业根据其生产率预先决定的[21]。新的异质企业分析假设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固定成本不同,企业生产率水平也存在差异。出口的沉没成本除了市场调研、建立分销网络、做广告的成本外,还包括运输成本。FDI虽然没有运输成本,但是固定成本要比出口成本高得多。企业生产率差异使得企业可以进行自我选择,只有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才会进行FDI成为跨国公司。

四、简单述评

(一)三个阶段理论的发展联系

早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以利息率或者收益率的差异作为资本跨国流动的诱因,主要解释了国际间接投资发生的原因。但是早期的国际资本量流动理论已经出现了直接投资的影子,比如麦——肯模型中,将国家之间产业资本的边际收益率的差异作为资本流动的诱因,指出资本流动并不单纯是为了高收益,还要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初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对早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重大发展,研究了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资本跨国流动,从不同的层面阐述跨国公司产生的原因:微观层面的理论解释来自于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企业角度)和产品生命周期论(产品角度),宏观层面的理论解释来自于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阶段的理论研究中,大都把国际直接投资发生的原因归结为静态因素,个别理论将动态因素纳入研究之中,比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比较分析了产品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形式,即垂直FDI和水平FDI。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它们阐述了垂直FDI产生的原因(如要素比例理论、企业内生边界理论)、水平FDI产生的原因(如靠近市场——集中生产权衡理论、异质性企业理论)。对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因素的分析也从简单到复杂,从要素成本优势到企业能力优势(生产率差异)。每种投资理论都有自己的研究背景,可以解释特定国家特定时期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

各个阶段的理论虽然各有特点,但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有一条共同的主线,那就是比较优势或者竞争优势的思想,这些优势可以是内生的或者外生的,可以是静态的或者动态的。静态的优势可以直接为投资所利用,动态的优势也可以通过投资再获得,并依赖投资累积、培育。优势可以是动态发展的,而跨国公司就是优势培育的主体和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载体。

(二)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1.发达国家之间垂直FDI的原因

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无外乎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水平FDI,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是对国内生产过程的复制;另一类是关于垂直FDI,表现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是对生产链条的分割。而阿尔法罗(Alfaro,2009)研究了65万家跨国公司附属机构的数据,发现了发达国家之间另外一种国际直接投资形式:企业在获取投入品时从公司内部购买,而不是从非附属的外国公司那里购买,这与传统的为获取低成本投入品的产业间FDI不同,产生的是产业内FDI,所建立的子公司控制的是与母公司最终产品非常接近的投入品生产过程[22]。发达国家之间出现的垂直FDI现象与之前研究的水平FDI非常不同,是应该引起关注的。

2.发展中国家FDI的理论进展

此外,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大都以发达国家的FDI为研究对象,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理论成果不多。目前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集中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有路易斯R.威尔斯(Louis R.Wells,1983)提出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桑杰—拉尔(Sanjay a Lall,1983)提出的“技术地方化理论”、约翰A.坎特威尔及其学生托兰西诺(John A.Cantwell,Paz Estrelia Tolention,1986)提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和John H.Dunning(约翰 H.邓宁,1981)提出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这些理论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但如今已经不能解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向发达国家投资的现象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是为了获取廉价原料,或是为了靠近市场,或是为了学习先进技术,或是为了别的原因,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1]樊会文,钱南.费雪及托宾—马克卫兹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J].世界经济,1992(7).

[2]高薇.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1.

[3]MacDougall G.D.A.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Private Investments from Abroad:A Theoretical Approach[R].Bulletin of the Oxford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0,22(3).

[4]Hymer S.H.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M].The MIT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1960.

[5]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

[6]Buckley P.J.& Casson M.The Optimal Timing of a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The Economic Journal,1981,91(361).

[7]Kojima K.Japan and a Pacific Free Trade Area[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California,US,1971.

[8]Dunning J.H.& Lundan S.M.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2th Ed.)[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MA,USA,2008.

[9]Helpman E.A Simpl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no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5,92(3).

[10]Antràs P.Firms,Contracts,and Trade Structur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118(4).

[11]Antràs P.Incomplete Contracts and the Product Cycl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5,95(4).

[12]Markusen J.R.Endogenous Market Structur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Natura Facit Saltum)[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2(32).

[13]Brainard,S.L.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Proximity-Concentration Tradeoff between Multinational Sales and Trad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7,87(4).

[14]Bernard A.B.,Jensen J B.Exceptional exporter performance:cause,effect,or bot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7(1).

[15]Bernard A.B.,Wagner J.Exports and success in German manufacturing[R].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97.

[16]Clerides S.K.,Lach S.,Tybout J.R.,Is Learning by Exporting Important?Micro-Dynamic Evidence from Colombia,Mexico,and Morocco[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13).

[17]Eaton J.,Kortum S.,Kramarz F.Dissecting Trade:Firms,Industries,and Export Destinations,NBER Working Paper,No.10344,2004

[18]Hopenhayn H.A.Entry,Exit,and firm Dynamics in Long Run Equilibrium[J].Econometrica,1992,60(5).

[19]Krugman P.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5).

[20]Melitz M.J.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J].Econometrica,2003,71(6).

[21]Helpman,M.E.,Melitz M.J.and Yeaple S.R.Export versus FDI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1).

[22]Alfaro,Laura & Charlton A.Intra-industr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9,99(5).

猜你喜欢

优势资本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矮的优势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画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