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血康胶囊联合黄芪参归汤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2014-02-05陈莹
陈 莹
(宁波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宁波311000)
●临床研究
脉血康胶囊联合黄芪参归汤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陈 莹
(宁波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宁波311000)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联合黄芪参归汤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141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传统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脉血康胶囊,研究组给予脉血康胶囊联合黄芪参归汤。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基本痊愈率为41.89%,总有效率为93.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87%和80.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都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改变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黄芪参归汤治疗脑梗塞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可耐受。
补气活血;脑梗塞;血液流变学;黄芪参归汤
脑梗塞是临床非常常见的脑部疾病,占脑血管疾病的70%,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中风”、“卒中”范畴。脑梗塞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导致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坏死,从而产生多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言语不清、偏瘫、肢体麻木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2010年1月-2012年6月,笔者采用脉血康胶囊联合黄芪参归汤治疗脑梗塞7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中医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41例,西医诊断根据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塞的诊断标准[1],并经过头颅CT或MRI证实;中医诊断依据田德禄主编的《中医内科学》中中风的诊断标准[2],证型为气虚血滞型。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等。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4例,男43例,女31例,年龄53-79岁,平均(65.6±7.4)岁,对照组67例,男42例,女25例,年龄55-82岁,平均(65.9±7.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降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抑制血小板聚集、神经营养药物等,并根据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进行对症治疗。此外,对照组给予脉血康胶囊,口服,4粒/次,3次/d,15d为1疗程。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黄芪参归汤,组方为黄芪30g、当归15g、赤芍15d、川芎15g、丹参20g、红花10g、石菖蒲10g、甘草6g、陈醋20g(冲服)。用水煎服,1剂/d,15d为1疗程。
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监测两组的肝肾功能指标、血常规、尿常规等,观察不良反应的出现。
3.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进行评价,基本痊愈:偏瘫完全恢复,神经缺损功能等症状完全消失,患侧肢体肌力接近5级;显效:偏瘫恢复明显,神经缺损功能等症状大部分消失,患侧肢体肌力恢复提高>2级;有效:患者的偏瘫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所改善,患侧肢体肌力恢复提高1-2级;无效:患者的偏瘫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无改善,患侧肢体肌力无恢复。总有效=基本痊愈+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4.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进行一般体征检查,包括血、尿、粪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的基本痊愈率为41.89%,总有效率为93.24%,对照组的基本痊愈率为26.87%,总有效率为80.60%,研究组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都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五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的出血倾向,未出现药物过敏现象,治疗期间的血、尿、粪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均无明显异常。
三、讨论
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基本痊愈率为41.89%,总有效率为93.24%,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程度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些情况表明黄芪参归汤具有明显的改善血供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损伤,血常规、心电图等也无明显异常,表明黄芪参归汤的安全性良好,针对脑梗塞在60岁以上人群高发的特点,其可能更适用于老年人。
脉血康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水蛭素,水蛭是理血中药,《本草纲目》记载其具有破血瘀功效。水蛭素是由水蛭唾液腺分泌的含119个氨基酸的酸性多肽,是高度特异的凝血酶抑制药,能够阻止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凝固,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笔者认为脉血康治疗脑梗死有效,不良反应较少。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4.
R743
A
1002-1701(2014)06-0129-02
2013-06
陈 莹,女,副主任医师。
10.3969/j.issn.1002-1701.2014.0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