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干预方法初探※

2014-02-0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大学生

刘 琦

(河南中医学院,郑州 450046)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干预方法初探※

刘 琦

(河南中医学院,郑州 450046)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初步了解了大学生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干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方法。

大学生;亚健康;干预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大学生在享受优越条件的同时,也面临生存和生活压力,人际交往、学习就业、不良生活方式等等,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大学生亚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目前对于亚健康的诊断已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在 2006年12月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亚健康综合评定流程”中指出,“如果存在目前医学上不能解释的症状表现,且持续3个月以上者,可判定为亚健康。”但对于亚健康的药物治疗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因此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亚健康的定义

亚健康最早是由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他将其定义为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状态,即“第三状态”。而在我国最早提出亚健康状态这一概念的时间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目前亚健康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即机体上无明确疾病,常规的物理、化学检查方法不能得出诊断结果,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却表现出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呈现出活力低下和对外界适应力变弱的一种生理状态。但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烦躁、易怒、焦虑、抑郁、情绪激动、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头晕、咽部异物感、耳鸣、孤独感、抵抗力差等等,总的归纳起来可分为精神心理方面、躯体方面、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2 大学生亚健康现状

据张新定、苏春宇、王龙等[1]对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海南医学院4所高校各专业1460名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健康者占 28.56%,亚健康者占66.37%。可见,大学生的亚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在大学校园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亚健康的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张颖、赵克勇等[2]对咸宁学院学生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调查2000名学生显示亚健康症状主要表现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交亚健康,其中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疲劳,占92.8%;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焦虑和轻度压抑,分别为80.3%、78.4%;社交亚健康主要表现为孤独感,占45.7%。

那么,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原因笔者也查阅了相关调查统计,李雯娟教授[3]调查300名大学生中有285名将休息不规律列为造成自身亚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所占比例高达95%,其他各项所占比例依次为认为自身压力过大的占78%、饮食不规律的占71%、缺少运动的占61%、其他原因的占44%。宗继军[4]以山东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等12所国内高校的120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指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导致大学生心理负荷压力增大、饮食起居无规律、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缺乏科学体育锻炼、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等是造成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刘杰等[5]调查山西师范大学15个专业在校一至四年级本科大学生500份调查问卷得出,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成因为生理机能失调、心理失衡、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家族病史、就业压力大等。综上所述,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心理失衡、自身压力过大、饮食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等。

3 我校干预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方法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新时代专业人才的重大责任,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祖国的未来。因此,我校把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并结合自己独特的医疗优势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笔者将近些年我校干预大学生亚健康工作的做法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注重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亚健康的认知程度,使大学生充分理解健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使其认识到健康是生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杂志等健康教育栏目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尤其是在校园广播中增设健康、亚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栏目,加大对亚健康知识的宣传,并充分利用中医院校自身优势,开设健康养生选修课,举办健康、亚健康教育讲座,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什么是健康、什么是亚健康,帮助其从身体、心理、行为上辨别自身健康与亚健康的症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防治亚健康向疾病转变。

②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在大学校园内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并利用中医院校医疗优势开设心理健康门诊,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及时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来自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在具体门诊治疗时,坐诊医生还引入了中医独特的情志疗法来调节大学生的因情绪问题造成的亚健康症状,如情志相胜疗法、以情制情法、顺情从欲法、宁静神志法、移情调志法;也使用了中医认知疗法来解决大学生因对事物认知方面的错误而造成的亚健康问题,如开导劝慰法、疏神开心法等。

③增设体育课,加强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亚健康状态如果不加以调整和治疗就可以过渡到疾病,积极地预防和干预就可以重回到健康状态,身体素质的提高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重要手段。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不但能提高人体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助于增强自信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我校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除传授必要的体育技能之外,还传授给学生一些祖国医学的传统锻炼方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增强学生的体质。

④饮食起居要健康、规律。大学生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做到按时作息、禁烟酒、忌油腻、多吃水果,膳食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营养均衡合理。学校为学生开设了十二时辰养生、四时节气养生、不同体质如何顺应四季合理科学饮食、饮食搭配等养生讲座,帮助学生们学会科学的养生。

通过以上方法的干预,不仅有效地改善了我校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减少了身心疾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有了一个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提高生活学习质量的环境,从而为他们今后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健康基础。

[1]张新定,苏春宇,王龙.海南省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及其干预[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4):128-129.

[2]张颖,赵克勇.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调查与运动处方干预[J].咸宁学院学报,2008,28(3).

[3]李雯娟.大学生体质亚健康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6):44-46.

[4]宋继军.大学生亚健康人群及对策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1):42-44.

[5]刘杰,李金香.山西师范大学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4):143-145.

10.3969/j.issn.1672-2779.2014.12.096

1672-2779(2014)-12-0141-02

苏 玲 本文校对:苏 玲

2014-02-10)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 [No:12B360006]

猜你喜欢

亚健康状态大学生
状态联想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大学生之歌
热图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猪群亚健康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儿童亚健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