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芍六君汤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

2014-02-05王建华徐冬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柴芍利胆胆囊炎

王建华 徐冬梅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新余 338004)

柴芍六君汤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

王建华 徐冬梅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新余 338004)

目的 对慢性胆囊炎进行中医治疗探索,将中药“柴芍六君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进行临床总结。方法 采用中药“柴芍六君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结果 中药“柴芍六君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经济实惠,疗效显著。结论 本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满意,且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柴芍六君汤;中医药疗法;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属于中医“胁痛”范畴,系由肝胆气滞,湿热壅阻,影响肝脏的疏泄和胆腑的通降功能而发病,与饮食不节,寒湿不适等因素有关。西医认为本病与梗阻因素、感染因素、化学性因素、其他因素如血管因素等有关。笔者自2000年5月至2005年6月对门诊就诊的患者应用疏肝利胆、健脾和胃的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其中男29例,女36例;年龄26~55岁;病程2~10年不等。

1.2 诊断标准[1]①右上腹或剑突下区胀痛或不适,右肩胛下区有隐痛,少数病人可有黄疸。大部分病人有胆绞痛或急性胆囊炎发作史。②胆囊区可有压痛,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③超声波检查示胆囊增大或缩小,胆囊壁增厚或结石反射波。④口服胆囊造影剂常不显影,或浓缩、排泄功能减退,有时可见结石阴影。必要时作静脉胆道造影、十二指肠引流、ERCP检查以助确诊。⑤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

1.3 中医辨证 右上腹隐痛或上腹部胀闷不适,口淡,纳呆,伴嗳气,或伴恶心欲吐,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证属肝郁脾虚。

1.4 病例排除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的病例如符合下列中的一项者予淘汰:①B超检查提示单个结石>0.5cm。②B超检查提示胆囊颈部明显梗阻者。③做过胃大部分切除术,尤其是BillrathⅡ式。

1.5 治疗方法 治宜疏肝利胆,健脾和胃,升清降浊,用柴芍六君汤加减。处方:柴胡10g,白芍15g,茯苓15g,白术10g,党参15g,枳壳10g,法半夏10g,茵陈15g,山楂15g,延胡索10g,郁金10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服,分二次服。加减:阳虚者可加吴茱萸1.5g,炮姜8g温运中阳;湿浊内盛,苔白厚腻者加白蔻仁6g(后下),化湿降浊;若有黄疸,加栀子12g,车前草10g,清热利湿;若兼胃肠燥热,大便不通,舌苔黄腻,脉弦数者去党参白术加大黄10g(后下),山栀10g,黄芩10g以清热利湿。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2]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经检查无结石存留;好转:症状体征减轻,一般情况改善,B超检查结石减少;无效:症状体征及一般情况无改善甚至加重。

2.2 治疗结果 治愈3 9例(6 0%),好转2 4例(36.92%),无效2例(3.08%),总有效率96.92%。

2.3 典型病例 患者刘某,男性,51岁,2003年10月13日初诊,主诉为右侧胁肋部疼痛,昨日进食油腻食物后即感不适。曾在吉安市中心医院就诊,做腹部B超检查确诊为胆囊炎。发作时曾服消炎利胆片效果不佳,故来我科就诊。现感右侧胁肋部胀痛,放射至后背部,伴头晕,疲倦,恶心欲吐,嗳气,口苦,纳呆,眠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弦。复查腹部彩超:胆囊壁增厚、毛糙,诊断为慢性胆囊炎。中医辨证为肝气郁结、脾胃不和,选方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柴胡10g,白芍15g,茯苓15g,白术10g,党参15g,枳壳10g,法半夏10g,茵陈15g,山楂15g,延胡索10g,郁金10g,甘草6g。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分二次服。二诊:患者胁痛减轻,无恶心欲呕嗳气,口苦减轻,饮食增加,感口干,上方加生地15g,7剂。三诊:患者稍感胁痛,疲倦乏力,口干减轻,上方加扁豆15g,7剂。半年后随访,患者诸症痊愈未再复发。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现代医学对胆囊炎尚缺乏特效药物和理想手段[3]。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术后患者仍不能缓解所有症状,且易出现并发症而不易为人们接受。西医保守治疗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滥用,疗效也不尽人意,副作用增多。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大的优势,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有较好的利胆消炎及松弛奥狄括约肌的作用。

慢性胆囊炎由于病程较长,临床表现不一,常虚实夹杂。笔者在临床中深深体会到,脾胃气机升降与否是本病的发病关键之一,故在治疗中要时时顾护脾胃,湿郁是胆囊炎发病的关键病理机制之一,湿浊内盛,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而影响肝的疏泄和胆的通降。故中医治疗既要疏利肝胆以治其实,又要调和脾胃以固其本。故选用柴胡疏肝,枳壳、玄胡、郁金理气解郁止痛,白芍、甘草缓急止痛,法半夏燥湿和胃,山楂消食健胃助消化,茵陈清热利湿,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和胃,标本兼顾,故治疗慢性胆囊炎效果较好。

[1]江苏省卫生厅.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S].1990,394.

[2]包兴才.内科疾病诊疗标准及处理要点[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58.

[3]罗云坚,余绍源,黄穗平.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06.

10.3969/j.issn.1672-2779.2014.12.028

1672-2779(2014)-12-0044-01

苏 玲 本文校对:袁 庆

2014-02-10)

猜你喜欢

柴芍利胆胆囊炎
柴芍六君子汤联合针刺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HPLC法测定和肝利胆颗粒中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
金茵利胆复方制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利胆退黄夸茵陈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