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胃相关理论在咳嗽治疗中的应用浅析
2014-02-05谢敏德李成辉
谢敏德 李成辉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 510120)
肺胃相关理论在咳嗽治疗中的应用浅析
谢敏德 李成辉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 510120)
肺胃相关理论源于《内经》,历代皆有发挥,并且创制了非常多成功运用肺胃相关理论的方法和方剂。这些方法在各种类型的咳嗽的临床辨证论治当中经常应用,为了能对这一理论形成整体认识,并方便临床运用,该文对肺胃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和举例发挥。
咳嗽;外感;中医药疗法;中医经典;肺胃相关
咳嗽为临床常见的疾病,既是一个独立性的病证,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1]。是由外感六淫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2-3]。咳嗽之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该书对咳嗽的成因、症状、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作了较系统的论述。《素问·咳论》中的“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理论[4],虽然示人以“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是与肺胃关系特别密切,故古今医家也多有提出治咳应多从肺胃相关考虑,提示肺胃相关理论在临床治疗咳嗽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 理论基础
1.1 肺胃的基本生理功能与特点[2]肺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气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行形式。肺有“华盖”“娇脏”之称,“肺为水上之源”,五行属金。胃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脏器,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故素有“太仓”、“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海”之称。主通降,以降为和,喜润恶燥。胃五行属土。
1.2 肺胃相关理论的具体发微
1.2.1 津液相承 关于水饮体内代谢的形式,《素问·经脉别论》提到[4]:“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在津液的布散下输过程中,肺胃起着重要的作用,胃之受纳与腐熟是整个过程的基础与始动力,是肺津的来源。肺为“水上之源”,对津液的布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1.2.2 经络相通 肺胃关系之所以密切,经络上的相互联系是最主要的原因,《灵枢·经脉》云[4]:“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而胃之大络,又“贯膈络肺”。这种经络上的直接相通为两脏在生理上的相互配合、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气血变化于脉象上的变化等理论在结构上奠定了基础[2]。
1.2.3 气机相协 肺胃均有主降的生理特点[5],胃气和顺通降,可以助肺气下行,黄元御《素灵微蕴》说:“胃降则肺气亦降,故辛金不逆”。肺又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主传送糟粕,气下降,助大肠传导糟粕,大便排出是胃气降浊的延续,而且肺清肃下降则可助胃之谷浊下行以助消化吸收[2]。
1.2.4 母子相生 《素问·经脉别论》对饮食水谷的化生、输布作了如下描述[4]:“谷入于胃……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从五行角度讲肺胃为母子关系,胃土充盛,肺才有所主,若胃虚血少,土不生金,肺胃阴虚,肺胃气虚在所难免。所以历代医家对肺胃虚证多两者兼治,互相辅助。
2 临床应用方法浅析
2.1 健胃资汗源以治肺 咳嗽,特别是风寒外感咳嗽,辨证为太阳表证者,特别是冬季寒冷时,由于外有寒燥之邪侵袭,导致气机受阻,水饮输布失常,从而导致肺卫不宣,脾胃不行,由于肺胃在经络上的联系,以及胃喜润恶燥忌用苦寒攻伐的特点,历代医家在治肺时都时时注意保护胃气,故此,当以温化寒邪,但又应顾护阴液,以免汗出伤津。在《伤寒论》桂枝汤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营卫不和之证的运用中,为达到健胃和营的效果,方中大枣、炙甘草的应用与“服已须臾,啜热稀粥”的医嘱[6],正是资汗源以治肺的最好体现。所以犹如桂枝汤一类的将息治法,尤为适合冬季风寒合并痰饮,出现咳嗽、恶寒并有自汗出的情况。此法特点为,方中多用粳米、大枣、甘草等,一方面为治肺提供津液,另一方面保护脾胃,防止在治疗中伤及胃气,旨在培土生金。
2.2 通胃腑、存阴液以治肺 胃为中焦升降之枢机,水液输布之中流,金土乃是相生的关系,土病则容易传至肺金,且结合伤寒之理论,腑气不通,究因为“胃家实”,临床咳嗽属于痰热互结者,常出现喘促不宁,同时伴有大便秘结、口气秽臭、胃中灼热等“胃家实”症状,此时泻利胃中郁热为救肺之首要,然而金为土之子,论治时更当母子兼顾,故而在通腑泄热之时,不忘宣发肺气从而宣上通下,一举两得。在《温病条辨》[7-8]中以宣白承气汤治疗肺热腑实证就是最为体现肺胃相关理论的运用实例,正如吴鞠通所说:“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黄逐肠胃之结,此脏腑合治发也”。诸如此类,痰热互结、腑气不通者,乃多以承气汤方作为代表。而温病中则以清轻宣气的方法驱邪,以甘寒之品清热,而不用苦寒伐胃之品,如风热外感,肺气壅盛者多以银翘散为代表的方剂。
2.3 肺胃同滋,以润燥治肺 中医辨证论治强调审时度因,根据时节不同制定方药,诸如秋冬两季,温燥之邪与凉燥之邪接踵伤肺,燥邪所伤或者平素阴虚血少的咳嗽者,因在秋季同气相求,可因燥邪相犯,出现咽喉干燥,口干欲饮,干咳无痰,更有甚者干咳出血等并发症。但治疗时若只是单纯滋养肺阴,则会令痰浊内生,壅肺而使症状更重,因此同时滋养中土、理顺枢机显得尤为重要,中土润而金可得润泽,以肺胃在津液上的相承关系,采用肺胃同滋的方法[9],以甘柔滋润之品来清润肺气,保护胃气,达到治燥的目的,对燥证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此类治法如清燥救肺汤。
2.4 肺胃同治,以化痰饮治肺 仲景深得此旨,在《金匮要略》治饮方剂中,诸如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厚朴大黄汤、泽泻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中纵有寒热加减但总不放弃姜、辛、五味。辛味者如干姜者能行能散,生胃气,布津液,开肺止咳,细辛温肺散寒,五味子酸收而安肺气,这是肺胃同治以化饮的极好例证。在化痰方面,比如二陈皆从胃以化痰,再配以清肺、润肺、敛肺等法,达到祛除肺中痰浊的目的。三子则以苏子宣肺气,莱菔子消食下气,白芥子温肺利气,三者相互配合,达到使肺胃气机复常,痰食得消的疗效[10]。
3 按语
临床对于咳嗽的治疗中强调肺胃相关,注意肺胃的关系,在温肺化饮时注意保胃津,在调理肺气要注意肺胃在津液气机上的联系,注意到肺胃两者均以降为顺,虽然肺司宣降,宣降相因,但肺气通于金,以收敛为务,以肃降为主故临证时处处当以顺气降逆为要旨。土金相生,对于虚证,可考虑两者的相生关系,对于实证,要考虑到两者的母子传变,先安未受邪之地,故此运用肺胃相关理论治疗咳嗽常可游刃有余,桴鼓相应[11]。
[1]季绍良,成肇智.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9-83.
[2]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4,63-66,74.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2-64.
[4]王洪图.内经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7,69-74,102,135,175-176,229-230.
[5]段延萍,周杰,高连印.肺胃相关论探析[J].陕西中医,2003,24(12):1104-1106.
[6]熊曼琪.伤寒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99,223.
[7]清·吴鞠通.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7-48.
[8]林培政.温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77,226.
[9] 朱虹,王灿辉.温病条辨滋养胃阴学术思想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4):206-208.
[10] 杨道文,单大玲.肺胃同降理论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
[11]章恪.论肺胃相关[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808.
浮脉
浮脉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因素脉象。主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中取、沉取都不如轻取明显,或中取、沉取时无脉感。
浮脉只以部位言,其位置浅表,位于“肉上”,不含有其他因素,与中、沉构成不同深浅位置之脉位。
浮脉之指感为轻手可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轻按,指下感觉脉管形状清晰,跳动明显;重按,脉管被压,跳动力减弱。
浮脉的比喻有“如水漂木”“似水上浮物”“漂木之义”“如循榆荚”“如风吹毛”等。
浮脉为纲领脉之一,在浮脉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构成各种浮脉类派生衍化的兼脉脉象。浮脉的兼脉较多,有浮数、浮缓、浮迟、浮结、浮细、浮洪、浮动、浮短、浮滑、浮涩、浮紧、浮弦、浮散、浮芤、浮濡、浮弱、浮虚、浮而有力、浮而无力、浮洪大、浮弱涩、浮细滑、浮紧滑、浮滑疾紧、浮滑数疾、浮洪大长、浮大弦硬等。
浮脉出现于平脉(瘦人、秋季、肺脉),病在表,邪在阳分,主风邪,病在里,主虚证,妇人临产。概括起来,血管表浅、时令本部、表邪侵袭、里虚血脱致浮脉、气脱不藏致浮脉、阳气浮越可导致浮脉。
沉脉
沉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不含有其他因素。主要是脉位较沉,沉取时脉搏动感较中取、轻取时明显。
沉脉只以部位言,其位置深在,近于筋骨,位于“肌肉之下”,且有深深下沉之势,与浮、中构成不同深浅位置之脉位。
沉脉之指感为重手乃见,举之不足,按之有余。重按,指下感觉脉管形状清晰,跳动明显;轻按,脉管搏动力量减弱。
沉脉的比较有“犹石沉水”“如石沉水”“如石坠于底”“如绵裹砂”等。
沉脉为纲领脉之一,在沉脉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构成各种沉脉类派生衍化的脉象,并可与有关脉象构成兼脉。沉脉的兼脉较多,有沉伏、沉数、沉迟、沉结、沉缓、沉细、沉小、滑、沉涩、沉芤、沉实、沉弱、沉弦、沉紧、沉牢、沉而有力、沉而无力、沉弦紧、沉紧数、沉小迟、沉细数散等。
沉脉可出现于平脉,病在表,病性阴,病位里,病在下,主寒,主痰饮水湿,主宿食,主气病,主七情伤,主痛。概括起来,气血潜藏、时令本部、气食痰等实证,脏腑虚衰而正气不足致沉脉、阴实阳虚而寒胜表证等均可导致脉位深而有下沉趋势。
——摘自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杨杰主编《中医脉学》
10.3969/j.issn.1672-2779.2014.12.003
1672-2779(2014)-12-0005-02
苏 玲 本文校对:苏 玲
201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