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段递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2014-02-05壮国桢

职教通讯 2014年22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壮国桢

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文件从宏观层面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内涵作了界定,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等作了原则规定,院校层面则要将这些原则规定与院校的实际结合起来,寻找载体,而整合现有资源、开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

一、“三维”目标: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价值诉求

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除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外,还能够改变当前高职“重技轻文”的教育观念,拓展现有的课程结构,有着特殊的价值诉求。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近20年来,我国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199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52所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成立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协作组。199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人文素质教育提出更高要求。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要求开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2007年12月,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提出了文化素质教育要与政治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当前,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为代表积极开展通识教育的改革和以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为代表的书院制改革尝试,尽管这些改革和尝试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不尽相同,但都与人文素质教育有着一致的目标,就是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从世界范围来看,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被称为“文雅教育”的回归。[1]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2011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山西调研时说:“示范院校的高楼大厦代表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职业院校学生光掌握一门应用技能与技术太单一了。从现在开始必须把他们当做重点高中与大学的孩子一样看待,给他们补上职业与人文素养方面的‘短板’,为将来的全面培养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过去的十年,高职教育主要还是规模的扩张,以就业为导向,把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未来的十年,高职教育则要把内涵提升作为主攻方向,把人文素养的提升放在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内涵提升的重要方面。开发并实施具有高职特色、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核心价值就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搭建平台,寻找突破口。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作为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不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还应当重视身体、情感、审美、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但高职以单科性院校居多,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等问题已逐渐显现。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两者似“人”字的一撇一捺,共同支撑着“人”的成长与发展。开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就是通过人文知识学习、团体互动交往、校园文化熏陶、社会责任领悟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共同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三性”原则: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发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不仅具有独特的功能,而且有其自身的特性。

1.校本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执行国家宏观规定,是由学校自行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课程。由于国家只对人文素质教育作了原则规定,而没有规定具体的内容和途径,更不像专业课程那样有相对具体、成熟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这给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带来困难,但同时也给人文素质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根据自身的实际,开发人文素质教育校本课程,使国家的宏观要求“落地”。

2.职业性。高职院校在开发与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既要克服“文理工管分家、单一专业教育思想突出、功利导向过重”的倾向,同时也要克服“为人文而人文,盲目排斥专业教育”的倾向,避免出现新的“两张皮”。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尤其要注重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与渗透,要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和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特征,把人文素质教育有机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

3.系统性。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不仅仅是人文知识的教育,而且要在活动的组织、生活的导引上下功夫,把人文素质教育融于知识普及、专业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从而形成循序渐进、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具有一定系统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三段递进”: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三类课程形态

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对接学生实际、高职特征、专业特点,以知识普及为基础,以综合式、融通式、渗透式三类课程形态为重点,以职业素质提升为目标,构建“三段递进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一)以选修课为载体,构建人文知识“综合式”课程形态

人文知识是人类文化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也是现代大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必修课之外开设选修课,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大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能涉猎其他知识,开拓视野,同时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因此,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整合现有资源,把选修课改造成人文知识普及的综合课程,这不仅有较好的基础,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改造选修课、整合人文知识内容体系的过程中,要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1)针对性。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开设要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发展规律相适应,在了解高职学生现有文化的基础上,找到学生最需求补齐的知识“短板”,谨防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变成“酱油课”。(2)层次性。由于高职学制较短,开设的人文素质选修课既要有一定的数量,开齐开足,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更要整合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形成合理的结构。

以江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2004年9月开始实行选修课制度,目前,开设78门选修课,大致分为综合类、人文类、科技类、信息类、文体类、专业类等6大类别。在管理上,选修课由学生在网上自行选课,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性,但课程管理与第一课堂要求一样。由于人文类、综合类选修课程较多,涉及的知识面广,趣味性强,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对学生的人文修养提升也有很大帮助。与此同时,自2004年开始,江苏省开展了四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和三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竞赛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而且使大学生们在活动中受到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熏陶,该项活动得到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全省各高校和大学生的热烈响应与广泛参与,有力地促进全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文科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的整体素养的提升。

(二)以专业课程为载体,构建专业教学与职业素养“融通式”课程形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在“海峡两岸高校人文素质通识教育”论坛上发表“金融危机应引起对人文素质教育反思”的演讲时指出,“我们要检讨所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缺失。我们培养人才的时候,没有培养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所以我们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3]“职业道德是衡量一个人工作态度的职业规范,是职业素质的基础,涵盖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热情服务等内容;职业精神是职业素质之魂,职业精神的理论内涵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信誉、职业作风等基本内容”。[4]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在补齐人文知识的同时,应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构建专业教学与职业素养融通式课程形态。一是聚焦。要始终把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贴高职学生的实际,在专业课教学中重点渗透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与职业道德教育有关的内容,找到切入点和结合点。二是渗透。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信誉、职业作风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典型案例,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三是带动。要利用专题研讨会和观摩会等形式,把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的事例进行系统整理,选编成册,每年编印《专业教育渗透职业道德案例选》,作为专业教学与职业素养融通式课程形态的教材,达到启发思路、扩大影响的目的。

(三)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构建人文素质“渗透式”课程形态

美国学者富瑞特维尔(Fretwell,E.I.)1938年在其《校园活动》(Campus Activity)一书中指出:每个校园都有两所大学,一个是教授所传授的课程,一个是传统的课堂之外的学生活动。[5]实践、体验和感悟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一大特点。学生通过直接的实践、体验等过程性活动,能够以积极的情感内化所学知识,在活动中巩固知识,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升华人文精神。通过这些活动载体,能够有效地把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渗透于各类活动之中。(1)搭建“讲座”平台。以院、系、班三级讲坛为主要载体,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各类讲座,巩固、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2)搭建“比赛”平台。以创新素质培养为主导,以创意设计比赛、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比赛为主要形式,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形成了有我院特色的“一团一品,一系一节,一年一赛”三级递进竞赛体系[6],通过比赛达到提升职业素质的目的。(3)搭建“文化”平台。我院以红色主旋律、绿色公益、蓝色创新、银色技能、金色文艺活动为依托,构建了“五彩校园文化”活动体系[7],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4)搭建“实践”平台。以重要纪念日和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志愿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在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达到认识社会、提升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人文素质教育“三段递进式”课程体系,既反映了“三个层级”的空间概念,也反映了“三个阶段”的时间概念,既强调课程学习的时序,也强调课程目标的层级。综合式、融通式、渗透式三类课程形态,内容上有一定的逻辑层次和递进关系,使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体系。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三段递进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使学生在三个层面上有所提高。(1)知识层面,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面,掌握人文社科方面的基本知识、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及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2)能力方面,使学生具备文学艺术审美能力、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团体协调能力。(3)素质方面,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高尚的精神追求、文化品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三全”制度: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评价

“教育评价之父”泰勒(R.W.Tyler)曾指出:“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的评估,因为要了解变化是否已经发生,必须先在早期作出一次评估,再在后期作出几次评估,从而才有可能确定所发生的变化。”[8]由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阶段不同,人文素质课程的评价也不应该是一次终结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价值判断过程。

人文素质课程不能简单沿用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法,可以采取“成长档案袋”、“素质学分单”和“发展报告书”等方式。“成长档案袋”是记载学生成长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的一种电子档案袋,在新生入学时建立。“成长档案袋”具有开放性、激励性、电子化、纪实性的特点。有关资料随时都可以放进档案袋,同时给学生相当的自由度,需要放什么、何时放、如何保管等都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并留有学生发表意见与反省的空间。另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成长档案袋”既外形美观又使用方便。“素质学分单”以“成长档案袋”为依据,收集和处理袋内资料,并赋予一定的素质学分,每学期进行一次。“发展报告书”在“成长档案袋”、“素质学分单”等材料收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进行全面、准确、客观的分析,并对学生的素质潜质和职业方向进行科学预测,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在学生毕业时提供。类似于以前的“成绩报告单”,但内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成长档案袋”、“素质学分单”和“发展报告书”是评价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载体,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具有层次性、递进性的特点。“成长档案袋”是“素质学分单”和“发展报告书”的基础,“发展报告书”是“成长档案袋”和“素质学分单”的综合,三者既见证学生已取得的成绩,又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9]

加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促进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应有之义,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吸引力的应为之举。目前,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理念落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但从课程开发入手应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首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海燕,周景辉.美国本科通识教育:让学生生活更有意义[N].科学时报,2010-02-01.

[2]李剑平.高楼大厦代表不了职业学校的教学水平[N]. 中国青年报,2011-03-28.

[3]潘懋元.金融危机应引起对人文素质教育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9-04-06.

[4]吴光林.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5]王建梁,张业琴.澳大利亚高校学生会组织研究及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0(7).

[6] 壮国桢,等.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学生职业素质竞赛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1(24).

[7]张致诚.常州机电职院用五彩的校园文化育人[N].中国教育报,2011-08-17.

[8]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6.

[9]壮国桢.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学生评价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0(9).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