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分析

2014-02-05潘琪宏吴晓红江力勤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持续性显性亚组

潘琪宏,吴晓红,江力勤

(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0)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是继发于心室除极顺序改变之后的一种电生理现象,它在临床上易误诊误治,近年来逐渐被认识[1]。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并非少见,右室心尖部起搏、显性预激RFCA(射频消融)、特发性VT终止后等易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2]。本研究选取本院近两年来共收治的64例心电图具有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病例,对其进行分组比较,探讨不同原因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对象为2011年9月-2013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易发患者共64例,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19-77岁,平均发病年龄49.3士10.7岁。按病因分为三组:(1)起搏组:心动过缓长R-R间期(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者行外科手术,为了手术安全而行右室心尖部临时起搏共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48-77(平均61.2)岁,起搏前T波正常,无ST段移位;(2)RF-CA(射频导管消融术)组:共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9-74岁,平均53.2岁,病程 1-15年,均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或房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其中显性预激7例,隐匿性预激5例,AVNRT 9例;(3)IVT(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组:共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39-59岁,平均48.9岁,均为特发性 VT,其中持续性 VT 6例(持续4-18小时,平均9.8±4.4小时),非持续性 VT 5例。三组病例均行X线、超声等检查,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或运动平板试验,其中(2)、(3)组病例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

(二)临床诊断标准。

选取的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同时符合以下标准[3]:(1)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后的电张调整性T波不受此限制,但要求起搏前的T波正常);(2)T波改变的极性与心脏激动顺序改变时的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3)T波改变时无ST段移位;(4)T波改变未经任何针对性处理可自行恢复。

(三)治疗方法。

起搏组治疗术中及术后调节VVI型临时起搏器的频率为60-70次/min1-8天,然后把起搏器频率调至40次/min或停用,再做十二导联心电图及心电监护等监测,观察QRS波与ST-T的改变,RF-CA组:AVNRT或AVRT者行RFCA后,即做十二导联心电图及心电监护,观察QRS波与ST-T的改变。IVT组:静注药物(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终止VT后,即做十二导联心电图及心电监护等监测,观察QRS波与ST-T的改变。

(四)统计学处理。

二、结 果

(一)三组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三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起搏组明显较其他两组高;T波倒置最大幅度和最深时间三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波倒置持续时间上,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三组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情况。

起搏组中,24h平均自主心率﹤50次/min亚组和自主心率﹥50次/min亚组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8.1%,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IVT组中,持续性VT和非持续性 VT亚组电张调整性 T波改变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RF-CA组中,显性预激、非显性预激亚组电张调整性 T波改变的发生率两组也差异显著(P﹤0.05)。

三、讨 论

(一)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临床特点。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亦称心脏“记忆”现象,其实质是一种电张调整作用,它既不同于原发性T波改变,也不同于继发性T波改变。电张调整性T波是一种心肌电生理特性与钾离子通道有关的复极改变,并非病理性传导结果,其本身不提示心肌缺血表现,可视为假性原发性T波异常。但认识它具有重要意义。因其T波倒置有逐渐恢复的特点常被误认为T波“动态变化”酷似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应予鉴别。特别是非起搏因素所产生的电张凋整性T波改变更易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且冠状动脉造影正常,T波倒置未经任何处理而自行消失,应考虑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二)本研究理论价值分析。

本研究显示,起搏组、RF-CA组、VT组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 59.4%、42.8%、45.5%,提示其并不少见,而各亚组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起搏组中,24h平均自主心率 <50次/min亚组和>50次/min亚组其发生率两组差异显著(P<0.05);VT组中,持续性VT和非持续性VT亚组其发生率两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提示T波改变的程度、持续时间与右室持续起搏或VT持续发作时间有关。RF-CA组中,显性预激、隐性预激亚组发生率差异显著,提示T波改变的程度与心室显性预激的程度有关,与射频消融的能量、持续时间无关。T波改变常持续1-2周后自行恢复正常[4]。三组中,起搏组在起搏终止后2-3天T波倒置最深,而RF-CA组在RF-CA成功后即刻和VT组在VT终止后即刻T波倒置最深,原因尚不明确。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是心肌正常的电生理特性,临床上并不少见,掌握其特征有助于与心肌缺血、坏死及肺栓塞等所致的T波改变相鉴别,避免临床上的误诊误治。

[1]程立顺,董文红,盂令毅.特发性室速终止后的电张调整性 T波改变[J].安徽医学,2001,22(5):61-62.

[2]吴 祥,郑毅雄.心脏记忆现象与电张调整件 T波[J].心电学杂志,1999,18(3):181-182.

[3]Geller M,Blmlco H,Elizari M,et al.Electrotonic modulation of the T wave and cardiac memory [J].Am J Cardiol,1993,50(2):213-214.

[4]于 霞,吴 祥.心律失常后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16(4):174-176.

猜你喜欢

持续性显性亚组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艾灸神阙穴对不同程度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不同年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核团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