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措施
2014-02-05张海霞
张海霞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综合治疗室,南阳 4730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和外周血管病变,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是糖尿病患者比较严重且较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1]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以感觉改变或减弱,甚至出现爪状趾畸形,丧失对温度及血运调节功能,导致局部组织柔韧性降低,形成厚的胼胝以及开裂;后期可出现溃疡、感染、疼痛、骨髓炎及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不及时治疗,可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及时预防,正确的治疗和科学护理是降低发病率、提高好转治愈率的关键。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98例,通过对其进行健康宣教,配合中西医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总结的临床经验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98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46例;年龄46~72岁;糖尿病史半年至20年。溃疡发病病程为3个月至2年,最大溃疡面积11cm×10cm,最小溃疡面积为6cm×4cm,无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
2 治疗
2.1全身药物治疗 首先通过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禁食含糖较高的甜品,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空腹7mmol/L以下,餐后8mmol/L左右。然后给予山莨菪碱以解除微血管痉挛;静脉输注川芎嗪、丹参针、红花针、脉络宁针、蝮蛇抗栓酶等改善微循环的中成药物,缓解高凝态,疏通血流。最后配合广谱抗生素,辅以甲硝唑抗厌氧菌等抗菌消炎药物控制及预防感染。
2.2溃疡面的处理 糖尿病足的溃疡分为血性溃疡和感染性溃疡,对于血性溃疡要注意足部血液循环,避免压迫溃疡面,保持足部干爽,勤清洗足部,及时去除汗液及污染物对溃疡面的刺激。对于感染性溃疡,在分泌物细菌培养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同时还要定期消毒溃疡面,在无菌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清创,以彻底切除坏死、腐烂组织,露出新鲜肉芽组织,对于分泌物较多者可给予脚底腔隙引流[2]。可用含分解酶的生物活性敷料进行包扎,促进坏死组织的自溶,包扎不宜过紧,每天进行创面消毒换药,预防再次感染。
3 护理
3.1饮食护理 为糖尿病患者制定正规的糖尿病饮食治疗食谱,指导患者正确饮食,既要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又要保证营养,防止营养失调[3]。以低糖、低脂、多维生素、优质蛋白的食物为主,禁食肥肉、动物内脏、高糖食品、油炸食品、海鲜产品及辛燥和刺激性、助火化热的食物[2],坚持少食多餐,粗细搭配,同时告诫患者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
3.2足部护理 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足部皮肤颜色和血运情况,若患者的足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端温度较低,且足部皮肤颜色变白或由暗红色转变为暗紫色及紫黑色时,说明其足部局部有严重的缺血和缺氧症状,应加强预防,以免形成溃疡和坏疽[2]。对溃疡面较大者,应加强局部换药,积极预防感染。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对护理中所用的器械进行严格消毒,每日定时空气消毒,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严格杜绝交叉感染的发生。
3.3指导肢体活动 由于肢端缺血所致疼痛,嘱咐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制动,由于患者的足部血液循环较差,天气较冷时,应注意足部保暖。同时还应鼓励患者做适当的下床活动,下床活动时应拄拐进行,防止跌倒,每次以30分钟为宜,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
3.4心理护理 糖尿病病人病程较长,医疗费用偏高,并且糖尿病足往往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大幅下降,极易使其产生焦虑、紧张、自卑等消极心理,不能积极配合治疗[3]。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以取得患者信任,适时掌控其心理活动,多给予照顾及心理安慰,向其介绍病情控制良好的病例,帮助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
3.5健康宣教 积极开展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的健康教育,使其尽可能多地掌握与该病相关的知识,指导患者及家属对足部进行预见性护理,注意足部清洁,发现小的创口要及时正确处理,教会患者科学评估足部神经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创口深度、周围皮肤色泽、温度改变、有无渗出液及渗出液的量及性状等,早期发现感染及感觉改变的方法。[3]告知患者禁止用过热水烫脚,忌用热水袋,以免感觉障碍发生烫伤;外出时不可穿拖鞋,防止外伤,尽量选择透气及散热性好的棉毛质地袜子,且不宜过紧,穿宽松透气的布鞋,避免局部受压,以保证足部良好的血液循环,保持皮肤清洁,宜选用无刺激性的中性香皂和洗浴产品,使糖尿病患者从内心认识到疾病的危害,在生活点滴中注意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从而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4 小结
糖尿病患者因为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足部血液循环不畅,周围神经病变致使足部感觉严重丧失,不能及时观察,延误治疗,极易发生感染扩散,严重者可因下肢坏死而截肢。长期吸烟、饮食不节、环境、遗传、外伤等因素也是催生糖尿病足发病的重要因素[4]。因此,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尤为重要,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积极服用降糖药物,戒烟戒酒,经常清洗和按摩足部,提高病人的预防意识,把糖尿病足的发病控制在最根部。一旦出现糖尿病足,应积极治疗,科学应对,控制病情进一步扩散。
[1]亓波.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治疗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2,(4):630.
[2]楼程英.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688.
[3]林静静.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0,01:64.
[4]阎晋平.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12):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