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自主学习东风,促质疑能力发展

2014-02-05姚雅丽

镇江高专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管仲项羽史记

姚雅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7)

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中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关键。借助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选修教材《〈史记〉选读》,利用选修教材选择性和自由度更大的特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1]

“‘还学于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大特点,是使课堂回归学生本体的重要改革举措。”[2]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学生不断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可以把“自主学习”的心理过程解剖为“学—思—疑—问”四个环节,在多读中多思,在多思中起疑,提出问题,深入分析,从而有机会去解决问题。

在《〈史记〉选读》的教学中,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往往会因为文言文的阻碍而削弱,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过于注重《史记》作为文言文“言”的一面而忽视了对“文”的探究和思考。因此,在《〈史记〉选读》教学中,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更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培养。那么,教师该如何去做呢?

1 指导学生潜心阅读,融会贯通

《〈史记〉选读》中的文章大多为长文节选,篇幅较长,课堂上不可能逐字逐句讲解,根据《〈史记〉选读》教学内容丰富而课时较少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只能抓住重点段落精讲细读。而司马迁在《史记》中独创的“互现法”本身也决定了即使将某一篇或“本纪”或“世家”或“列传”讲解完,对这个历史人物的理解也是不全面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学生的阅读要全面,这样才能做到触类旁通,有疑而问”[3]。

教师可以将分散在各个传记中的对某一人物的片段加以重组,集中交与学生阅读。让文字成为连接作者、人物、读者之间的桥梁,使人物与读者会面,了解作者的心情。例如在教学《高祖本纪》时,对刘邦的形象刻画只是选取了几个典型片段,有些也许是为尊者讳,在《高祖本纪》中便将负面的描写隐去了,但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项羽本纪》《郦生陆贾列传》《张丞相列传》等篇目中对刘邦的描写,一来体会司马迁“互现法”的具体应用,二来让学生了解刘邦虽是大汉开国皇帝,但是司马迁仍是秉笔直书,让我们看到其残忍、无赖、瞧不起读书人的一面。同时,《〈史记〉选读》中的很多篇目,教材在右边附上全文翻译,学生对照阅读之后对文本理解完全没有问题,如《太史公自序》《夏本纪》《六国年表》等篇目,学生自主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史记》中不同体例的特点以及作者司马迁的心路历程,这样的补充阅读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知识的融会贯通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2 指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拓宽思路

《〈史记〉选读》人物形象具有多面和复杂的特点,“读书既要‘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只有‘出乎其外’,才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吃透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4]能否多角度思考,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关键看能否打破思维定势,敏捷而灵活地思考问题。教师不能凭已有的经验来禁锢学生的思想,落入所谓“约定俗成”的窠臼。教学《项羽本纪》时,鸿门宴是项羽由强转弱的转折点。鸿门宴中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传统认为是项羽的“妇人之仁”,缺乏大丈夫气概。而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相关的《高祖本纪》中的内容,不同意“妇人之仁”的说法,在《高祖本纪》中记载项羽过咸阳,“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根本体现不出项羽之仁,而项羽尊怀王为义帝后,《高祖本纪》中记载项羽掌握政权之后分封诸侯,成为了“号令天下”的霸主,看似风光无比,而实际上恰恰表现出项羽只是想恢复封建割据的旧局面,心中根本没有统一全国的政治纲领,他也没有想到别人有统一全国的企图,如果项羽有实行“王道”的雄心,而不仅仅是实行“霸道”,或者清楚地知道刘邦有统一全国的野心,对自己的存亡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项羽就不会轻易放过刘邦了。所以,学生认为只把项羽不杀刘邦归因为项羽“妇人之仁”显得太过于浅显,说到底,还是项羽的政治路线是倒退的,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立足于对《史记》的通读,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得到的见解也让教师为之惊叹!

3 鼓励学生善于质疑,由质疑学会释疑

质疑是发现问题的起点,但“引导学生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最终归宿。释疑是指人更简洁地认识客观规律和消除认识中的疑惑的需要。以释疑需要为动力,它使人不断提高认知水平,使人的认知结构渐趋完善”[5]。笔者在教学《〈史记〉选读》中《管仲列传》一课时,选文以司马迁的“太史公曰”结尾,“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孔子小之”的“小”在《〈史记〉选读》教学参考中解释为“轻视,瞧不起”,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小”的第一个义项便有“以为小、小看、轻视”之意,例句为:“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笔者在备课时并没有意识到这里是难点,教学时也按照教学参考中的翻译进行教学。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却对这个“小之”大为不解,甚至有学生对这个“小”字解释为“轻视,瞧不起”提出了质疑。学生举出的例证是选文第1小节编者引用的孔子对管仲的一处评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篇》)“霸诸侯,一匡天下”赞其尊王;“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誉其攘夷,孔子对管仲帮助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功劳是高度认可的,怎么可能又变成“轻视”管仲呢?

学生的质疑得到了很多同学的认可,说实话,学生的这个问题笔者真没有准备,但转念一想,这又何尝不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自己解决问题的契机呢?笔者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学生,这里的“孔子小之”到底该怎么理解?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同时发现教师竟然也解决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空前高涨,学生们分工合作,找出处,找源头。学生查阅了孔子对管仲评价的这句话的出处,很快就发现了症结,在《论语·八佾》篇中这样记载:“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学生发现,司马迁引用的“孔子小之”只是《论语》中“管仲之器小哉”的省略,《管仲列传》结尾论赞中的“小之”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即孔子“以其器为小”,即孔子认为管仲的器量小,解释为“轻视,瞧不起”确实容易引起误解。

“质疑是一种意识,意识不会轻易消失。高中生不是没有质疑的能力,而是在长期的压制中将自己的好奇心掩藏起来,时间久了其质疑意识也就淡薄了,”[6]教师要做的就是唤醒学生的质疑意识。在提倡“自主学习”的今天,质疑,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潜心读书,多角度思考又是质疑的前提条件。在选修课尤其是像《〈史记〉选读》这样有一定难度和更大的自由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利用教材,充分发挥选修课程的特点,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汤勇.我的教育心旅[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63.

[2]陈晓波.中国教育反思录[N].北京:中国教育报,2008-09-17(8).

[3]李佳庆.学生质疑善问能力培养的引导方略[N].江苏教育报,2009-11-24(A1).

[4]石玉琴.从“质疑”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13-114.

[5]徐正言.渗透与融合: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61.

[6]刘清华.让学生敢问敢争论[J].福建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8):88-89.

猜你喜欢

管仲项羽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管仲买鹿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管仲:我给你们唱个曲儿
梦遇项羽
点点和小e / 管仲之器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