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地方戏曲的文化生态研究
2014-02-05庄丹华
庄丹华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对一种文化现象的解析,需要把它放到整个相关系统中进行观照,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戏曲文化也不例外。文化生态学中关于文化生态系统的阐释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法。关于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社会学》将其定义为,“是指影响文化产生、发展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生计体制、社会组织及价值观念等变量构成的完整体系。它不只讲自然生态,而且讲文化与上述各种变量的共存关系。”①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157-158.文化生态学就通过各种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来解释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首先由自然环境决定了当地人的行为习惯和生存方式,及由此形成的组织体系,并逐渐形成特定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地方戏曲的诞生,它的表现形式、内容、语言,都与它诞生的土壤上的人和事密切相关,要解析它产生的奥秘,势必要对它所处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考察,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民风民俗、文学、艺术样式等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中了解该区域的戏曲文化生态,解析其诞生的文化渊薮。本文从宁波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出发,阐析其对民风民俗、文化艺术的影响,及由此形成的宁波地区戏曲(曲艺)文化样貌,以作为地方戏曲文化生态研究的借鉴。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正如《中国文化地理概说》一书中所言:“人类文化必然产生发展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必然要打上地理和环境因素的烙印”,宁波地方戏曲的形成自不例外。钱穆先生也曾说过:“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究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①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因此,首先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进而对该地域民风民俗、艺术风格和审美心理的形成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地理位置和地理构造来看,宁波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没入海。宁波西南属于低山丘陵区,有西南—东北走向的四明山脉,发源于天台,分布于余姚、奉化、鄞县。而天台山支脉由宁海西南入境,经象山港延展成为南部诸山;东北部和中部为宁绍冲积平原的甬江流域平原,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全市山地面积占陆域的24.9%,丘陵占25.2%,台地占1.5%,谷(盆)地占 8.1%,平原占40.3%。这样的地理构造使宁波成为相对封闭的地理区域:两面是山,一面是海,中间是呈三角形的平原。在交通不发达,相对闭塞的古代,这个区域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风民俗。由于远离中原地区,地势又相对隔绝,使这一带较少受到战火的波及,得以偏安一隅。
同时,宁波也有漫长的海岸线,港湾曲折,岛屿星罗棋布。全市海域总面积为9758平方公里,岸线总长为1562公里,占浙江省海岸线的三分之一。宁波境内有三门湾、杭州湾和象山港,这些湾港因钱塘江、甬江及众多溪、河的注入,夹带来大量泥沙和营养物质,为滩涂和近海生物繁殖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海洋文化得以发展。
从气候来看,宁波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多年平均气温16.3℃,极端高低温天数少,四季分明,冬夏长(各约4个月),春秋短(各2个月左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属湿润、半湿润区,收支(降水与蒸发)基本平衡,冬夏季风交替明显。由于宁波倚山靠海,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形成了宁波境内各区域多样的气候类型。如各海岛具有气温年差异较小、冬暖夏凉的海洋性气候特色,但易受台风影响;西部山区则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照、气温、降水随高度变化显著,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广大平原地区受季风影响明显。丰富多样的气候资源给宁波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极有利的自然条件。而且,7000年前宁波区域最后一次被海水侵袭后,在今天宁波平原的表土层下面形成了一道由青紫泥构成的海相地层,使整个平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不会渗漏水份的“泥盆”,为水稻种植奠定了理想的物质基础,促进宁波农耕文明的发展。
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一方面利于农业生产,使宁波农俗文化发达,尤其是水稻栽培历史悠久,且可以保证一年两熟。当地人们的生活作息与农时同步,生活方式与农业活动密切相关,在长期的农业活动中,这个区域的老百姓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丘陵、平原相间的地势,密布的河网,充沛的降水,形成了宁波水乡的秀美景观,在细微体察自然风光的同时,也酝酿了人们丰富细腻的情感;另一方面,由于宁波扼南北水路要冲,结合了大陆与海洋两者的优势。大陆与海洋是两种完全不同但又互补的生产方式,这两种生产方式在一个区域内并存,促进了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海洋区只产鱼类,不产粮食,他们必须与内陆地区交易,将自己的海产品与陆地上的农产品交换;大陆区的老百姓也从中换得食盐和海产品。宁波的海边贸易由此产生发展起来。生长于海滨、长期从事海外贸易的老百姓,在九死一生的海上生活中,养成了敢于冒险、不怕险阻的性格。
在这样的生存居住环境之中,宁波地区先民创造了早期的文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悠久。先民们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了拓殖活动,当时的河姆渡先民已经掌握了水稻栽培技术和动物驯养技术,拥有了干栏式建筑、原始纺织工具和日用制陶技术等原始手工业,并开始制作使用舟楫,农耕渔猎,创造了灿烂的多元的原始文化。
经过漫长曲折的历史进程,到了唐代明州(即现在的宁波)建州以后,宁波开始进入大发展阶段。根据《宁波经济史》记载,“大历六年(771年),鄮县县治由小溪移到了三江口,这意味着句章港东迁三江口这一历史进程基本完成,其作用是使甬江流域经济开发从低山丘陵向平原地带推进,港口所蕴涵的巨大的区位优势逐步得到显现。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州治移到了三江口,州城成为明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标志着新兴的港口型城市的正式确立。”①乐承耀.宁波经济史[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0:3.唐初,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多和唐代政府发展生产的政策,宁波的传统农业有了发展;中唐到五代,制盐、酿酒、造船、纺织、冶炼等手工业也都有发展,尤其是制瓷业异军突起。伴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明州商贸活动逐步兴盛。借助港口的优势,海上贸易进一步拓展;北宋中期以后,尤其是南宋,北方移民大批定居,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水力资源、手工业资源和海外贸易资源都优于北方地区,明州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两浙路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元代,庆元(宁波)社会经济虽然因战争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并不严重,依然保持经济上的区域中心地位。农业继续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手工业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海外贸易占重要地位。宁波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埠际贸易港口;从明代到清前中期,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宁波社会经济得到重大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领域出现明显的变化,大大超过前代。至此,宁波的经济长期以来一直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水平,而富庶的经济必然会带来文化艺术的繁荣,老百姓对休闲娱乐的需求增加,促进俗文化的发展繁荣。
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对戏曲、曲艺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在满足温饱之后,必然会产生发展个性、完善自我、丰富审美情感、加强社会交往等愿望,而娱乐消费就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自唐至宋初,宁波的商业经济迅速发展,不仅表现在城市商业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力量也在相应增长,于是娱乐消费相应增长。从许多古诗文中,可以看出当时农村生活的繁荣,节日的欢乐气氛,社火歌舞的热闹场景。在城市及农村能养得起演出的班子,甚至能盖得起永久性的舞台供演出需要。在秋熟之后,农民可以自动出钱接班子去演出,有当地特色的歌舞音乐故事尤其受欢迎。正因为有肯出钱看演出的观众群体和这个群体的特定要求,才会出现职业的演出班子。因此,自宋以来,宁波地区城乡出现了带有表演属性的游艺活动,并大受欢迎。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介绍,明州和当时许多城市一样,也布满了茶楼酒肆、瓦舍勾栏,进行商业化的百戏表演。据《开庆四明续志》卷七记载,宁波城内有“旧瓦子”、“新瓦子”两座。南宋明州人对于乐棚演出百戏相当熟悉。当时百戏技艺繁荣发达,分工精细,有傀儡、皮影、相声、杂戏、说书等品种和门类。演出有在瓦舍勾栏的,也有在田间村落的。不少明州人爱看杂剧。著名戏曲《琵琶记》就产生在宁波栎社。
同时,这一带歌舞表演盛行,有用词曲的,也有很多民间音乐,常常出现在各类节日、宴会上。据《宁波通史.宋代卷》记载:词曲歌唱之外,宋代四明的民间音乐也很丰富多彩。其中山歌是其主要类型之一,多系在山野田间劳动和休息时所唱的歌,如田歌、渔讴、踏歌、菱歌、秧歌等。山歌的歌唱行为没有固定的场合、时间和对象限定,具有即兴演唱的抒情性特点。宋代的四明农村,为庆丰收,“演了山歌村舞”②宋.吴潜.《水调歌头.喜晴赋》,见唐圭璋《全宋词》第3501页,中华书局2005年版,简体字版.,置身于宁波的山乡,经常可以听到“俚歌声拂行云里”③宋.吴潜.《满江红.再和》,见唐圭璋《全宋词》第3502页,中华书局2005年版,简体字版.。尤其是在社日之类的民间节日中,到处可以看到热闹的村舞俚歌的生动景象。山歌的内容和形式常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反映了一定的地方风俗。如在四明水乡,经常可见渔民们扬帆落日,渔歌咿呀,这种渔歌粗犷苍茫,荡人心魄。
在具备一定的经济水平,拥有丰富的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民间叙事文学尤其是叙事诗歌的发达是地方戏曲形成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宁波地区很早以前就有农民在田头劳作时,将所见、所闻、所想的新事,即兴编词,用方言土语随口唱来,被称为田头山歌。它主要反映农村生活,表达农民的理想、情感和愿望,属于口头艺术创作,虽然曲调简单,节奏缓慢,但适于抒情,深受群众欢迎。一人独唱的田头山歌后来内容逐渐丰富,发展成两人对唱的对山歌。再往后,当地的一些盲艺人为谋生计,将对山歌进行改革,创造出一种新颖的说唱艺术——唱新闻,完全以说唱当时当地发生的新闻故事为主,内容和形式比山歌更长,也更有趣味性。大约在明朝末年,唱新闻在宁波民间得到流传,滋养了后来的宁波滩簧等戏曲剧种。
特定的自然人文条件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使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们形成特定的区域文化心理。宁波靠山面海的地理环境和跨海而治的行政区划,使当地形成了农业、渔业和商业三种谋生方式共存荣的经济文化格局。渔业生产需要的外向、强悍,农业生产要求的和谐、平稳,和商贸活动强调的精明、灵活,这三种文明因素在宁波得以交叉、积淀。在这种环境影响之下,该地产生的戏曲(曲艺)具有独特的风貌:既有文雅典丽如四明南词,深得高门大户、文人雅士欣赏,适合细细品味、精雕细琢;也有粗野坦率如走书、滩簧等,为乡间百姓、贩夫走卒所喜,语言直白,直抒胸臆,戏曲(曲艺)界整体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宁波地区民间曾流传一句话:“文书(四明南词)进华堂,武书(宁波评话)进茶坊,走书奔农庄,新闻唱四方”,很好地反映了宁波地区多元化的戏曲(曲艺)文化状况。
根据《宁波市志》记载,宁波地方曲艺包括四明南词、宁波走书、四明宣卷、唱新闻、评话、蛟川走书、雀冬冬、采茶篮、莲花落、小热昏等。这些曲种大多始于各区域农民劳动休息时的自我娱乐,后逐渐专业化,艺人以卖艺谋生,渐渐从农村流布到城市,有了一定数量的观众群体,曲目不断丰富。其演唱材料大都取自民间故事或当地社会新闻,经几代艺人演唱、加工,得以发展提高。
如四明南词俗称四明文书,由民间唱曲发展而成,主要流传在浙东地区,清道光年间进入鼎盛期。四明南词源于明末清初类似票房形式的诗词歌赋社和丝竹社,辞章华丽,曲调婉转高雅,内容多为宫廷或官宦家庭故事;宁波走书又称犁铧文书、莲花文书,流传在宁波、舟山、台州一带。清乾隆年间,由一唱一和的田头山歌发展为坐唱;评话主要流传在城区茶楼(书场)及慈溪等县城。清道光年间,城区有评话艺人演唱的茶楼数十处,民国后仍兴盛。传统书目有《水浒》、《三国》、《岳飞传》、《济公》、《包公案》、《乾坤印》等;雀冬冬起源于姚北,主要流传在余姚、慈溪一带,流传时间在百年以上;唱新闻由唱“朝报”(官方新闻)演变而来,后来渐渐成为盲人的专业,主要流行在鄞县、镇海、象山一带;四明宣卷俗称“讲经”,由唐代变文、俗讲和宋代说经演变而来,内容多为因果报应、善有善报的佛教故事和民间故事,又称“讲善书”。这些民间曲艺对后来的地方戏曲如甬剧、姚剧等的形成发展颇有影响。
甬剧前身为宁波滩簧,源于清初,产生于农村,广泛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以及上海一带。它在田头山歌、唱新闻的基础上,吸收了四明南词、马灯调中的的曲调,以及宁波走书、四明宝卷的部分内容,并与同为滩簧的沪剧、姚剧、锡剧及杭剧、苏剧相互影响,互相移植借鉴,由曲艺滩簧发展成戏曲;姚剧前身为余姚滩簧,由余姚、慈溪一带民间歌舞和说唱逐渐发展而成,盛行于浙东余姚、慈溪、上虞、绍兴一带。姚剧的部分唱腔吸收了雀冬冬的一些曲调;清初,昆山腔传入鄞县,逐步演变成带土话的甬昆,到乾隆间日臻成熟,乡绅喜庆宴会或庙会酬神,多邀甬昆戏班演唱;另外,还有主要流行于浙江宁海、象山、奉化、三门、天台、临海、温岭、黄岩一带的宁海平调,始于明末而盛于清,以平调为主要唱腔,以宁海书面官话为主,吐词文雅。以曲牌体为主,演唱时阴阳两声结合,独创变口耍牙技艺,迄今不绝。
清中叶以后,宁波地方戏兴盛,前述地方曲艺,加上甬剧、姚剧、平调、甬昆等地方戏曲,使宁波地方戏曲(曲艺)呈现出多姿多态的繁盛景象,成为宁波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并受到京剧、越剧等外来剧种的影响,及晚清后外来文化艺术的影响,在不断超越中成为较为完善的综合艺术。
由此观之,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二者共同对该地域民风民俗、文化艺术风格和观众审美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最终形成一个地域特有的戏曲(曲艺)文化总体样貌,并反哺于当地的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在诸因素互相作用中形成良性互动的戏曲(曲艺)文化生态系统,融入地域文化大系统中,在与其它文化系统的互动中促进自身的发展、完善,从而推动戏曲(曲艺)艺术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