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新轴线”转向西半球
2014-02-05本刊观察员田野
□ 文/本刊观察员 田野
能源“新轴线”转向西半球
□ 文/本刊观察员 田野
辨风看向: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9月18日发布《国外石油科技发展报告(2013)》指出,随着油砂、盐下油和页岩油气资源成为能源“新宠”,全球能源格局轴心已出现由中东向西半球转移之势,世界石油新版图逐渐浮出水面。
风向解析:
过去半个多世纪,盛产石油的中东一直是世界能源轴心,任何异动都可能在国际能源市场掀起波澜。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供需的变化,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其轴心正出现由中东向西半球转移之势。
按美国剑桥能源咨询公司总裁丹尼尔·耶金的判断,新的能源轴线,“北起加拿大的艾伯塔省,向南穿过美国北达科他州和得克萨斯州南部,再经过法属圭亚那沿海的一处新发现的大油田,最后到达在巴西附近发现的海上超级大油田”。
之所以称其为“新轴线”,就是因为借助于开采技术的突破,在上述3个地方分别发现了3种大储量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即加拿大艾伯塔省的油砂、美国北达科他州和得克萨斯州的页岩气,以及巴西的深海“盐下油”。
相关资料显示,艾伯塔省已探明的石油可开采量为1693亿桶,约占全球石油储量的12%。目前加拿大日均油砂产量超过150万桶,10年后则可望翻番,加上其他石油产量,加拿大将超过伊朗,成为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沙特、美国和中国之后第五大产油国。
作为全球页岩气产业的先行者,美国2013年页岩气产量已达2640亿立方米,天然气产量达682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占天然气产量的39%。预计2015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将超过2800亿立方米。
在巴西,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近几年发现多个海上大油田。巴西政府估计,属于盐下层的石油储量高达1500亿桶。按目前的开发速度,到2020年,巴西日产石油或可达到500万桶,相当于沙特日产量的55%。
因此,按目前的勘探开发态势,以加拿大、美国和巴西为支点的西半球,无疑将在未来世界能源版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能源版图的改变,将对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带来极大冲击。美国能源信息署在《2012年能源展望》中预测,美国能源自给率将在2021年突破85%,在2035年达到87%。
一旦有了更近距离、更可靠的油源,美国将可大大削减从中东进口石油的数量,甚至不排除美国未来成为能源出口国。
当然,石油产品还不同于石油本身,毕竟美国还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但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西半球石油进口量迅速下降。对巴西、加拿大等国来说,能源出口意味着更多的财富,意味着在国际能源乃至整个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将大大增强。
作为未来能源版图的另一重大变化,中东和非洲石油将可能大量流向欧盟国家及中国、印度等亚洲能源消耗大国。其中,中国虽然能源储量颇为丰富,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能源需求量势必进一步扩大,并迟早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和进口国。
如何未雨绸缪,在新能源版图中确保自身能源安全,无疑是欧洲和亚洲能源大国面临的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