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血站个性化护理与护士素质探讨
2014-02-04颖王翠菊
冯 颖王翠菊
新时期血站个性化护理与护士素质探讨
冯 颖1王翠菊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早已从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的护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新形势下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个性化护理,血站护理人员为了适应新的护理方式,必须在各方面得到提高、锻炼。血站护理人员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护理工作,现将笔者在血站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总结为三点:新趋势下的血站护理工作;血站护理人员如何适应新的个性化护理;血站护患关系的改变。
个性化护理;护士素质;血站
所谓个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在整体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更高境界的护理新模式[1]。为了适应现今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血站护理人员必须转变其观点,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从以往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宗旨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南,以各种专业协作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献血者和用血者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护理,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现将我站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 新趋势下的护理工作
1.1 社会变革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服务范围拓宽,人们不仅注意防病、治病,还注重卫生保健。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病房实施整体护理,医院开设“家庭病房”、“点名服务”、“精神心理咨询”、“社医服务”等项目。血液制备出现了以成分制备为主的供血方式,并且要做到按需供血,因此给血站的护士工作带来挑战和麻烦,需要快速学习成分制备的新技能、新技术,掌握新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性能,完善操作规程,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并到上级血站参观学习,去年我站成分科全体护理人员轮流到沈阳血液中心跟班学习一周,学到了很多工作经验,之后在科主任的带领下改进了冷沉淀的制备方法,缩短了制备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1.2 由于个性化服务也时刻面临加班加点工作的局面,这就要求我站成分科的护理人员克服一切自身困难,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其所需的血液成分,达到治病救人为第一目的。因此血站成分科自行制订了一套节假日、公休日及下班后应急供血方案,根据分离成分血所需人员和科室所有可调动人员,分成成分主班、成分副班,净化主班、净化副班,由科长按顺序调配。由于合理的安排,有序的调配,极大限度的满足了临床应急供血的需求,为抢救生命节省了时间。
2 血站护理人员如何适应新的个性化护理
2.1 要适应新的个性化护理,首先要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血站作为一个特殊的护理场所,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献血队伍的充足与稳定,所以护理人员要掌握牢固的献血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的采血技术,高度的责任心和灵敏的反应能力,同时还要有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爱心。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心理与生理需求。
2.2 国外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已取得较好效果,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护理与健康科学院袁剑博士在80年代将整体护理引入我国,迅速在全国范围引起强烈反响。个性化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身心愉悦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备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也是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其具有较大的先进性和必然性。近几年来我站在不断地实践和研究中,逐步总结出适合我站发展的个性化护理措施,使临床用血患者家属及献血者的满意度极大提高。我站为了使医院缩短取血时间,为抢救患者提供宝贵的时间,实行24h免费送血服务,本市接到用血电话1h内送到,同时还实施了急救用血献血者免费接送献血的服务,这些服务连续获得医院、患者家属和献血者的好评。
3 血站护患关系的改变3.1 血站的特殊行业性献血者在血站或献血屋献血时,由于性别、年龄、职业、献血次数、文化程度、社会环境、信念等不同,对献血知识有不同认识,这就要求采血护士针对不同的献血者实施相应的个性化护理。例如多数初次献血者对献血知识了解不多,对其产生顾虑——献血环境是否安全、献血会不会传染上疾病、献血对健康有无影响等,此时采血护士应耐心细致地讲解,且献血场所每天须清洁消毒,所用献血器具均为一次性,宣传献血无损健康等相关知识以解除献血者的顾虑,从而使其轻松愉快完成第一次献血。
3.2 护士在多元化场合中应充当不同角色,在护理范围和场所不断扩大中,从血站走向社区、家庭等,我站不定期到社区、工厂、学校、部队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宣传普及献血知识,为此护理人员还可能成为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心理咨询者、教育者等多方位角色,为我站无偿献血队伍的巩固和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 以患者利益为最高准则,以患者问题为目的,主动交流,共同分析病情。储发血科护士充分了解患者对血液的需要,对待患者及家属热情、周到,耐心解答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及有关血液知识,达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目的。
3.4 个性化护理体现了现代护理的艺术性[2],采血护士面对的护理对象都是健康献血者,在对其进行个性化护理时,要求护理人员灵活运用所掌握的血液知识,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的献血者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主动实施,言语轻柔,提供舒适的环境给献血者,借以减轻其恐惧,达到愉快献血的目的,充分体现个性化护理的艺术性。
总之,血站在新的市场经济情况下,在新的护理要求中,只有创新、求实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以提高当前护理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达到献血者的信任,提倡全民共同参与献血事业中。
[1] 赵惠霞,王欣.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探讨[J].护理研究,2005,19(4):642-643.
[2] 余瑛瑛.个性化护理体现了现代护理的艺术性[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0):7-10.
R472
A
1673-5846(2014)01-0153-02
1辽源市中心血站,吉林辽源 136200
2辽源市妇婴医院,吉林辽源 13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