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骨外科护士课堂教学能力
2014-02-04于文婷
于文婷 高 雪 李 静
浅谈如何提高骨外科护士课堂教学能力
于文婷 高 雪 李 静
目的 研究如何培训骨外科护士快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方法。方法 对于承担课堂教学任务的护士进行教师基本素质、护理学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能力、教学文件及课件制作、课堂心理素质及综合表达能力、专业外语的应用能力、医学专业文献检索能力六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结果 骨科护理组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提高骨科护士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经验,通过系统的培训,使骨外科护理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结论 护理和医疗在现代医院的地位很重要,随着护理学专业学生素质不断提高,作为承担教学任务的骨科护士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通过培训,骨科护士的课堂教学水平提至较高的层次,其培训理念值得推广。
提高;骨外科护士;课堂教学能力
我院对相关的培训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1],课堂教学是大学附属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方面的师资力量及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对提高学生专业素质非常重要[2]。只有平时厚积薄发,革故鼎新,才能不断地提高学院的整体教学能力。我院骨科护理组秉承这一理念,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使护士的骨科护理学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1 提高骨外科护士课堂教学能力的方法
1.1 提高骨外科护士教师基本素质 作为高校教师,必需要达到高校教师素质[3]。在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的过程,已系统的学习掌握了相关知识,而且具备了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但仍不足,我院还需要锻炼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学习课堂及日常礼仪提高自己的情商。在教学中锻炼精益求精的精神并贯彻在教学活动的始终。只有进行长期的磨练,才能达到合格教师的要求。
1.2 提高骨外科护士护理学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能力 在医院日常工作中,经常进行三基、三严的方面的培训。这说明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极为重要[4]。在具备专业教师素质的基础上,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平时多锻炼、多学习。护理组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不断的进行课堂教学方面相关强化训练,使护士能够熟练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1.3 提高骨外科护士的教学文件及课件制作能力 多媒体教学是主要教学手段,因此需要锻炼护理学专业教师的课件制作能力。具体要学习电脑软件应用、动漫标题及图片的制作等专业的制作能力。另外书写教学文件也很重要,教学文件包括学习笔记及教案、规范的格式、工整的记录及丰富的内容是教学文件的最终体现。护理组通过长期指导护士结合本专业文件的书写及专业课件的制作,极大地提高了骨外科护士的课堂教学水平。
1.4 提高骨外科护士课堂心理素质及综合表达能力 课堂心理素质对教师教授的课程非常重要[5],良好的课堂心理素质包括应对课堂突然提问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及课堂互动能力,只有对这三个要素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自如,才能综合表达出最佳的教学效果。我科护理组定期组织护士锻炼课堂心理素质,训练时安排人员提问及设置突发情况多样化,不断地提高教学人员的心理承受及适应能力。对于提高综合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由简到繁,使教师逐渐地掌握其内涵。
1.5 提高骨外科护士专业外语应用能力 骨外科护理人员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大多为专业英语4到6级,但是大多数护士对于专业英语的表达及写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骨科护理组对于护士专业外语方面的能力进行系统的培训及指导[6],重点对教师进行发音及书写方面的训练,同时兼顾专业英语词汇量记忆能力的训练。通过训练,提高了护士对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掌握,同时提高了课堂双语教学效果。
1.6 提高骨外科护士医学专业文献检索能力 护理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检索查阅专业文献来充实自己。如何不断地提高骨外科护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专业文献检索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外科护士的检索能力需要请大学专业人员进行指导。经过培训后,护理教师可以熟练地检索专业资料,并能够应用于护理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高教学能力。
2 结果
我院骨外科护理组通过对护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提出了一套可以有效提高骨科护士课堂教学能力的经验。通过对承担和即将承担护理教学任务的护士进行长期的培训,使护士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 讨论
护理教学在大学附属医院的地位都很重要,随着护理学专业的学生素质不断的提高,作为承担教学任务的骨科护士也要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针对这一目标,我院骨科护理组通过对与课堂教学能力相关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了关于培养护士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并付诸于实践。通过培训,将骨科护士的课堂教学水平提至较高的层次,其培训理念值得推广。
[1] 王迎伟,韩群颖,朱学江,等.基础医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规范要求与改革趋势[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 (4):457-460.
[2] 陈艳霞,孙媛,伍建林.医学院校教师能力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223-224.
[3] 秦辰.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24(1):261-262.
[4] 施明选.论医学教师的专业发展[J].卫生职业教育, 2003(S1).
[5] 何平先,熊诗华,何俊.提高护理教师整体素质适应21世纪护理教育需要[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1):23-24.
[6] 魏红蕾,陈兰.临床护理教师授课技能培训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11(4):967-967.
R473.6
A
1673-5846(2014)06-0273-02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