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用标准化建设历史拓展研究——兼述信用文明的发展

2014-02-04陈晓辉张爱红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信用标准化文明

陈晓辉,张爱红

信用标准化建设历史拓展研究
——兼述信用文明的发展

陈晓辉1,张爱红2

本文从历史角度分析信用的产生、发展,标准作为衡量信用文明尺度的历史衍变,信用标准化的活动历程,以及现代信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信用 标准 标准化 信用文明

1.聚焦华夏——信用文明的烙印

信用是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是私有制经济的发展产物。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有了剩余,通过赊销,产生了信用。在物物交换阶段,通用参照商品(如一只羊)作为标准物成为信用产品的象征;当商品交换发展形成统一的标准物 金银(货币),是公平、公认的形成发展过程,这些对重复性概念、事物规定衡量过程的活动,促使了古代的、朴素的信用标准化的诞生。通过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流通,就有了交易、支付,也就有了承诺、信任,这是信用产生的根源。

信用—信誉—信任是等价的,是诚实守信的集中表现。历史上著名的“管鲍分金”成就了齐国的春秋霸业,影响着后人成为华夏信用文明的光辉典范。当秦统一货币——秦币,统一度量衡作为标准尺度,使古老的华夏信用文明得到划时代的发展,秦律作为“标准化”是法的信用文明发展标志,成就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理念。通过东西方贸易,四大发明技术的传播,丝绸之路的贯穿,瓷器的流通,使得信用经济文化交流得以传承,古老的约定俗成信用标准有了继承发展。

信用文明发展到近代,由于贸易的掠夺,西方列强用四大发明之一火药——进一步发明了的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漫长的封建社会,导致华夏信用文明衰落了,近代史成了惨痛、屈辱的历史。鸦片作为欺诈、愚弄、毒害的标准物强行交易,是信用文明的倒退。

拿破仑说:狮子睡着了,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代伟人毛泽东,追求共产主义的信仰,也是信用理念的体现,为了中华民族崛起,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建国以后,进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设,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树立了公平、公正、平等、人民当家作主的信用形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加入WTO与国际接轨,融入世界经济,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经济也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标准的发展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时代,呼唤着新的信用文明。

2.聚焦世界——信用文明的展现

当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雕刻于石块上,出土后显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为之震撼;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悬挂于罗马广场,让国人以此为身体力行标准,两者都显示了法的权威信用准则。中世纪《罗马法》中诚实信用一词其意为诚实、善意、正当、守信等,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法的信用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在人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宗教信仰借助于神和上帝的力量也给信用披上了神秘的文明色彩,使得西方历史信用文明偏重于法律、宗教为尺度准绳;长期的封建统治,伦理、君主至上的意志也成为信用的衡量标准,使东方历史信用文明偏重于道德、君主意志为尺度准绳,反映了东西方信用文明的历史撞击。

世界发展到近代,资本主义初期的工业革命,带来世界经济飞跃发展,使得贸易中信用交易、支付迅猛扩大。重复性概念、事物不断涌现,经济、法律、道德、产权等的结合形成全新的信用事实标准,信用标准化得到初步发展,产生了信用担保、融资等现代信用文明的雏形。但是资本主义初期的尔虞我诈,道德沦丧,不讲信用,进行侵略和掠夺,使信用文明的发展也受到严重阻碍。

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制度,通过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仍然存在着许多失信现象。如美国的政治领域中水门事件,安然失信,泡沫经济,信用卡的透支违信,发达背后所产生的歧视、壁垒,信用的表象中不公平待遇。但进步和倒退同在,守信和失信共存,阻挡不了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

纵观世界信用发展,信用从道德方面反映人的品德,信守诺言;从经济方面反映契约中借贷关系;从法律方面反映契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从货币方面反映资本的利益分配;从产权方面反映所有者对物的占有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格尺度——信用标准。

新时代,经济全球化仍然呼唤着信用文明。

3.我国信用状况的分析

信用体系是涉及法律、产权、道德、机构、市场、业务、标准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机制、体制的运转系统总和。是随着商品交换、流通以及信用关系的作用和深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整个社会形成信用体系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快速提高,已经超过5000美元,持续高速经济发展使信用支付、交易量激增,信用已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也存在着恶性竞争,失信失调现象,企业之间拖欠、三角债,农民外出打工拖欠工资,银行的不良贷款,商业欺诈存在于我们的社会日常生活中,已经影响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当务之急,百年大计。

我国加入WTO后,己经溶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如何树立经济大国的良好形象,确立应有地位,这也是一个信用问题。在和平发展中崛起是一种信用承诺,是对世界承诺,是对自己人民承诺,也是对自己的发展定位承诺,归根结底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福利状况的改善以及资源有效地利用配置。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开放的经济己经不允许我们无视全球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应制定自己的标准和保护政策,要求我们放眼世界、启闭灵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树立信用标准尺度的丰碑。信用也要经过时间的考验,经过风雨的磨砺,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发挥出本身的光彩和价值,才能完全被证实。

4.借鉴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

当蒸汽机的发明引起了西方工业革命,给整个社会文明带来新的飞跃,也使发达国家信用制度发展已经走过100余年的历程,形成了相对发达的征信国家。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达到2000~3000美元是信用发展最佳时期,相继建立了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从总体上反映了一定的社会信用文明发展程度。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如美国信用文明发展状况:尊重人权,保护个人隐私和公司商业机密不受侵犯。每个公民都有一个“社会安全号”(Social Security Number,SSN),相当于我国的公民身份证号码,把个人的银行账号、信用卡号、税号、社会医疗保险号等与之相联,几乎包括人的一生信用记录。实行信用卡制度,信用卡行为定终身,一旦具有不良行为,很难改变失信、违信的负面影响,这是良好信用环境的基础。

美国的信用法律以《公平信用报告法》、《平等信用机会法》等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信用法律体制,如《公平信用报告法》的内容为:关于消费者信用评价以及依据,信用状况,信用能力以及个人消费的特点、性格、生活方式、资信调查机构的经营方式等。以法律作为保障,对于稳定美国经济、个人财产、生活,规范信用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美国财务主管协会与英国、法国财务主管协会联合起草了《信用评级参与各方标准化操作草案》(简称《标准化草案》),在肯定信用评级在促进全球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同时,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标准提出了要求。

综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信用文明发展,正如美国科学家富兰科林概括地说:信用就是金钱。用金钱作为衡量信用标准尺度,反映了资本主义信用价值观。为了信用,在一次次失信经验教训中总结出了规范制度;为了信用,也形成了一整套惩戒制度,让正义得到伸张,让欺诈得到报应。

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信用文明,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

5.信用标准的创建

我国信用标准制定工作启动是在本世纪初。2002年党的十六大、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2004年国家标准委批准成立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工作组,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重要举措推动,通过筹建信用标准化工作组、举办论坛、搜集信息资料、起草标准草案、广泛征求意见、部分标准报批发布实施,进行了现代信用标准化的建设。

国家已经制定的信用标准有:GB/T 22117—2008《信用 基本术语》、GB/T 22116—2008《企业信用等级表示方法》、GB/T 22118—2008《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规范》、GB/T 22119—2008《信用中介组织评价服务规范 信用评级机构》、GB/T 22120—2008《企业信用数据项规范》、GB/T 23791—2009《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GB/T 23792—2009《信用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23793—2009《合格供应商信用评价规范》、GB/T 23794—2009《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分类及代码》、GB/T 26817—2011《企业信用调查报告格式规范 基本信息报告、普通调查报告、深度调查报告》、GB/T 26818—2011《个人信用调查报告格式规范 基本信息报告》、GB/T 26819—2011《信用主体标识规范、GB/T 26823—2011基于信用原则控制检出质量的零接收数计数抽样检验系统》、GB/T 26841—2011《基于电子商务活动的交易主体 企业信用档案规范》、GB/T 26842—2011《基于电子商务活动的交易主体 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与等级表示规范》、GB/T 26823—2012《国际物流企业信用评价指标要素》等。

从以上标准的制定,可以体现:1)建立了基础标准,形成信用标准体系基本框架;2)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3)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继承发展了华夏信用文化;4)参考了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借鉴发达国家信用制度;5)充分考虑行业的相关互联性,特别是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等级划分评价等规范的规定。

信用标准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利益相关方经济上的相互作用。要求:1)应具备可操作性;2)应与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道德等规范层面相结合;3)各行业有不同发展状况,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标准制定还要不断深化和细化;4)对失信、违信惩戒的控制,需要相应法律法规文件出台作为支持保障;5)相应的监督机制应逐步完善,这是信用文明发展的后盾;6)征信平台、基础、产品、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管理标准等相配套,应螺旋循环上升形成信用标准体系。

6.信用标准的应用

标准的制定目的在于采用、实施,是良好的规范行为和良好的信用行为相结合。标准的执行力度、应用效果反映了所营造的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应用主体各方履行契约的一种界定。应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信息、规范、评定等要素,并且要具备相应的服务体系、运行程序、社会制度、优化环境,需要政府推动、政策支持、企业参与、社会接受。

目前,信用标准从2008年发布、实施以来,各行业应用只是初步阶段,如何把信用体系纳入现代标准化轨道,还需行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要培养自觉遵守信用标准的意识,WTO/TBT协议规定标准是自愿的,这是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应借鉴发达国家遵守规范意识的成功经验。要注重与法律、道德等规范以及产权的配合、协调、运用,具有承担信用风险意识,并且应有处理、消化信用风险的措施。要有效采用,严格执行,通过对一定主体履行法定、约定义务状况,按标准进行信息的征集、披露、流转、使用,来构建透明的信用环境。

标准应用要落实到位。围绕所提供的信用服务,具有规定程序、运行机制,也就是信用标准化过程控制。各部门、机构应依据标准制定本组织的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或规章制度,统一格式规范,必要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保持相应记录、档案、数据、信息,做到追溯控制一一对应。进行信用认证认可,划分等级评价,严格审查评定,取得相应资格。

实施信用标准需要不断完善持续改进,戴明PDCA循环法给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P——找出不合格控制点后分析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措施,并形成计划;D——对实施信用标准认真学习、领会,制定实施方案,有步骤进行;C——实施过程中检查,提出改进意见,并适时复审,进一步实施信用标准;A——适时审查、评价,并寻找不合格控制点,进行持续改进。

7.综述

通过约定俗成标准、事实标准、现代标准与信用的结合所构成信用标准的表述认识,反映了信用标准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信用与国家、民族富强繁荣息息相关,标准作为衡量信用文明的尺度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信用标准化将发挥用武之地,会为信用文明作出应有贡献!

[1]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陈玉忠,钱玉民,尹彦. 国家信用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信用基本术语[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4).

[3]裴永刚,陈娟.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标准化问题[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8).

[4]石晓军,陈殿左. 信用治理:文化 流程与工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5]陈晓辉,企业自律行为的建设[J]. 中国标准导报,2004(11).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redit,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a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standards to measurECredit civilization scale, activity coursECredit standardization,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modern credit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credit, standards, standardization, credit civilization

1.徐州市标准化研究中心;2.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信用标准化文明
标准化简述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对不文明说“不”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