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报道的群众路线观

2014-02-04刘永忠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12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党和政府新闻报道

□ 朱 斌 刘永忠

(淮北日报社,安徽 淮北 235000)

随着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媒体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也日益加强。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社会的公器,媒体在进行民生报道时如能树立科学的群众路线观,引导党、政府和群众科学、理性地看待民生问题,当好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敢于善于为群众鼓与呼,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群众路线观蕴含着民生报道的核心价值

新闻工作具有群众性,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应当具有群众意识和群众观点,应当坚持群众路线。[1]

民生报道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接地气”的体现,它主要关注人民生计,关心群众生活,以及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这要求我们在报道民生时,必须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落脚点,凸显民生报道人本关怀的核心价值。民生报道与其说是一种新闻报道形态,不如说是一种新闻报道态度。[2]这种新闻报道态度,就是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路线观,增强群众意识、民生意识,坚持关注民生,代言民意,反映民声。

民生报道应形成并体现群众路线观

各级各类媒体为了彰显各自的民生主张,做了许多有益的报道。但不可否认,民生报道仍存在诸如碎片化倾向、报道方式陈旧、传受缺乏互动、报道浅尝辄止、呈低俗化趋势等缺憾。这些“缺憾”的存在,削弱了媒体服务群众的功能,无疑偏离了群众路线。因此,媒体进行民生报道时亟需形成并体现其群众路线观。

目前,民生报道尚未形成科学的群众路线观,原因之一是新媒体严重挤压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为了生存发展,最大程度地追逐经济利益成为一些传统媒体无奈的选择。为吸引受众眼球,“高关注就是高效益”成了部分媒体的不二法门,民生报道也因此成为取悦受众的工具;原因之二是由于媒体记者作风不实,不愿深入基层,无法触摸到民生的脉搏、聆听到群众的呼声,没有真正准确把握“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深刻内涵;原因之三是群众、媒体和政府三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群众的诉求不能很好地通过媒体表达出来,尤其是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乏力,很可能会阻断民生问题解决的道路。

民生报道如何形成和体现群众路线观

1.民生报道应尽可能“公共化”

“公共新闻”又被称为“公民新闻”,其特点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3]有学者认为,就我国公共新闻的现状而言,它是民生新闻的一种“异化”,或是“升级换代”,是围绕民生问题应运而生的。因此,民生报道要尽可能的“公共化”。这要求民生报道不能仅囿于百姓日常生活,而要转向更广阔的群众生活领域;不能仅叙述新闻事实,还要解释新闻事实背后的原因,找到群众的关注点,并尽可能地提出建议,帮助受众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去,最终形成群众的公民意识和应对社会问题的行为能力,从而有效地化解民生领域存在的矛盾。

2.民生报道应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推动者

践行群众路线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要让群众得到实惠,群众生活得到改善,即解决好民生问题。当前,我国民生问题在环境状况、医疗费用、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领域还比较突出。解决好这些民生问题,需要党和政府真正践行好群众路线。而对媒体来说,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要对践行群众路线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要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和政策,但不能只是机械地做“政策传声筒”,而要讲究报道方法技巧,做好政策解读。与此同时,要向党和政府反映百姓的意愿和心声,为人民畅通言路。另一方面要搞好舆论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要敢于监督、巧于监督、善于监督。多为党和政府提供建设性的信息,少给党和政府增添破坏性的报道。

3.民生报道应提升党和政府的执政为民意识

我们认为,为民执政意识的提高,有助于解决民生问题。坚持群众路线,说到底就是必须做到执政为民。科学的民生报道有助于党和政府坚持群众路线观和提升执政为民意识。

媒体一方面要挖掘群众生活中突出的民生问题,为他们鼓与呼,做到下情上达。另一方面,促进党和政府执政为民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从而认清工作中的不足和努力方向,积极为群众多做实事,排忧解难。媒体通过构建一个社会的公共话语平台,可以实现人们社会情绪宣泄的替代性满足,使人们的不满情绪或紧张心理得以表达和释放。[4]通过媒体的报道,可排遣群众不满情绪,逐渐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为了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党和政府在制定相关民生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推行这些政策法律法规时,可能会更加谨慎积极主动,想办法消除民生问题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使得决策行为更加理性化和科学化,并由此推动民生问题的顺利解决。

4.民生报道应引导群众理性看待民生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生活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群众的满意度也随之高。究其原因,社会公平度不高、收入差距大、生活追求标准不断提高等,是影响群众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在维护自身利益时,部分群众由于缺乏客观、平和的心态和理性的思维,加上期望值过高,只追求个人利益,置国家、社会、他人利益于不顾,往往会采取非法或极端的方式,给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我们认为,是媒体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群众的愤懑和主观臆断,使他们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思维。

面对这种情况,媒体要保持清醒理性的头脑,角色不缺位,但也不能越位,不充当“审判者”角色。在避免新闻暴力的同时,也要防止新闻伤害。面对群众的民生诉求,媒体应承担起理性传播的责任,尽可能地将有关事件的信息,最大程度地公开透明化,使受众回归理性的思维。也只有当绝大多数群众能够理性看待问题,对社会充满责任感,能够坚守道德和法律底线时,建设和谐社会才具有坚实的基础。

注释:

[1]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

[2]庄慎之:《民生新闻:是新闻形态,更是新闻态度》[J],《南方传媒研究(第一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2月

[3]蔡雯:《美国新闻界关于“公共新闻”的实践与争论》[J],《新闻战线》,2004年第4期

[4]蒋蕴:《传媒尚且“陌生”的机制:疏导情绪》[J],《新闻实践》,2010年第 7期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党和政府新闻报道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浅析医院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的启示
努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校智库 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妇女参政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