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4-02-04徐霄
徐 霄
临床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徐 霄
本文首先阐述了合理用药的概念,其次,分析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及不合理用药的临床表现,探讨了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提出了控制不合理用药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预防对策;药学服务;不良反应
为了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推动合理用药工作,同时对医院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集现状进行了解[1],笔者就临床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1 合理用药的概念
合理用药的四个原则分别是适当、经济、有效、安全,凡是在用药过程中违背这四个原则即属于不合理用药。其中包括合理联合用药、正确给药方法、剂量适当、正确选药四个环节[2]。因此,合理用药也能够将其理解为在随访、治疗、分发、诊断、包装、写标签、开处方等全过程中达到给药间隔正确、给药用量正确、安全无害、质量合格、调剂准确、给药用法无误、价格低廉等效果,进而达到对症下药、药品有效的目的[3]。
2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要合理用药,同时也要提高生活质量;人民迫切需要安全用药指导和安全用药知识,以便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不合理用药事故发生率、提高治愈指数[4]。
3 不合理用药的临床表现
3.1 乱用或滥用药物 例如患者出现了水痘、普通感冒等病毒感染,但是还未确定患者是否出现细菌感染,医护人员就直接联用多种抗生素,但效果较差,会使患者肝肾负担得以加重,也不能有效控制病毒感染[5]。
3.2 过度用药 一是重复用药;二是轻症用过量药或价格较高的药物;三是采用不必要的预防用药,或无病用药、无适应症用药;四是用药剂量过大;五是疗程过长。
3.3 使用禁忌药物 哺乳期妇女、孕妇普通感冒使用维C银翘片或利巴韦林,有可能会致残、致畸,儿童若采用喹诺酮类药物,会使得儿童的关节软骨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应尽量避免使用。
3.4 不恰当的联合用药
3.4.1 联用速效抑菌药物与速效杀菌药物 如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β-内酰胺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够有效降低β-内酰胺抗生素的杀菌作用,而β-内酰胺抗生素会杀掉繁殖期的细菌,是一种典型的速效抑菌药物,属于繁殖期杀菌药物。二者联用,效果较差。
3.4.2 作用于同一受体的药物联用 如联用林可霉素+红霉素,两药联用会使林可霉素的抗菌作用减弱,进一步降低抗菌作用。
3.4.3 重复使用同类药物 如脑血栓患者联用冠心宁、丹参、维脑路通、红花、血塞通、血栓通等药物,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出血[6]。
4 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原因
4.1 社会环境因素 有些医院领导尚未意识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以及未意识到要提高医疗质量,首先就要合理用药。
4.2 医师因素 医师的职业道德、药物信息掌握程度、医药知识等都会影响到处方行为和治疗决策。
4.3 护士因素 护士临床报告、监测、观察不仔细,或采用了失效药品,或不规范操作给药过程,或未正确执行医嘱,影响到用药的准确性。
4.4 药师因素 药师的主要职责是监督临床用药、及时提供信息、指导临床用药、审方等责任,其也会产生不合理用药的因素。
总之,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存在于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需要及时进行干预,以便建立起合理用药的规范和秩序,最终达到治愈的效果[7]。
5 控制不合理用药的对策
5.1 执行国家药物政策(NDP) 国家药物政策(NDP)就是要确保医院能够及时给公众提供价格合理、剂量适当、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药品。应该要强制各大小医院使用国家基本药物,从源头抓起,控制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目前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有发展趋势,导致患者住院费用增加,不但影响到医院医保农合资金的使用,也影响到患者的利益,损害了医院的声誉与生存发展。
5.2 重拳整治临床不合理用药 为有效遏制临床不合理用药,控制医疗费用,规范诊疗行为,各医院应该重拳整治临床不合理用药,一是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临床科主任和药剂科主任为成员的医院合理用药监督检查小组,每月定期对上月各医师归档病历和门诊处方随机抽取方式检查评议一次;二是每月对被认定为不合理用药的经管医生,将视情予每份病历300~600元的经济处罚,对科室视情予每份病历600~1000元经济处罚;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视情况予每张处方50~100元经济处罚,并同时进行全院通报批评、责令改正和诫免谈话;三是对于年度内有3个月出现不合理用药的医生,予待岗1个月,降聘低一级职称6个月,并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对其科室负责人予扣除1个月基础性绩效工资;年度内有4个月出现不合理用药的医生,予待岗3个月,降聘低一级职称1年,并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年度考核为不称职,对其科室负责人予扣除2个月基础性绩效工资;年度内有5个月出现不合理用药的医生,予扣除全年基础性绩效工资,降聘低一级职称2年,当年考核为不称职,是聘用人员的,立即予以辞退(解聘),对其科主任予扣除3个月基础性绩效工资;四是对于屡教不改,年度内有6个月出现不合理用药的医生,停止执业,并报卫生局吊销其执业资格。
5.3 加强药学服务
5.3.1 提高一线药学人员素质 药房是《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对用药处方进行用药合理性核查的关卡和指导患者用药的窗口,处方调配人员是这些工作的直接执行者。
5.3.2 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规定我国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收集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等信息,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
[1] 李磊磊.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和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7,4(62):121-122.
[2] 朱耀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3):33-35.
[3] 曲桂霞,任祖学,王晶.浅析我国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2):55-56.
[4] 张丽松,潘伟,安建民.临床合理用药的发展及其实施策略[J].卫生经济研究,2007(11):45-46.
[5] 张环英,李翔.药师与临床合理用药[J].医药产业资讯,2005(12): 79-79.
[6] 张颖.临床合理用药探讨[J].医药世界,2009(8):424-425.
[7] 陈晓健.严把处方调剂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J].黑龙江医药, 200,20(2):142-142.
R969.3
A
1673-5846(2014)06-0240-02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山东泰安 2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