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进展*
2014-02-04■刘静朱琳
■刘 静 朱 琳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 100717,E-mail:liujingqk@mail.sciencep.com;zhulin85@mail.sciencep.com
长期以来,科技期刊作为展示我国科技进步的窗口和科研人员技术交流的平台、作为科技发展的“龙头”和“龙尾”,在传播科技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3],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桥梁。科技期刊是维系学术共同体成员相互交流的纽带,增强国家综合软实力和科学共同体的凝聚力;带动国家科技创新的整体发展,带动学术的争鸣与研究的深入,促进新生学科的成长和壮大;是科技界与社会之间交流的载体,是科技创新及其意义向社会展示的重要窗口。同时,科技期刊在对外展示国家形象、保护我国学术成果的首发权和知识产权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2年10月据原新闻出版总署统计结果显示,我国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总数仅次于美国,达到4926种[4],约占全国期刊总数的50%,我国已成为科技期刊大国。但也应该看到,由于科技期刊尚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一些固有的特性如经营分散、规模小、人员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遇到了瓶颈[5]。科技期刊的地位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体制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对科技期刊的生存、发展和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5]。目前,关于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研究有很多,尤其是在2012年《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下称《办法》)颁布之后此话题引起了热议[3,6-13];这些研究基本都在国内开展,国外尚未发现重要的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科技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科技期刊出版政策法规”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得到文献百余篇,本文选取其中密切相关的文献65篇进行综述。
1 改革势在必行
1.1 改革背景
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文化体制改革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放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去衡量与考虑。现有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大多不具备法人资格和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且存在数量过多、规模过小、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2,3,10]等突出问题,制约了非时政类报刊出版业的发展,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竞争力[14]。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推动下,新闻出版业的体制改革正在由点到面持续推进;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期刊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1.2 改革目标
出版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解放出版生产力,摆脱束缚出版企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结构[15]。作为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一部分,科技期刊改革要充分调动期刊从业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发挥各类期刊的优势,推动整个期刊业实现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制,改变出版单位数量过多、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缺陷,实现内涵式发展;整合出版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整体做大做强,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服务科技、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16-17]。
1.3 改革原则
在编辑部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18];要始终坚持舆论导向原则——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15,19,20];同时也要遵循市场规则,要看到科技期刊作为特殊商品,在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时候必须通过遵循市场规律、市场机制和规则,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以资本为纽带,推进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报刊业集中度。实践中要结合科技期刊的实际和特点,本着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加强保障的原则实施改革[18]。
2 改革进展
2.1 改革历程
十年来,从文化体制改革,到新闻出版业体制改革,再到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改革的目标是清晰的,改革的步伐是循序渐进的,改革的成效正在逐渐显现。2003年7月,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21],是新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起点。《意见》确定了35个试点单位和地区,其中新闻出版系统有21家,占了60%[14],改革从体制创新入手,涉及出版、发行、报刊改革等[15]。自此,在积极地进行改革探索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在推进新闻出版业改革中既坚定积极又非常谨慎[22],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相关国家部委也制订了相关保障政策[22-28]。2011年7月,继印刷、发行单位及经营性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之后,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确立,报刊业转制的号角正式吹响[17,29]。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也正式拉开了帷幕[29]。2012年7月,原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办法》指出,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特点,原则上不再保留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的编辑部体制。
2.2 改革成效
经过这些年改革试点的探索与尝试,我国科技期刊质量有较大提高,目前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科技期刊已达159种[30],部分学术期刊被世界著名数据库全文收录,个别技术类和科普类期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对外合作和“走出去”等方面都取得了成绩[31,32]。
从2007年起,我国科技期刊进行了一批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如《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两刊,在管理、办刊模式、人才队伍、出版单位等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开创了试点科技期刊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33,34];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以Cell Research为核心的期刊群成立期刊社,实现了科技期刊主办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期刊群基于网络平台,对光学领域期刊资源进行了整合,摸索出基于期刊集群化数字出版的运营模式[35]。这些改革试点单位把不断优化办刊模式作为改革的有效途径,把加强期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改革的基本保证,建设并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期刊资源整合、数字化、集群化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为科技期刊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35]。
从试点单位的改革来看,积累了如下经验:第一,初步实现了科技期刊资源整合和规模化发展,形成了多个品牌刊群,如科学出版社刊群、中华医学会刊群等。第二,创新科技期刊经营模式,进行了学术与出版分离、编辑与经营分开的有益探索。集约化的印刷、发行、广告、宣传等经营活动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扩大期刊影响力,对出版集团来说也能够集聚期刊资源,形成规模效益[31]。第三,一些期刊出版单位实现了从事业到企业的转变。如《计算机测量与控制》、《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编辑部成立了独立法人杂志社[36],《清华大学学报(理科版)》则并入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实现了改制[31,33]。第四,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成为聚集期刊的抓手。科技期刊网络化建设紧跟时代潮流,数字出版、网络数据存储以及网络知识平台整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1,32];利用数字技术平台进行专业化重组的尝试,对分散的资源进行有序聚合,形成了全系列整体传播的全新模式,为打造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品牌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31]。
3 改革面临的问题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科技期刊过多的受制于行政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导致期刊整体结构上表现出散、乱、小的局面,缺乏经济发展长远规划,重复办刊现象严重,浪费宝贵的期刊资源,难以形成提高期刊质量的有效机制[1,37]。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思想认知、刊物定位等方面[8,13,38,39]。
3.1 政策法规
2012年7月30日,原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办法》,为非时政类报刊包括科技期刊、学术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对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提出了指导意见[38,39]。该办法一经颁布就引起了全国期刊界人士的热议,大部分办刊人困惑不解[6,13,40]。
《办法》与《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提到的“法人出版报纸、期刊,不设立报社、杂志社的,其设立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视为出版单位”存在矛盾[6,40]。赵大良等指出《办法》所提“编辑与出版分离”只针对具有“领先水平”、“国家水平”的精品期刊,此类期刊可以保留编辑部体制,但“忽视了一般学术和科技期刊的价值”,这些编辑部只能并入出版企业,分离了学术科研与原成果发表平台,如果办刊缺少了科学共同体的密切参与,学术出版活动的开展将会很困难[8]。不过,在《办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界定“国家学术水准”科技期刊的具体标准[6,39]。此外,在《办法》之前颁布的《高等学校出版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对高校期刊出版体制给出了明确规定,即高校学报、学术性期刊和校报实行事业体制,而《办法》则要求所有的报刊编辑部转企改制[6]。《办法》本身也存在着含混的概念,将编辑部等同于出版单位,将期刊的编辑出版简单理解为出版——即复制发行,导致了人们理解上的分歧[7,8]。
《期刊出版管理规定》规定“期刊的主要主办单位应为其主管单位的隶属单位。期刊出版单位和主要主办单位须在同一行政区域”、“期刊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实行属地原则”,而《办法》在实际操作中会面临出版单位与主办单位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问题,或者出版单位异地重组期刊的同时变更为此期刊主要主办单位,但又会与原主管单位非隶属关系,都与属地化管理的规定存在矛盾。《办法》并没有对是否改变主管主办单位作出规定,但隶属关系变了而主管主办单位不作相应改变,则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6]。
3.2 期刊管理体制
我国科技期刊实行单刊属地化管理,以前管理部门涉及原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各个部委等,且每个期刊有自己的主管、主办和出版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分散、资源分散,加之主管主办权、出版权的归属问题,造成了科技期刊难以集群化发展的局面[41]。同时,由于各管理部门之间事权界定不清晰,职能交叉重叠,给有效的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增加了难度[5,42,43]。
此外,主管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所处的环境不同,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和经营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主管主办单位以及编委会等主要从学术质量的社会效益角度进行考虑;出版单位则主要从经营方面即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问题,因此,出版单位在改革中发展期刊的操作势必会受到一定的限制[39,44]。《办法》中提到,“鼓励和支持党报党刊出版单位和大型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对报刊编辑部进行整合……形成大型综合性或专业性报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刊物资本运作、文化资产评估和出资人缺位的问题。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与资本来源的衔接也可能存在着问题。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要处理好层层关系绝非易事。
3.3 思想观念
办刊人都认可科技期刊具有的双重属性,但在“科技期刊的公益性和商品性孰轻孰重”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9]。期刊的公益性无可非议,但近年来其商品属性越来越多地得到提倡与肯定:“学术期刊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它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中进行交换”、“只有使学术期刊市场化才能实现学术期刊的良性发展”[45,46]。也有人对于强调其商品属性走市场化道路心存疑虑,认为“市场化措施确实对期刊的学术质量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学术期刊……是一种公共产品……不具备完全商业化运行的基础要件”[44,47,48]。
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转制过程中,如何保障办刊人的利益,是科技期刊界极为关心的问题。办刊人大部分是事业编制,许多编辑同时也是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这种身份足以对转企改制产生较大的阻力。大家一般会认为编辑部转制就是全部的编辑人员身份由事业转为企业,放弃所有事业编制的待遇,对“老人老办法”的含义不理解,对按“事业编制退休”持怀疑态度[7]。在市场前景不明朗而社会保障制度又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思想解放的难度可想而知,甚至会带来人才流失[7,9,44]。
3.4 期刊自身定位
期刊水平良莠不齐,有体制问题也有期刊本身功能定位的缘故。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作者需要不同的出版平台,不同层次单位对其主办期刊也有不同的功能定位。除了学术交流功能外,有的学术期刊尤其是高校的学术期刊,还肩负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功能。现阶段如果硬要将这部分学术期刊推向市场,则极可能导致其消亡,而它们又是必不可少的[7,38,49,50]。 此外,综合性学术期刊由于学科范围广,难以吸引作者高质量的论文和专注期刊的读者;优势学科不够突出,优质稿源匮乏,学术指标偏低,被国内许多高水平科研单位考核指标屏蔽,从而造成此类期刊国内外影响力不够,稿源质量提升困难,难以成为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
4 深化改革的建议
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2012年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指出“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深化改革”,要“抓紧完成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任务,使科技期刊成为新型市场竞争主体”,要“学习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科技期刊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抓好顶层设计”[51]。由此可见,在科技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借鉴西方出版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实际,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时跟进配套措施,同时理顺各部门各层次之间关系,将期刊资源进行整合归并,实现期刊工作的集约化、集群化、专业化发展,保证改革顺利推进,为科技期刊带来繁荣与活力[1,29]。
4.1 完善相应政策法规
在西方出版业发达的国家,除了成熟的市场机制外,完善的法律环境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5,52,53]——出版活动相关的法律既有对于市场竞争和垄断的调控,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也有出版、销售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对著作权的保护,保障出版者的利益。无论是制定出版发展规划和出版经济政策,还是对出版进行行政干预,完善的法律环境都是必要的条件[52,54,55]。我国应加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约束期刊管理为主,以政府管理与监督为辅[5]。
对于一系列“意见”、“办法”等政策文件,期刊从业者更愿意看到相应的政策解释或实施细则的出台[12],以了解期刊体制改革的可行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减少期刊编辑部的后顾之忧,消除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赵大良、夏文等学者针对《办法》建议在坚持确立出版单位市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学术期刊的出版规律和学术共同体参与学术出版的积极性,将“编辑与出版分离”、“学术与经营分开”的模式不仅仅限定在“代表国家水准”的学术期刊,而是放开适用范围,推广到全部的学术期刊,使之成为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普遍适用的改革途径[7,9,56],在出版单位和主办单位的博弈与合作中,平稳实现出版体制的转型[11]。
4.2 理顺各方关系
我国科技期刊大多数属于各部委、各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自身经济条件很有限,其经济关系与母体单位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12]。在期刊市场中,期刊的主管部门等扮演的角色有待改进。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学术成果发布平台的市场化,可以探索和试行,但要与国家整个学术体制、知识生产体制的改革通盘考虑,作为整个学术体制改革的一个环节来进行[6]。有学者建议研究制定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出资人管理体制下的主管主办制度,或者设立独立的管理职能机构,统一部署调控,实施管理,集中资源建立统一的管理服务出版平台,及时化解转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深层次矛盾,顺利推进期刊编辑部出版单位体制改革[11,12]。也有学者提出,可在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充分发挥行业学协会在期刊管理协调中的作用[54,57,58]。
科技期刊往往是多部门交叉管理,自身产权、使用权和所有权归属不甚明确。科研单位、学协会等所办的期刊,经费来源主要是主办单位、挂靠单位或主管部门的财政拨款[12,59]。由于产权等不明晰,科技期刊各自为战,致使跨地区、跨行业联合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等措施很难推进。要打破这个窘境,需要对期刊的经济所属关系重新界定和规划,引入激励机制等,采取的手段需要更加多样化[9,12,59]。
4.3 及时跟进配套措施
在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改革过程中,相应保障措施应及时跟进,资金的配套措施也需进一步完善。在西方出版业发达的国家,科技期刊多数也需要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大学以及各种基金资助来保证学术质量和维持运营[29,52]。目前,虽然已有多种科技期刊基金资助项目,但获得资助的期刊还是少数,不具有代表性,往往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44]。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打破各部门之间的条条框框,各部门间多加协调,增加科技期刊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各种基金资助的力度和范围,形成资助的普适性[11,12];建立合理的期刊评估机制,例如采用分级评价和管理,有针对性的给予差异化的政策扶持[60]。此外,还需要其他配套的政策支持,如优惠税收政策,便捷的财政拨款和财政补贴、完善的人员安置政策等[11,29,50,54]。
由于科技期刊改革涉及面广,触及的问题比较尖锐,涉及到的利益部门多,因此充分了解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助于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这些配套政策应符合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发展现状,保证改革过程的稳妥与和谐。
4.4 实现期刊专业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
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推进整合资源、兼并重组,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转变[61,62],所以在出版管理体制改革之际,要规划好今后的办刊理念和发展定位[36,37]。
关于普通学术期刊定位的问题,可能需要在出版体制和管理体制上进行整合归并来解决[49,50]。拿高校学报来说,由于各刊的历史沿革和人员编制情况复杂,建议先行与各部门、各期刊编辑部进行沟通,了解具体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改革规划,为期刊管理体制上的整合归并、为未来的整体转企改制打好坚实的基础[50]。有专家呼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转制期刊出版单位打破行业、地区壁垒,实施资源的整合重组;疏通信息渠道,引导业务相近、资源相通的期刊资源跨地区、跨部门合作重组,优化期刊出版资源的配制[41]。
放眼国际一些大型的商业出版集团,如Elsevier、Springer和 NPG(Nature Publishing Group),均实行集约化经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59,63,64]。可见规模化发展,包括产品规模化和管理规模化,是期刊能够做大做强的基础[63,65]。这些科技出版机构出版的期刊代表了国际先进水平,如Elsevier出版科技期刊1800种,其中SCI收录期刊占总量的20%以上,凸显了期刊出版集群的优势[59]。在国内,一些出版社、学协会也初步实现了学术期刊资源整合,如科学出版社刊群、中华医学会刊群等,实现了资源共享,降低了风险和成本,提高了竞争力,走在了我国科技期刊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前列[31,63]。
5 加深对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体制改革仍在积极推进,相关研究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人们对改革有了直观的认识、深层的理解,进一步推动了改革车轮的前进。为了促进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科技文化软实力,科技期刊的改革势必要继续推进,广大科技期刊界同仁们仍要继续相关的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齐心合力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科技期刊实际的改革发展道路。
1 赵恒.论科技期刊运营发展改革思路.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2011,854-856
2 殷利.对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思考.今传媒,2011,(10):104-105
3 王铁军,王一伊,栾奕等.科技期刊体制改革若干问题之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35-38
4 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期刊大国.http://www.gapp.gov.cn/news/1656/93793.shtml.2012
5 王丽莲.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6 夏文.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实施办法”之理性解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39-41
7 赵大良,颜帅,张凌之.编辑部体制改革的政策辨析.编辑学报,2012,24(6):558-561
8 赵大良.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困惑与建议.科技与出版,2012,(9): 4-5
9 赵大良.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切入点.科技与出版,2009,(12):4-8
10 赵枫岳.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困境和成因研究.编辑之友,2012,(2): 52-55, 59
11 赵文义.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推进建议.科技与出版,2012, (9):10-12
12 林松清,董艳玲.浅议我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441-444
13 隅人.科技期刊改革的几个问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 47-49
14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课题组.中国出版业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经验.理论视野,2013,(3):69-71
15 李敏.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研究.济南:山东大学,2012
16 隅人.高校科技期刊改革发展散点观察.编辑学报,2011,23(1): 2-4
17 吴娜.攻坚号角已吹响.光明日报,2011-08-10(4)
18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2012
19 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管理规定.2005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2011
21 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2003
22 隅人.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历史节点和时代背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1):1-5
2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2008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制后参加北京市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2009
25 王玉梅.新闻出版改革时间表路线图确定.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05-06(1)
26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2006
27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指导意见.2009
28 新闻出版总署.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方案.2009
29 潘云涛,武夷山.换个角度看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学会,2012,(4):62-64
30 Sci引文索引.http://www.letpub.com.cn/index.php? page=2012-sci-13-top.2013
31 杨春兰.浅析我国学术期刊的改革实践.新闻与写作,2012,(3): 50-52
32 杜大力.中国科技期刊改革开放 30年.编辑学报,2009,21(1): 1-4
33 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学术期刊改革发展新路径.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11-28(3)
34 路甬祥.《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的改革与发展.科学时报
35 沈华,金建辉,安亮.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改革发展创新六十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5):770-776
36 白春安,苟永明,任旺芳等.科技期刊如何实现改制转企后的良性发展.科技信息,2012,(22):436-437
37 田孟琪.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之浅见.神舟,2013,(8):58
38 杨兆弘.影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若干因素探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555-557
39 王学青,戴兵,仇慧.学术期刊转企改制的困惑与出路.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5):136-140
40 刘明寿,言省.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需要复杂性思维.编辑学报,2012,24(5):458-461
41 肖军,苏婧.科技期刊出版资源整合瓶颈分析.编辑学报,2012, 24(5): 466-467
42 喻国明,苏林森.中国媒介规制的发展、问题与未来方向.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10-17
43 韩振中,张品纯,初迎霞等.全国学会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体制现状.学会,2011,(5):38-44
44 翁贞林,陈浩元.学术期刊办刊体制商业化改革的若干思考.编辑学报,2012,24(5):453-457
45 孙莉艳.论学术期刊的市场化.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2):187-188
46 赵文义,王卫勋.学术期刊市场化的逻辑与实现路径.科技与出版,2012,(2):28-30
47 康敬奎.高校学报市场化的困惑与出路.学术交流,2011,(11): 203-207
48 李锋,陈华,巩倩.科技期刊的准公共品属性及运营模式.编辑学报,2013,25(1):60-63
49 孙宪民,王又冬,武玉欣等.高校科技期刊改革的难点与机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191-194
50 赵惠祥.论高校期刊的改革与发展策略.学报编辑论丛,2012,(00): 1-8
51 师毅.深化改革是当前科技期刊重要任务.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10-25(2)
52 刘培一,赵新.美国科技期刊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图书情报工作,2006,50(3):53-58
53 姚远,汤晰,赵军平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编辑学报,2008,20(1):15-17
54 李祥洲.国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体系探析.出版科学,2004,(5):42-46
55 周立平.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模式探析.科技致富向导,2012,(32): 306
56 潘云涛.学术期刊的特征分析及分层递进改制的探讨.科技与出版,2012,(9):6-9
57 初迎霞,张品纯,韩振中等.全国学会科技期刊的出版特点分析.学会,2011,(6):55-60
58 金碧辉,戴利华,刘培一等.国外科技期刊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1):3-9
59 刘琴,刘传红.出版转制与科技期刊经营机制的调适.出版科学,2012,20(2):65-69
60 关卫屏,游苏宁,石朝云等.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分级评价及管理机制探讨.编辑学报,2012,24(2):103-107
61 刘泽林.科技期刊转企改制可行路径探析.编辑学报,2010,22(2): 159-161
62 晋雅芬.李东东:报刊业将进一步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变.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1-25
63 刘泽林.探索刊群模式促进规模发展——卓众出版的刊群建设实践.编辑学报,2010,22(5):428-431
64 李建忠.国外科技期刊运作模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1007-1010
65 任胜利.国外科技期刊的发展模式与特点.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