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文学跨文化传播新范式*

2014-02-04周建华

中国出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跨文化媒介语境

文/周建华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ZH243)阶段性成果

民族经典文学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经典文学跨界传播是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去、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东西方历史文化的巨大差异束缚了我国民族文学的对外传播。媒介融合是各种传播媒介之间的互通和联合,它促进了媒介信息的传播,也为我国民族文学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分析和探讨如何利用媒介融合方式促进民族经典文学的对外传播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应用跨媒介改编,突破语言文化障碍

跨文化传播中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了民族文学在跨界传播中文化意义的缺失和篡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越大,文本中的文化信息越丰富,这种意义的变动就越明显,文化的流失也越严重。媒介融合可以通过跨媒介改编减少文化流失,促进民族文学对外传播的效果。

1.消除语言文化隔阂,减少信息流失

传统纸媒介下的民族文学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通过翻译的形式,即把源语言符码翻译成目的语符码。然而原文本中的源语言符码在目的语中不可能有完全对等的信息符码存在。而无论翻译的二次编码语境如何,目的语受众的解码语境与原文本的编码语境之间的巨大差异是无法消除的,形成了跨文化传播中所谓的“文化的不可译性” 和“文化流失”现象。[1]

媒介融合打通了不同媒介间的壁垒,使得文学文本可以在不同的媒介间自由转换。这种跨媒介改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流失现象。因为影视剧、动画和游戏等视像文本主要用图形、图像符号而不是语言符号来承载意义。从所指和能指的关系来看,语言符号是象征性符号,其所指符号和释义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而图形、自然图像属于肖似性符号,其符号和释义之间是相似性或类似性的关系。[2]语言符号的编码和解码必须完全依赖约定俗成此种语言符号的特定文化语境,而直观的图形和图像符号的编码和解码则不一定依赖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语境。所以,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受众不需要任何的解释说明就可以自如地识别和理解由图形、自然图像这种肖似性符号所编码的信息。好莱坞电影(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文学改编电影)将西方经典文学以及其承载的西方文化带到了世界各个角落,正是文学改编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的典型例证。

因此,将以语言符号为编码形式的文学文本改编为以肖似性符号为编码形式的视像文本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语言文化隔阂,促进原文本信息的跨文化传播。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改编电影屡屡在国际上获奖就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全世界的传播。电影《活着》的放映使余华的原作一跃成为韩国发行量最多的中国文学作品之一。[3]

2.实现有效交流方式,扩大传播效应

将语言符号为主要信息载体的文本改为图像为信息载体的视像文本,不但可以跨越语言文化的障碍,还可以极大地促进信息传播的效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图像已取代文字成为最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科学研究证实人们感知和记忆可视化图像的带宽是文本的两倍。[4]图像符号的直观性和人脑对于图像的强大认知能力使得它成为人类最有效的交流方式。早在明清时代,小说插图的使用就曾大大促进了明清小说的传播。[5]

其次,跨媒介文学改编还可以利用最新、最受欢迎的传播媒介来提高传播效果。当手机用户量逐步攀升,形成规模用户群后,就出现了专门针对手机用户的《反斗西游》《囧西游》《全民西游》《梦幻西游手机版》等一系列手机西游网游产品。跨媒介文学改编媒介新颖性的特征,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传统经典文学的活力,培养中国经典文学的海外受众群尤其是高学历的青年受众群,为民族文学的对外传播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跨媒介改编可以使文学作品在多个媒介间自由转化,给媒介生产和媒介产业的融合提供了契机,进而可以增强我国传媒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效地促进包括民族文学在内的民族文化产品在海外的流通。《纽约时报》21世纪初开始的全媒体实验用事实证明了媒介产品和生产的融合对媒介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

总之,跨媒介改编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语言和文化差异,并促进文学的跨界传播。但是,文本在媒介间的改编和转换也可能导致某些意义的改变或缺失,因此在以跨文化传播为目的的民族文学改编中,一定要突出经典文学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不能为了所谓的经济利益而对原文本随意地断章取义。改编文本只是对原民族文学文本的一种解读,它不能完全取代原文本。在跨文化的传播中,改编文本、原文本的目的语译本以及其他改编文本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映衬的关系,改编中要重视“关键视像”的生产,在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积极地推动文化交流。[6]

二、利用网络链接,建构数字文化语境

媒介融合不但可以使民族经典文学在各种媒介间自由转换,寻求最佳跨文化传播效果,还可以通过数字网络技术让多种媒介文本相互联系起来,利用文学超文本来承担跨文化传播任务,通过各种大型文学文化数据库来构建跨文化数字语境。

1.以超文本链接,实现传播的文化保质和增值

跨媒介改编虽然可以利用图像符号的直观性减少信息的误读,但不能完全避免文化流失,而且由于不同媒介的编码系统不同,跨媒介改编和翻译一样也是一种二次编码的过程,也必然会导致信息的改变。由此可见,单一的文本在跨文化传播中很难实现它所承载的全部文化信息的传递。以《楚辞》的两个经典英译本为例,孙大雨的译作注重文化背景的注解,虽利于文化意义的传达,但这种文本阐释影响了古典诗歌意象和音韵美的传达。许渊冲的译文很好地展现原作的音韵、形式等艺术美,但在意义传达上则有欠缺。

数字网络可以让原文学文本的各种译本、各种跨媒介的改编文本,以及与原文本在文化上密切相关的其他文本,通过链接组成一个文学超文本。各种文本可以互相补充,最大限度地实现原文学文本所承载全部文化信息的跨文化传播任务。同时与原文本相关的其他文本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也通过网络链接得到了传播,从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而言,可以实现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增值。

如将《诗经》各个译本与相关背景以及声画同步的改编视频文本结合起来,不但能博采众长,也能更好地还原这部诗、乐、舞的结合体的中国古典名著的原貌。此外与其相关的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民俗风貌乃至古典文学中的比兴手法等其他文化知识,也能通过超文本链接得到传达。

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学超文本不但可以实现传播的文化保质和增值,还可以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不同爱好、不同教育文化背景的受众的需求,从而提高文化传播的效果。每个受众都可以选择他所喜爱和理解的一种译本或改编文本,并通过链接逐渐加深对于文本,乃至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理解。

2.借数据库促进民族文学的数字化传播

编码和解码语境的不同是导致民族文学跨文化传播中信息误读和文化流失的重要原因。只有最大限度地模拟编码语境,才能更好地帮助受众理解原文本的信息。数字网络提供了模拟编码语境的可能性。可以通过逐步建立各种民族文学和文化的外文数据库来促进民族文学的对外传播,逐步建立起一个跨文化传播的数字文化语境,加强异域受众对于我国文学经典的理解和接受。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种典籍中文数据库,如翰典全文检索系统、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以及宋代名家诗网络检索系统等。此外,我国还创建了单个文本或作家的英译数据库,如《红楼梦》英译语料库、《三国演义》英译语料库、杜甫诗歌英译语料库等。这些数据库的建立为创建以文学文化传播为目的外文数据库提供了参考资料及范本。

文本间的无限链接在理论上可以建构数字化的民族文化语境,最终实现民族文学无障碍、无限度的对外传播。然而在有限的条件下,文本间过度的链接可能影响甚至限制意义的传播。比如由于所链接的文本信息的过多,用户可能无从选择。而用户不断从一个文本链接进入另一个文本链接,可能遗忘最初信息解读的初衷而舍本逐末。因此,运用网络链接来促进民族文学的跨文化传播时,应该分步骤分阶段来实现,而文本间的链接也应该是分层次的,既要照顾不同受众群的需求从而达到最佳的文化传播效果,又要紧扣民族文化传播这一中心,即始终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为目的来建立链接,创立文学超文本和文学跨界传播的数字文化语境。

三、加强交流互动,减轻文化排异性

研究表明,尽管文化也可以发展变化,但文化的深层结构却拒绝根本性的改变。[7]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一种文化对于异质文化往往具有很强的排异性。蕴含伦理、道德、宗教、美学等文化深层结构的民族经典文学在跨文化传播中不仅仅可能导致文化信息的流失和误读,也可能导致异质文化下的信息接受者对文本信息的排斥(拒绝接收和解读)和对抗(故意曲解和攻击),甚至由此引发文化冲突。探讨如何减轻跨文化传播中的排异性直接关系到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互动性是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特征, 媒介融合完全“改变了传统文学的传播模式……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话语”。[8]受众既是媒介信息的接受者,也是媒介内容的生产者。因此,在媒介融合时代,民族经典文学的对外传播,应该积极利用互动性传播特点,努力改变强制传播、被动接受的文化传播模式,“弱化官方色彩,增强民间交流自主性” ,[9]减轻跨文化传播中的排异性。

1.开发适宜的文化产品,满足受众的不同文化需求

异域受众的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度也不同,只有了解了他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民族文学的跨文化传播,才能减轻文化的排异性,提高传播的效果,促进民族文学的跨界传播。

如可以根据受众对中国文化和文学了解程度和需求的不同,出版发行全译本、摘译本、节译本、复译本以及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的各种文学译本。还可以根据受众不同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媒介改编文本。据报道,鲁迅作品已改编成针对年轻网络观众和手机用户的系列微电影《风雨如磐》,并准备推出针对少年儿童的电影连环画,以促进其在国内外的传播。[10]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多种互动平台及时了解受众的需求,并根据他们不同的文化需求来开发文化产品,促进民族文学的跨界传播。根据受众的需求来开发跨文化产品,目的是更好地传播优秀民族文学,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味地迎合异域受众,背弃民族文学对外传播的文化意义。

2.研发开放式传播文本,让受众主动参与文化传播

媒介融合时代,传播不再是单向度的,受众也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可以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信息的传播。因此,可以利用各种新兴的互动新媒体让异域受众参与民族文学跨文化传播的媒介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异域受众的主观能动性,消解跨文化传播中的排异性。

如可以大量开发各种民族文学改编的网络游戏,满足了受众互动性的心理需求,受众可以与喜爱的文学人物一起在改编游戏的虚拟空间中遨游,自然而然地了解和接受原文本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陌生的蒙古英雄史诗《格斯尔汗》,正是通过网络游戏《可汗》而被韩国人普遍接受的。[11]我国网游海外销售年平均增幅达50% 以上,远远高于其他文化产品,也显示了互动文化产品的跨文化传播能力。[12]

还可以鼓励异域受众通过播客、拍客等新兴的自媒体传播方式主动翻译、介绍或改编各种民族文学文本。通过积极的媒介创造和生产,异域受众就能主动地理解、接受和传播我们民族经典的文学和文化。

利用新媒体开发互动开发文本,鼓励信息接受者参与跨文化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主动传播我国的民族经典文学,可以从根本上减轻甚至消除传播的文化排异性,建立真正和谐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范式。当然,由于文化的差异和目前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不足,异域文化受众对于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经典文学跨界传播中,我们既要突出信息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建构积极的文化传播范式,也要加强引导,紧扣传播民族文化这一中心目的,把我国民族文学和民族文化的精髓正确而有效地传播出去。

四、结语

媒介融合使得不同媒介的内容可以互相改编和再生产,不同媒介的文本可以无限的链接,媒介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不断消弭,极大地促进了传播的发展。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的交叉和混合,如同分裂或融合一样,能释放出新的巨大能量”。[13]我们应该顺应媒介融合的发展,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探索跨文化传播的新形式、新方法和新路径,加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应对西方的文化霸权,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1]郑柳依.从翻译中的“文化流失”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12)

[2]王志敏.电影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

[3]李润姬.中国“第五代”电影与当代文学在韩国的传播[J].长江学术,2010(3)

[4]Landauer K T.How much do people remember? Some Estimates of the Quantity of Learned Information in Long Term Memory[J].Cognitive Science,1986,10(4)

[5]陆涛.图像与传播——关于古代小说插图的传播学考察[J].江西社会科学,2011( 11)

[6]秦红雨,董小玉.双向互动:视觉文化视域中的媒介融合[J].编辑之友,2012(7)

[7](美)拉里·A·萨默瓦, 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闵惠泉,王纬,徐培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46

[8]邓晓成.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诗传播[J].中国文学研究,2012(1)

[9]刘肖,蒋晓丽.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困境与传播模式转换[J].思想战线,2011(6)

[10]赵亚平.鲁迅作品改编出现新形式[N].合肥晚报,2013-01-16(22)

[11](韩)李善娥.金明鹤译英雄史诗《格斯尔汗》在现代的接受状况— —以网络游戏《可汗》事例为中心[J].民族文学研究, 2008(4)

[12]宋建新.中国原创网游精品走出去再创佳绩的若干思考[J].中国出版, 2013(12)

[13](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89

猜你喜欢

跨文化媒介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跟踪导练(三)2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