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急性脊柱创伤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2014-02-04李爱国彭兴梅董玉珍黄媛霞杨素敏
李爱国 彭兴梅 董玉珍 彭 华 黄媛霞 杨素敏
40例急性脊柱创伤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李爱国1彭兴梅2董玉珍1彭 华1黄媛霞1杨素敏1
目的 研究并探讨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确诊收治的4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磁共振以及CT扫描检查,确诊急性脊柱创伤后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40例患者中,入院诊断创伤部位在胸椎15例、腰椎23例、胸椎合并腰椎2例,均为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时间均为120~185min,平均(144.2±15.9)min,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经手术治疗出院后跟踪随访1年,未出现死亡、内固定失败等情况,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在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X线平片、磁共振以及CT扫描方法进行诊断,对于医院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关键所在。
急性脊柱创伤;临床诊断;治疗
急性脊柱创伤是一种临床常见后果较为严重的创伤性疾病,病发后往往会导致患者脊髓损伤,致残率较高,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1-2]。胸腰段由于脊柱活动度较大、躯干活动应力集中以及脊柱生理弯曲移行等特点成为急性脊柱创伤的多发部位,马尾以及脊髓损伤是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4]。临床研究表明,降低患者致残率关键在于创伤急性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其前提是选用仪器进行精确的诊断,明确创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等。为了进一步提高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笔者对我院部分急性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确诊的 4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8~69岁,平均(35.4 ±2.2)岁,受伤时间1~6h;伤后至开始手术时间25h~4d,平均(4.0±1.2)d。受伤原因:坠落伤21例、重物砸伤7例、车祸10例、其他2例。本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入院时均采用X线平片、核磁共振以及CT扫描检查。选用多排螺旋CT机,根据X线平片显示患者的骨折部位确定CT扫描的范围,层厚及间隔均设置为5mm,扫描的平面应与患者损伤椎体后缘垂直,与间隙平行。选用合适的磁共振成像系统,根据X线平片以及CT扫描等资料对损伤椎体进行核磁共振矢状面扫描,扫描层厚5mm,层间距为0.2~0.3mm[5]。
1.3 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确诊为急性脊柱创伤后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因不同患者的脊柱创伤位置不同,手术也选择不同的入路方式,其中经胸腹腔入路22例、胸腹外-腹膜后入路18例。手术于患者病变椎体的侧方纵向切开壁层并向两侧拉开分离,与腰大肌分离后自切口处向外拉开患者腰肌前缘的肥肉,充分暴露病变椎体。术中医护人员对损伤椎骨进行固定前,应仔细观察患者椎内血管是否受损,若受损应立即进行处理。手术在患者硬脊膜的前方进行适当的减压,确保损伤椎体恢复至正常高度。手术将螺钉拧入患者病变椎体相邻的正常椎体内,连接螺钉尾部与螺棒,使用螺帽撑开患者的损伤椎体,并进行必要的固定。固定结束后对手术切口进行常规消毒,并缝合。
1.4 术后处理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按照常规流程进行相应的护理,主要包括给予术后地塞米松治疗2~5d,抗生素 2~6d,腹膜后手术的患者应禁食1~3d;根据患者术后脊柱的稳定性确定患者的卧床时间,一般需要卧床2~4周,病情严重者需卧床6~8周[6]。
2 结果
40患者中入院诊断创伤部位在胸椎者15例、腰椎者23例、胸椎合并腰椎者2例,均为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时间均为120~185min,平均(144.2±15.9)min,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经手术治疗出院后跟踪随访 1年,未出现死亡、内固定失败等情况,有 3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
3 讨论
根据以往的实践表明,在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联合应用X线平片、磁共振以及CT扫描等检查手段,能大大提高临床诊断的精确率,并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为选择有效地治疗方法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对于患者的及时治疗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7]。目前,国内急性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主要依据X线平片指导CT扫描,能够提升临床诊断的确诊率,磁共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诊断技术之一,其具有极高的精度分析以及图像无重叠等诸多特性,对于提高患者创伤部位的诊断率具有积极意义[8]。
在以往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治疗中,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使用较少,其主要原因为该手术操作风险较大,并且手术过程中易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本次研究对我院4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患者未出现手术创伤及死亡等情况,表明了该方法的临床可行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过程中,术者需掌握足够的手术技巧,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及术中出血量。此外,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血管情况,对于血管出现损伤者应进行适当的结扎;在对患者损伤椎体进行减压前,应切除损伤椎体相邻的椎间盘及椎弓根,这样能够明确损伤椎体前壁的具体位置,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贾连顺,李家顺.脊柱创伤外科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0:45-67.
[2] 夏群,徐宝山,张继东,等.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J].中华骨科杂志,2011,6(24):718-721.
[3] 朱炜,宁锋,夏勇.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1,11(1):44-46.
[4] Huangke Feng,Zhao Guohong.X-ray and CT combined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spinal fractures[J].Radiology time,2012,17(3):247-248.
[5] 袁明远,肖湘生,洪庆坚,等.颈椎过屈性损伤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32(7):446-448.
[6] Yang Fei,Wu Yonggang.Vertebroplasty combined w ith pedicle graft pedicle fixation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 term efficacy[J].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2010,17(12):887-890.
[7] 张雪哲.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9,32(1):60-60.
[8] Zhou Jing Zeng,Ye Jianhua,Tang Guiyang.Within the general spine system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V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J].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Fractures,2010,11(4):384-385.
R641
A
1673-5846(2014)05-0096-02
1河南省卫辉市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新乡 453003
2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新乡 45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