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孤岛”时期《文汇报》的编辑出版文化

2014-02-04潘国好

中国出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文汇报编辑出版孤岛

文/潘国好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大义当前,文化战线对日寇的口诛笔伐,与军事战线对日寇的浴血奋战交相辉映。1938年1月25日创刊的《文汇报》,作为“孤岛”文化宣传中坚力量,成为宣传战线的主力军,并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编辑出版文化。

一、《文汇报》的出版宗旨

《文汇报》在创刊号上,以《为本报创刊告读者》一文阐明办报宗旨:

本报刊行的宗旨首在鼓吹中英合作,此其一。……本报本着言论自由的最高原则,绝不受任何方面有形与无形的控制,如不幸遭受外界的阻力,余必负责设法消除之。此其二。报纸是人民的精神食粮,其所负的使命,一则为灌输现代知识,另则为报道消息,是以报纸的生命,在其独立的报格,不偏不倚,消息力求其正确翔实,言论更须求其大公无私,揭穿黑幕,消除谣言,打破有闻必录之传统观念。所以本报仝(同“同”,下同)人必遵行此记者纪律,始终不渝,以建树本报高尚之报格。此其三。最后,有不得不郑重声明者,即本报刊行,绝非为投机取利,而实为应环境需要而产生,故必竭本报仝人之力,为社会服务,凡若有利于社会公众之事业,无不欲先后兴办,以谋大众之幸福。[1]

这份看似不偏不倚的告白,其实反映了出版者作为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文汇报》同仁以忠于祖国,倡导言论自由,客观报道当下形势,向“孤岛”市民提供精神食粮为己任。该报以“洋旗报”挂名,只能以中英合作的方式,使自己身份合法化;它的创办人严宝礼,主笔徐铸成,编辑柯灵,作家唐弢、巴人、阿英等人,或为爱国进步知识分子,或为中共地下党员,宣传新闻自由、强调道德自律、反抗强敌压迫、主张文化抗战,自然成为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人身份相当特殊,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作为文化图存的流亡者,他们不得不和近在咫尺的日伪周旋于租界,处于政治和权力双重丧失、受双重威胁的状态。因而,他们是毫不妥协的反抗者。第二,作为进步的媒体人,他们战斗在“孤岛”文艺前线,有选择性地传递着国统区、解放区、海外的重大消息,鼓舞“孤岛”人心,引导进步舆论走抗日统一战线之路。因而,他们是正义力量的阐释者。第三,作为有良知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肩负着发动、支持各种进步社会运动的责任。因而,他们是进步事业的领导者。

二、“文艺大众化”编辑出版路线的确立

为了实现创刊号上确立的“以谋大众之幸福”的目标,《文汇报》出版人树立了“为孤岛上的人民”的用稿价值取向,确立了“文艺大众化”的编辑出版路线。

早在成立之初,该报就确定了自己的撰稿、选稿取向:“我们要做一个不变节的苏武,不要做中途屈志辱国的李陵。不要忘记本身的责任,尽环境允许我们的至极地步,为孤岛上的人民们,写一些有意义的文章出来。这文章是他们所需要的精神食粮,我们写文章的人,再不能放弃这最后的岗位。”[2]

“作文如持节,为人效苏武”,在平时容易做到。但在战时,这种价值取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938年春,日军控制的上海广播无线电监督处发布指令,控制电台的播音。1939年3月后,日本施压租界,对于抗日宣传采取箝制措施:第一,明令取缔政治团体和宣传活动;第二,关停抗日立场坚定的报纸杂志;第三,实行新闻检查制度,扼杀抗日喉舌。[3]此外,日寇及其豢养的鹰犬寻衅滋事,散布恫吓言论,制造恐怖事端,迫害战斗在抗日一线的报刊业及其同仁。“其手段之残忍,为祸之惨烈,为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所罕见”。[4]面对敌人的凶残,确定正确的出版路线,以策略方针的优势对抗敌人有组织的监督、审查和迫害,就成为《文汇报》同仁必须面对的问题。

就文艺作品出版而言,《文汇报》确立了“文艺大众化”的路线。在办报初期,《抗战期中的文艺大众化问题》一文认为:“文艺大众化问题之提出,到如今已近十年,而理论与创作的成果都小得很,使文艺这一有力的武器在抗战期中不能提供应有的贡献,这原因到底在哪里呢?检讨这严重缺陷的由来,而集中力量,加速度地加以弥补,这是目前文艺界最迫切的任务!”[5]这段话,是《文汇报》创办初期所说。纵观整个“孤岛”时期,该报的编辑出版理论和创作成果是不容小觑的。从1938年1月25日创刊,到1939年5月停刊,《文汇报》共计刊登文章74146篇。这些作品,以通讯、消息、文学作品、社论、短评、特写、美术作品、述评等为体裁。其间,《文汇报》文艺副刊《世纪风》共刊登纯文艺作品2023 件。当时,《文汇报》同仁既是报界人士,又是身兼作家或批评家职责的文艺人。纯文艺的《世纪风》作品与相关具有文艺属性的特写、短评、通讯等一道,构成了《文汇报》文艺作品的出版总和,其数量已过半数。1945年,在《复刊词》中,主编柯灵很谦虚地回避《世纪风》的贡献,并说“我们没有什么文艺上的主张,只希望能在进步和向上的意义之下,切切实实,做点垦耘的工作,跟从前一样”。[6]客观地说,“孤岛”时期,《世纪风》十分坚决地走了“文艺大众化”编辑出版路线。在带有总结性质的《文艺通讯论》一文中,评论家周木斋总结道:“抗战期间的文艺是抗战的一种武器,抗战也赋予文艺以新生命而使文艺的内容形式更趋充实活泼。文艺大众化是充分发挥文艺的武器的作用,充分发挥武器作用也促进了文艺大众化的实现。”[7]由此可见,《文汇报》真正实践了“文艺大众化”编辑出版路线,对于今天的报刊实践仍具有借鉴意义。

三、“文艺大众化”编辑出版路线的理论渊源

“文艺大众化”的编辑出版路线的确立与实践,让反抗者为扩大自己的阵营,阐释者为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领导者为发挥自己独特的领导地位开辟了道路。关于“文艺大众化”的性质,唐弢(桑天)在《文艺大众化》一文中认为,“这一回的提出,由于客观环境的不同,本质上也有了差别,大众化问题的核心,是由革命的普罗文学,发展到全民的抗战文学了”。[8]这一阐述,上继“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承左翼文艺路线,后接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是对优良文学传统的有益继承和进一步发展。抗战时期,中国进步的文艺界,继承带有启蒙色彩的“五四”新文学运动、饱含革命色彩的左翼文学艺术运动,开始了具有启蒙和革命双重色彩的“文艺大众化”运动。这场运动风起云涌,即使在“孤岛”上海也得到了积极响应。

恰如唐弢所说,“文艺大众化”的理论资源,源于“革命的普罗文学”的讨论。在1930年3月10日出版的《拓荒者》上,沈瑞先对“大众”和“大众化”进行了说明:“第一,我们应该了解,所谓大众,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生活在不同的感情、习惯和思想里面的人们。他们,各有不同的文化水准,各有特殊的生活习惯。要使他们了解艺术,欢喜艺术,那么第一当然应该描写这样的大众的活着的姿态。”[9]“所谓大众化问题,从来已经议论了许多,要点,就是要将从来的所谓艺术的水准放低,保持着我们一定的意特渥洛奇(观念形态),为着要使艺术对于大众发生影响,所以应该制作适合于观念的,乃至文化的落后的普洛列塔利亚大众,以及一切工厂劳动者、农民、小资产阶级、学生群众,乃至兵士等等的特殊性的艺术。”[10]由此可见,在沈瑞先看来,文艺大众化不应从抽象概念入手,而应从文化水准参差不齐无产阶级入手,创作出适合于他们的艺术,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这种提法,抓住了人的因素,意义积极;但也有知识分子高高在上,轻视民众与迁就、降低艺术品位的嫌疑。因而,普罗文学运动的实际情况是,“没有跳出知识分子‘研究会’的阶段,还只是知识分子的团体,而不是群众的运动”。[11]到了“孤岛”时期,如何深入群众,走群众路线,不是用文艺引导革命作为目的,而是用文艺作为鼓舞士气,促进民族认同,推进抗战进程,这成为文艺宣传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因此,《抗战期中的文艺大众化问题》一文认为,“目前文艺大众化运动,应该同一般民众运动统一起来,应该在一般民众运动中实践文艺大众化工作”![12]

客观地说,《文汇报》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强调革命文艺作品的性质,以工人、农民、兵士、城市小资产阶级为服务对象,注重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把人民视为文艺创造的不竭源泉等论述高度契合。尽管身处“孤岛”, 没有直接接受党的领导;尽管坚守的文艺战线,只是军事战线的有效补充;尽管自身从事的文化实践,相较于《讲话》前后的解放区有一定差距,《文汇报》的文艺化的编辑出版路线,在当时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孤岛”时期,《文汇报》同仁身处人性与兽性、文明与愚昧、话语权获取与政治权丧失等多重二元对立之中。他们从事的“文艺大众化”宣传工作,不是以发展文艺事业为终极目标,而是以宣传抗日为目标,表达着深切的民族认同;以精英平民化为路线,表达着真切的身份认同;以文化艺术为形式,表达着迫切的国家认同。

四、“文艺大众化”编辑出版实践与“文化软实力”呈现

“从逻辑上看,民族精神是文化精神的价值核心,文化精神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所在”。[13]《文汇报》文艺大众化的编辑出版实践,是重拾“五四”以来的文化灵魂,凝聚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四方面特征。

首先,通过论争,创造民主的文化氛围。为形成广泛共识,《文汇报》发挥新闻自由优势,就文艺大众化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论争。例如,关于形式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唐弢撰写《文艺大众化》一文,强调创造文艺新形式的意义,主张对旧形式“过河拆桥”;叶坑生(秦坑生)随即发表《关于文艺大众化》,认为旧形式是对传统的继承,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希望切勿“过河拆桥”;列车在《过河拆桥》中反驳说:“我同意有些人的意见,就是旧形式的利用,仅是从旧到新间的桥梁,时时刻刻不忘‘过河拆桥’。”[14]其他的论争文章,如列车的《呜呼低调》、杨晋豪的《读“呜乎低调”》、周木斋的《文艺通讯论》、默音的《大众化与通俗》等,接近30 篇。这些论题集中、论点相辅相成或极端对立的文章,就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大众化与小群体的关系、群众接受能力与语言文字改革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讨论。这些讨论丰富了“文艺大众化”的理论内涵,推动了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结合的风尚,促进了出版质量的提升。

其次,通过斗争,争取“孤岛”的文化认同。当时的上海,日军为扼杀文艺战线的斗争建立了新闻审查制度;租界当局迫于日军的淫威,限制敏感内容的出版。在这样紧张的时局下,《文汇报》同仁显露斗争锋芒,明里暗里和日伪展开较量。在出版的稿件中,直称“日寇”“倭寇”的有80 余篇,直呼“汉奸”的近70 篇。直接展现“恐怖”景象的作品近700 篇。《日方对租界的无理要求》抗议日方对租界的政治讹诈,《日本经济之危机》申说穷兵黩武的日本侵略者经济走向穷途末路,《纪念伟大的今天》《当上海作战之时》怀念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精神,《“特殊景气”的教育》控诉日伪“皇民化”教育政策对我实施的文化灭绝,《侵略者的忏悔书》反映了有良知的日本人的反战情绪,《关于“汉奸多”》《张邦昌非汉奸论》指斥卖国贼弃明投暗的嘴脸,《日本“七七”纪念文告“联珠”》讽刺侵略者假和平真好战的丑恶嘴脸,《卖淫的城——南京纪行》揭露日军强征“慰安妇”的罪行等文,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向日伪反动派展开反击,为“孤岛”人民点亮黎明的曙光。

再次,通过采编,获取抗敌的文化资源。作为军事斗争战线的有效配合,《文汇报》文艺宣传的内容,很多都来自前线,来自延安、重庆等抗敌大后方。例如,《台儿庄》一文扩大了“台儿庄大捷”的影响力,《战时文艺的样式》《通俗文艺的讨论》介绍了“文艺大众化”成果让前线将士获得喜闻乐见的艺术享受,鼓舞了将士的斗志,《武力不能灭亡中国》宣传了持久抗战的政策,《毛泽东说》用经典语录传播抗战思想,《来自西北民主——在模范抗日根据地》记录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的声势。这些文章基层、上层并重,前方、后方协同,客观公正地宣传了抗日战争的真实情况和未来走势。

最后,通过译介,传播广泛的文化影响。从1938年2月11日到3月21日,《世纪风》分38 次,连续刊载美国作家史沫特莱撰写、梅益翻译的系列报告文学《中国红军行进》。这一展现国际影响力、凸显文艺出版重要性的宣传举措,是该报的一个精心策划。可以看出,文章刊登之初,《文汇报》发表《关于〈中国红军行进〉》一文,对这一系列进行必要的介绍说明;系列出版完毕,该报发表《介绍新中国的三本新著》一文,推介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A·史沫特莱的《中国打回去》、R·比尔哥夫的《中国之巨人》这三部著作。史沫特莱等三位战地作家,以文学的形式,展现了在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从旁观者的角度,宣传报道了中国革命和抗战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向世界人民,特别是美国人民展现了中国战场传递的正能量。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抗战争取国际同情、支持和援助,做出重大贡献。除此之外,诸如《苏联的黄金潮》关注苏军增兵远东,暗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筹备;《商讨中日问题》《中日经济实力的比较》《申请各国援助中国》都是借助外媒,从国际视角关注中国抗战。这些推介和宣传,有助于促进国内、国际舆论相互影响,提高国人对国际社会的认知,提升国人受国际关注的自豪感,传播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文汇报》编辑出版路线所体现出的敏锐洞察能力,以及由此创造的独特的出版文化,适时地引导了民众,极大地鼓舞了人心,促进了抗战文艺斗争。恰如当事人之一的周木斋(辨微)在《乐观和悲观》一文所说:“‘最后胜利’这句话,是观察通过许多现象的本质而得到的,是从许多现象的本质中提炼出来的,所以是真实的。对于抗战,只有乐观,没有悲观。”[15]

注释:

[1]克明.为本报创刊告读者[N].文汇报,1938-01-25

[2]金戈.孤岛上写些什么文章[N].文汇报,1938-01-30

[3][4]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912,935

[5][12]丹邱.抗战期中的文艺大众化问题[N].文汇报,1938-05-17

[6]柯灵.复刊词[N].文汇报,1945-09-06

[7]周木斋.文艺通讯论[N].文汇报,1939-03-28

[8]桑天.文艺大众化[N].文汇报,1938-08-09

[9][10]沈瑞先.文艺运动的几个重要问题[C].拓荒者(第一卷 第三期)(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30

[11]瞿秋白.“我们”是谁?[A].瞿秋白文集(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875

[13]龙耀宏等.民族文化与文化软实力[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60

[14]列车.过河拆桥[N].文汇报,1938-08-28

[15]辨微.乐观和悲观[N].文汇报,1938-12-17

猜你喜欢

文汇报编辑出版孤岛
数字出版技术与编辑出版工作的数字化
不再是孤岛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岛上书店》:与书相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人工智能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未来研究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互联互通破“孤岛”
青年革命诗抄/怒斥《文汇报》读3月25日《文汇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