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衣服做到底
2014-02-04吴可人
吴可人
一件衣服做到底
吴可人
织里童装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至今已经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历程,孕育了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和创业者,现在的产业规模和十年前相比已实现翻番。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长期无法摆脱“三小”困境,这一产业的赢利水平几乎一直在原地踏步。
小作坊是织里童装的基本组织形态。据统计,2013年全镇童装生产企业已达到近万家,产值规模350多亿,从业人员10余万人,而其中规模企业才21家,大部分是家庭小作坊。每个街面房大致只有四五十平方米,小的甚至不到20平米,几台缝纫机,几张裁衣桌,三五个员工就是这些小作坊的全部家当。小而全是织里童装的主要经营模式。这些小作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多数小作坊的员工数量在10名以下,但是基本上都能做到产供销一体、自成体系。小视野成为织里童装转型提升的隐形屏障。在稳健保守的社会基调中,企业拓展精神、创新动力不足,小富即安,不想把企业做大。在这种状况下,织里童装的长期锁定低端市场需求、低端产品和低成本劳动相结合的数量型增长模式。在资源环境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大量企业只能被动选择降低利润率。
不可否认,“一件衣服做到底”的合理性。一是“织里”童装具有低端市场需求支撑,市场上订单数量大,但每一份订单的件数少,对产品品质要求低。二是织里具有适合的要素生产条件,可以较低成本获得土地、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因此,“一件衣服做到底”的劳动力工资、专业化设备购置等成本,可大大低于流水线生产,且通过薄利多销获得的收益,并不比流水线生产差到哪里去。加之普通小企业主缺乏组织规模化生产的资本金和经营能力,“一件衣服做到底”也就长期生存下来。
然而,浙江要素生产条件正在发生重大改变,织里童装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日益显现出巨大发展局限。织里童装40余年的发展实质,就一定意义而言,是保持单曲循环不能自拔。即始终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状态,始终以个体私营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始终以轻纺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这种停滞不前不可避免地造成区域经济社会较大内在不足,就当下而言,主要呈现“一大两小”的困境。
产业内扁平化竞争压力较大。织里各类童装企业普遍反映生意难做,由于企业没有品牌,产品又缺少差异度,生意好坏完全凭借市场行情。在经济下行的宏观形势下,外需不振、内需放缓,2013年,全国童装销售额同比下降30%,织里的市场份额无疑遭受无情的压缩。同时,在电商日渐盛行的时代,营销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抄袭模仿加快服装款式更迭变化,对于本就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小型传统童装企业而言,竞争的空间几乎都集中到原材料、劳动力、房租成本等非自身可控因素上,竞争必将更趋白热化。
产业间带动作用较小。以童装为主的低层次产业结构和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端要素结构相互影响,两者扭成一个不解的结,绑架织里产业结构“三十余年如一日”。1982年,童装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大约为60—70%,而到2013年,童装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仍然超过半壁江山。受劳动力结构、经营模式、企业家理念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发展的新材料、先进装备、光伏电子等其他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一直来都比较弱小。
产业外对经济社会转型贡献较小。政府出于放水养鱼的考虑,将一部分规模可上可下的童装企业划为规模以下,以减轻其税收负担。但这一做法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相对偏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财力不足、力不从心,进而阻碍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织里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现代服务,均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人的发展需求,就是一个佐证。
对于任何阶段性现象,一方面是不能苛责,应放在历史大背景下考察;另一方面是不能无视其存在的问题,应该在发展中逐渐克服转变。织里童装产业已从童年走向青壮年,继续穿着原来的旧童装,既不合身,也不合时宜。织里童装未来的发展迫切需要改进工艺、科学管理、转型突破。
供稿: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