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区划理论和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2014-02-03陶红军陈体珠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年2期
关键词:农业区划区划区域

陶红军,陈体珠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州 350116)

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分散的小农经营模式仍然占有较大比重,这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造成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农业区域结构雷同问题依然存在,资源和区位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而农业区划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农业区划是从整体规划、协调发展的角度,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地域优势的发挥、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优化进行战略部署,对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世纪30年代,我国就有少数学者进行了农业区划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全国农业区划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农业区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把握该领域的研究脉络,理清思路,突破创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将理论和实践研究相统一,更好地为我国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

1 国外农业区划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即农业自然区位布局阶段、商品性农业产生与发展阶段、以育种技术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应用推广阶段、以种植业为基础的现代意义上的农牧结合阶段、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的产业一体化发展阶段[1]。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市场建设以及科技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农业生产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布局更加集中、规模更加扩大。最早的农业布局思想可追溯到杜能于1826年提出的农业区位论。此后的100多年以来,世界各国的相关学者先后进行了农业区划研究。郭焕成[2]认为各国农业区划的名称、形式及研究重点不同,但研究内容和目的均是根据农业区域分异规律,综合评价农业自然和经济技术条件,探讨不同地区或类型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国外农业区划注重系统的指标体系的构建,Riveiro等[3]的研究根据土地用途、规模和生产系统来划分农场类型。Fontes等[4]构建了由土地适宜性、水平衡和农业技术组成的地理技术指数,其可以用来检测农业收入的区域差异,是区域规划的有力支持。Berkel和Verburg[5]将农村的发展潜力分为集约农业、非农就业、乡村旅游、自然保护等多种功能,并针对这些功能对欧洲地区进行了区域划分。

在农业区划的方法上,国外研究强调遵照特定的模型或程序进行区域规划,并且更多地采用了GIS、RS、GPS等空间信息技术。Saroinsong等[6]提出了农业生态土地利用规划的多目标分析方法。规划过程包含土壤侵蚀危害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和经济可行性分析。Cardín-Pedrosa和Alvarez-López[7]选择了44个包含社会、环境、经济方面的指标,通过区域特征分析,划分生态经济单元,选择潜在的作物和土地利用方式,通过专家评估,以生成区域农业规划数据管理系统。Nackoney等[8]运用参与式测绘、卫星影像识别和GPS数据收集,界定了刚果共和国16个村级农业区域的划分。Rosa和Privitera[9]运用土地用途和面积分析、土地分块分析和空间邻接分析方法,提出了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非城市化地区的农业和绿色基础设施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2 国外农业区划实践研究进展

美国农业自南北战争结束后,不断向西扩展,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根据6个农产品门类,划分了5个农业专业化地带,农业专业化格局基本定型。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农业部根据农业专业化产品的产值比重、地位、发展趋势及其方式,划分了新的九个农业专业化地带,形成了全国性的农业专业化区域网络[10]。美国农业的高度专业化,不仅体现在区域专业化上,即每个农业区只生产一两种主要的农产品,还体现在农场的专业化上,即每个农场专门种植一两种作物或饲养一两种牲畜。同时美国还有大量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配套服务的专业化企业,是美国农业高度专业化的重要标志。

法国农业分为4种专业化区域。以谷物、甜菜、蔬菜为主的集约区,位于法国北部、东北部和巴黎盆地周围;以肉、禽、蛋、乳为主的牧业区,分布于法国西北部、中央高原、北部低地及大部分山地;以葡萄、经济作物、畜产和木材为主的多种经营区,位于法国西南部;特种农业区分布于法国最南部的地中海沿岸[11]。在形成区域化布局的同时,法国农业最大特点是一体化经营,不仅包括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纵向一体化企业,还包括以农业合作社为载体的横向一体化组织。

日本农业具有小型、分散的农户经营的特点,但依靠高度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日本农业区划工作由政府直接领导,注重与行政区划相结合和农业统计数据分析,区划层次和数量较少。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农林水产省进行的农业地域划分方式有四种:农林统计用地域区划,将全国分为城市近郊、平地农村、山地农林、山区;农业地域类型,将全国分为工业、农业和偏远地域,在农业地域内,又分为先进水田、商品性农业、一般水田和水田以外一般区域;农业地域带,将全国分为大城市近郊、中间和远隔三大农业地域带;农业区域,根据行政区划,并考虑各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将全国分为13个农业区[2]。目前,根据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可将日本划分为北海道、东北、北陆、关东和东山、东海、近畿、中国、四国、九州等9个农业区。各农业区生产的农产品种类差别很小,均以水稻、小麦、大豆、蔬菜、水果、花卉等为主,但农业生产规模差异较大,北海道地区占有重要地位[12]。

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农业区划实施过程中的政策经验主要有:(1)政府适度调控与扶持,如投资建设交通、水利、农田、仓储等基础设施,实施农业信贷和农产品价格补贴等;(2)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如农业教育科研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和农业合作组织;(3)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育种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4)积极倡导和扶持农业产业化,实行企业化、集约化经营,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有机联系起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5)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3 我国农业区划理论研究综述

农业区划属于区域产业规划的内容。我国农业区划已初步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农业区划相关概念的界定、依据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思路等问题已有相关学者进行了探讨。

3.1 农业区划相关概念界定

3.1.1 农业区划的内涵

20世纪30年代,“农业区划”一词就已经在我国出现,并沿用至今。“农业区划”,即“农业区域划分”的简称,是对农业的“分区划片”。在发展过程中,“农业区划”的内涵已经产生了分化,并形成了包括资源调查、区域划分、区域规划与开发等一系列工作的一门新的学科[13]。

但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农业区划”是农业区域规划的基础和前提,侧重于空间战略的部署;而农业区域规划是农业区划成果的应用与实践,着重于时间战略的安排。肖俊城[14]就表示农业区域规划与农业区域开发不宜作为农业区划的核心研究内容,其应分别属于区域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研究范畴。

3.1.2 农业区划的研究对象

一些学者仅仅将农业区划的研究对象理解为农业地域分异规律或社会经济规律;而另一些学者又将农业区划的研究对象无限扩大,认为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等所有因素或农业区划—规划—实施的过程。这两种做法都有失偏颇。农业区划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人类对农业的主观需求与农业发展所需的各种客观条件之间的矛盾。这就必须在分析由自然、社会、经济、生态诸多要素复合而成的区域农业资源有机整体时空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探究如何构筑农业生产力的合理空间格局,以深化农业区域分工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区划的研究对象归根到底是农业生产力的区域合理配置和布局问题[15]。

3.1.3 农业区划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一种观点认为农业区划的学科性质是由地域分异规律决定的,因而应属于地理学科范畴。另一种观点认为农业区划主要研究农业资源问题,应属于农业科学范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农业区划要解决农业区域现状和区域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本质上属于经济范畴,所以农业区划的性质应属于经济科学。而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农业区划是一门涉及多部门、多学科 (包括地学、农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的本质上属于农业科学但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交叉边缘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超前性、长期性、战略性等特点[16]。

3.2 农业区划的依据与理论基础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界的动植物。自然因素如光照、土地、水分等对动植物的种类、适生范围和自然生产率起决定作用。因此,农业区划首先要在掌握区域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邓依萍和刘涛[17]构建了地貌形态、灌区类型、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土壤类型、气象特征、农业种植结构、缺水程度及社会经济条件等组成的指标体系,对新疆86个县 (市)进行了节水农业区划。靳雪和胡继连[18]引入虚拟水的概念,把农产品生产所消耗的水资源数量作为农业区划的重要指标,并以我国黄淮海地区为例,进行了农业分区。

但是,对农业区域布局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规律、社会经济因素以及人们的行为[19]。社会经济因素的种类繁多、富于变化。王朗玲和魏枫[20]认为资源、制度和市场三重因素的约束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由农业圈向地区专业化分工的方向发展。其中,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又是根本原因。黎泽林[21]还谈到比较经济利益、技术的变化对农业区域布局变迁的影响。提出政府的政策和规划要顺应相应条件的变化,进行农业空间结构的调整。

在农业区划的理论基础方面,马忠玉和高如嵩[22]进行了全面地阐述,认为其包括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农业生产力配置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农业生态经济理论和农业发展预测理论。其中农业生产力配置理论包含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农业区位论和社会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李晓等[23]认为,区域经济理论和农业经济理论是区域农业规划的理论基石,并构建了以资源禀赋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农业调控理论为内容的“4R”链式理论框架。资源禀赋理论主要用于评价区域农业发展现状、寻求发展方向与定位总体目标;产业结构理论重点在于指导区域优势产业选择、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规模、产业效益评价等;比较优势理论意义在于指导区域内产业的空间布局;农业调控理论作用在于指导财政、金融、环境等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总之,农业区划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反映了其作为一门交叉边缘学科的综合性特点,需要不断融合地学、农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

3.3 农业区划的方法

在农业区划的方法上,大多采用定性、定量、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区划方法主要围绕农业区划的某一研究领域,根据研究区域的基础条件和一定的区划原则,应用主导因素法、区域对比法、地图叠加法、经验分析法、综合平衡法等方法,提出空间布局思路,给出发展目标、重点、关键措施。定量区划方法主要是依据一定的原则,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一定的量化方法来进行区域划分。定量区划方法有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判别分析等传统方法以及计算模拟、数据库、系统工程、空间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手段。定量区划方法虽然可以避免一定的主观性,区划指标也从早期的只采用某一自然条件的单一指标发展为运用反映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综合状况的多项指标,但指标的选取上仍然不可避免带有一定主观成分。

3.4 农业区划的研究内容与创新思路

农业区划的内容体系涵盖4个方面:(1)农业自然条件区划,如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等区划;(2)农业技术改革区划,如机械化、水利化、土壤改良等区划;(3)农业部门区划,如种植业、林业、牧业等区划;(4)综合农业区划[24]。

从农业区划工作的开展过程来看,农业区划的研究内容包括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农业区域划分研究、农业区域合理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农业区划成果应用与推广研究。

3.4.1 农业区划研究领域的扩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区划的研究范围得到不断拓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围绕农业的多功能性展开。农业多功能的功能划分问题国内已有众多学者进行了探讨,但大多数学者的功能划分较混乱,功能特征不清晰[25]。而国内针对农业功能区划的理论研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农业功能区划文件主要以陶陶等[26]提出的农产品供给、就业和社会保障、文化以及生态四大功能作为区划依据。罗其友等 (2009)[27]运用地图叠加法,将全国划分为东部生态调节和观光休闲功能主导区、中部大宗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西部特色农产品供给和就业与文化功能主导区、青藏农业文化传承功能主导区。罗其友等 (2010)[28]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农业功能区划的原则,认为必须综合考虑各项功能的重要程度和空间尺度特征,按照农业功能结构以及外部制约因素的相对一致性,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农业功能区,研究区域主导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农产品供给功能区划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区域布局上。潘泽江等[29]概括了促使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有资源诱导、需求拉动、科技推动和制度动力四个方面,并遵循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而政府干预是对市场机制存在缺陷的补充而不是取代。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原则上要求达到“四个目标”,即对比较优势的发挥、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实现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30]。而现有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分析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选择重点农产品,提出区域布局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研究方法多以定性分析为主,产业集中度的度量上,大多以产量和播种面积为准,缺乏更加系统全面的指标。

农业文化功能区划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观光、休闲、旅游农业区划。运用的空间布局理论和方法上,卢亮和陶卓明[31]认为可以利用城市经济学和区位论,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区位、集聚、资源、环境、土地价格和农业旅游类型,旅游农业空间演变的规律上呈现出由集聚到扩散的形态特征,最终形成专业化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农业带。沈和江等[32]提出旅游流所形成的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引力模型以及距离衰减规律理论是旅游农业空间结构布局的重要理论工具。引力模型主要取决于客源地的推力、目的地的拉力和空间距离产生的旅行成本;而旅游农业在都市周边形成的不同圈层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导致旅游者到访率呈现出同心圆衰减规律。

农业生态功能区划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生态农业区划、可持续发展农业区划。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区划。许学工等[33]建立了具有农业资源、农业发展、环境生态、农村社会、科教管理5个支持系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总能力指标体系,采用“资产负债”相对优势评估方法,将我国分为9个农业发展地区、22个农业发展副区。陈晓红等[34]强调了自然环境分异特点、人类活动强烈程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条件3方面,建立了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将我国整个东北地区分为6个大生态农业区、14个二级生态区。

3.4.2 农业区划研究思路的创新

现有针对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进行区划的研究,十分缺乏。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要以农产品供给功能、农业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实现为基础,这不仅涉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还涉及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吸纳劳动力就业和向农村人口提供社会保障的问题。同时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也必须考虑在内。陶陶和罗其友[26]认为影响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包括区域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农村人口总量、农业生产水平、城乡经济实力,应从农业所担负的份额、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的大小以及实现的水平等方面进行地域类型的划分。

周灿芳[35]提出区域农业规划要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并从主导产业选择、空间布局、配套体系以及重点项目等实现路径进行探讨。主导产业的选择要从农业产业化和多功能角度来考虑,空间布局规划必须从增强农业和农村地区吸引要素的诱导因素和改善要素流动的质量出发,构建城市与乡村联系的连接点、网络或区域,并提出了DESAKOTA、网络化、现代农业园区、专业镇四种空间布局模式。

曹阳等[36]认为在学术界,从区域农业规划的角度对农业竞争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其研究方向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农业规划对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贡献度测度研究;二是将提升农业竞争力作为区域农业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应用农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来指导区域农业规划的编制。

罗其友[37]认为农业区域发展学科在农业布局与区域发展战略上的研究前沿方向包括:农业多功能的拓展与布局问题;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布局问题;农业主导功能区及特殊困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规划问题;农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设计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农村人口转移与就业,城镇化过程中的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维护问题。

总之,未来我国农业区划研究创新的基本思路是要立足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围绕“三农”问题的解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以农业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功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实现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工农、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4 我国农业区划实践研究进展

4.1 我国农业区划实践历程

我国农业区划工作经历了一个内容由浅入深、工作由点到面、范围由窄到宽的过程,表现为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区划模式。20世纪30年代,就有少数学者对我国全国和部分省份进行的农业区划研究。而真正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区划工作是20世纪50~60年代。但当时各省区对农业区划工作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方法,各种区划方案显得过于笼统而缺乏实用性。同时,受到“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农业区划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以后,我国的农业区划工作才真正步入正轨。1981年编写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总结了我国农业资源的特点,论述了农业结构布局、技术改造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全国进行了农业区域划分。到1985年底,首次形成了国家、省、县纵向层次的农业区划体系。1986~1995年间,围绕农业区域开发,制定了不同层面的农业区域规划,建设了多种形式的试点项目,形成了以《全国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进入21世纪以来,为抵御入世后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提高出口农产品竞争力。2003年2月12日,我国农业部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3-2007年)》,确定了11种优先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及其区域布局。2008年9月3日又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5年)》,将优势品种扩大到16个,并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2007年7月19日,我国农业部颁布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该规划确定了10类114种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产区,涉及2 100多个县级行政单元。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要构筑“七区二十三带”的农业战略格局,其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区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业区域布局得到优化,基本确立了东、中、西部的农业地域生产格局,优势农产品产区进一步集中,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但我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布局基本上是“大群体、小规模,聚而不集”,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同时,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利益的增长,争相发展收益大、见效快的农业产业部门,农业区域结构雷同问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产生的政策差别和贸易壁垒也使农产品流通、要素流动受到限制,造成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发挥农业区划在因地制宜,指导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化分工格局的建立。

4.2 我国农业区划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区划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1)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区划模式,忽视了被规划群体和相关利益集团的参与,导致编制出来的规划不能很好地兼顾各方利益,在实施过程中也缺乏社会公众的监督,实施效果难以保障。因此,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应重视协商机制的建立,较全面收集各方意见,构建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模型,以保障各方利益的平衡发展。(2)农业区划的重点不突出。一些地区完全按照国家出台的农业区划框架,编制本地区的农业区划,把不适应本地区发展的内容也写进规划,而忽视了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应予以重点发展的领域。因此,农业区划应考虑本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突出重点,不应面面俱到。(3)农业区划的动态性研究不足,不能根据国内外环境形势的变化以及各组成要素的时空演变及时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如我国的综合农业区划是1981年编制的,距今已有32年,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因此,应兼顾考虑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作用,以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为导向,建立我国综合农业区划系统。(4)新的区划方法和手段未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定性分区法存在局限性,在重要分区界线的确定上带有主观性。为提高农业区划的精度和效率,近年来引进了统计分析、系统工程、空间信息技术等大量定量分区法。但这些新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在农业区划编制过程中应用还比较少。同时单纯定量化的研究,有时会使得分区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因此,有必要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区法。(5)从农业区划工作开展的过程上看,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农业区划的制定上,对农业区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在学术界还是空白,更缺乏定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是对区划编制和实施的有效检验,能够发现区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形成信息反馈,为进一步修编和实施新一轮区划奠定基础。因此,农业区划实施效果的评价研究应成为未来农业区划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5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区划已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体系建设尚不成熟,对农业区划相关概念的认识尚不统一,农业区划的理论基础需要不断融合地学、农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区划的研究内容不断拓展,主要是围绕农业的多功能性展开。

在实践方面,虽然我国农业区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格局初步形成。但总体上看,仍然是初步的、阶段性的,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未得到解决。如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划模式不能兼顾各方利益;农业区划的重点不突出;农业区划的动态性研究不足;区划方法和手段有待完善;同时农业区划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应引起重视。

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区划工作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方法体系以及具体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总结农业区划研究的新趋势,未来我国农业区划要围绕“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农业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功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促进工农、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从单纯的区域划分转向“区划—区域规划—区域开发”等一系列工作整体展开,从重视经济效益转向重视社会和生态效益,从定性研究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从农业区划的编制迈向实施机制和效果评价领域。

[1]张小川,贾善刚,聂凤英.国外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进程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24(6):1~7

[2]郭焕成.国外农业区划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连载).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89,(2):51~55

[3]Riveiro J A,Marey M F,Marco J L,et al.Procedur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arm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lanning:Application in the Northwest of Spain.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08,61(2):169~178

[4]Fontes M P F,Fontes R M O,Carneiro P A S.Land suitability,water balance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s a Geographic-Technological Index to support regional planning and economic studies.Land Use Policy,2009,26(3):589~598

[5]Van Berkel D B,Verburg P H.Sensitising rural policy:Assessing spatial variation in rural development options for Europe.Land Use Policy,2011,28(3):447~459

[6]Saroinsong F,Harashina K,Arifin H,et al.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 l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landscape planning.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7,79(1):38~52

[7]Cardín-Pedrosa M,Alvarez-López C J.Model for decision-making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lanning.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12,(82):87~95

[8]Nackoney J,Rybock D,Dupain J,et al.Coupling participatory mapping and GIS to inform village-level agricultural zoning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3,(110):164~174

[9]La Rosa D,Privitera R.Characterization of non-urbanized areas for land-use planning of agricultural and green infrastructure in urban contexts.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3,109(1):94~106

[10]罗其友.农业区域发展学科建设问题.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6):19~22

[11]张晴.美法两国区域农业的发展及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中国农学通报,2006,22(9):514~517

[12]张晴,刘李峰,周旭英.国外农业产业带概况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437~441

[13]于彦亮.关于“农业区划”概念的现代思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3,(1):37~39

[14]肖俊城.农业区划学基本问题续探.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3,(3):9~13

[15]陈善沐.关于农业区划学科若干理论问题探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89,(2):44~47

[16]全国农业区划学会秘书组.关于农业区划理论的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88,(4):67~71

[17]邓依萍,刘涛.新疆节水农业区划及分区对策研究.节水灌溉,2008,(10):8~11

[18]靳雪,胡继连.虚拟水视角下的农业区划研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2):53~57

[19]肖俊城.对农业区划学客观依据与理论基础的初步认识.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89,(5):19~21

[20]王朗玲,魏枫.中国农地制度变革对农业生产力及其布局的影响.求是学刊,2003,30(1):53~60

[21]黎泽林.广东农业专业化与区域布局的变迁诱因: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新经济,2011,(3):78~82

[22]马忠玉,高如嵩.农业区划学科理论体系雏形探讨.经济地理,1991,(2):34~39

[23]李晓,林正雨,何鹏等.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10,23(3):953~958

[24]林儒耕.综合农业区划方法论.科学管理研究,1982,(3):49~54

[25]谢小蓉.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广东农业科学,2011(21):209~213

[26]陶陶,罗其友.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功能分区.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1):45~49

[27]罗其友,唐华俊,陶陶,等.我国农业功能的地域分异与区域统筹定位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5):519~523

[28]罗其友,陶陶,高明杰,等.农业功能区划理论问题思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2):75~80

[29]潘泽江,曹明宏,雷海章.关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农村经济,2004,(10):34~37

[30]汪金敖.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布局区域化——读《农业产业空间转移论》.湖南经济,2003,(12):18~19

[31]卢亮,陶卓民.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研究.商业研究,2005,(19):171~173

[32]沈和江,沈绍岭,张秋娈.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结构布局与开发模式研究——以杭州市为例.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1):75~80

[33]许学工,后立胜,林辉平.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划.地理学报,2002,57(4):451~458

[34]陈晓红,王玉娟,万鲁河,等.基于层次聚类分析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区划研究.经济地理,2012,32(1):137~140

[35]周灿芳.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区域农业规划方法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11,(23):205~207

[36]曹阳,刘洋,张艳等.区域农业规划与农业竞争力研究概述.广东农业科学,2011,(17):188~190

[37]罗其友.农业区域发展学科建设战略思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4):1~4

猜你喜欢

农业区划区划区域
极端干旱下物种异步性是维持草原生产力稳定的重要机制
分割区域
创新前沿覆盖我国全域的“土壤大数据库”建成
云南省水稻低温冷害风险研究
社区治理如何密织服务网——成都安公社区划了“五条线”
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
区域发展篇
欢迎订阅 《中国农业信息》杂志
基于GIS的深圳市滑坡危险性区划研究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