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浙江建设须遵循三大规律
2014-02-03沈满洪谢慧明
沈满洪 谢慧明
美丽浙江建设须遵循三大规律
沈满洪 谢慧明
美丽浙江建设不是主观臆断,而是一种合规律性的追求。在编制美丽浙江建设的“十三五”规划中,必须遵循三大规律;在美丽浙江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必须遵循三大规律。
自觉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遵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律。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既存在“极化效应”——中心城市的资源集聚效应,又存在“辐射效应”——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扩散与拉动效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律就要求我们,既要高度重视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其他城镇的配套功能,形成“城市——城镇——村落”边界相对清晰、彼此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由于各个区域的要素禀赋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同时,由于各个区域的要素的互补性,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做到上下游协调、左右岸协调、“山海协作”。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各得其所、各展其能、各显其优。
遵循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产出”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是以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化模式,“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模式才是以环境保护为前提的生态化模式。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本质是完成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从传统的工业经济转向新型的生态经济的转变。生态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也是打造“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的核心内容。遵循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就要克服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对立性,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统一性,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努力实现经济系统内部、生态系统内部、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
遵循产业结构有序升级规律。产业结构有序升级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产业结构升级包括多层含义:首先,三大产业结构的升级。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表明,产业结构往往呈现出“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的演化趋势。可见,大幅度提升第三产业是重中之重。其次,三大产业内部的升级。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都需要生态化转型:从“黑色经济”转向“绿色经济”,从“线性经济”转向“循环经济”,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再次,从存量到增量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既要关注存量经济中重化工业部门的循环化、清洁化改造,更要重视增量经济中新型经济的高新化、轻型化趋势。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遵循生态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意味着“生态生产力决定生态生产关系,生态生产关系对生态生产力有反作用”规律逐渐显露。生态生产力就是要想方设法实现绿色价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生产力发展需要生态生产关系与之适应:不同阶层或不同区域的人群之间的交往关系将由原先的经济利益观转向生态价值观——以体现人际公平与效率;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关系将由原先的主仆关系转向平等关系——以体现类际的公平与效率;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竞争自然资源时的方式将由原先“掠夺性开采”转向“持续性开发”——以体现代际公平与效率。作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浙江省,既要在发展生态生产力方面走在前列,又要在促进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生态生产关系建设方面走在前列。
遵循生态需求递增规律。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两富”战略就是要求在实现物质富裕的基础上不断追求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高层次的需要。美丽浙江、美好生活的“两美”战略就是要求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以后,要高度重视安全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艺术的需要等更高层次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需要日益提高,消费者对生态产品的消费偏好普遍增强。而优质的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与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紧密相关,是最为典型的安全需要。消费者对生态产品偏好的增强和对生态产品的购买能力的增强,共同导致消费者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沈满洪、高登奎等,2008)。不仅如此,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消费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意识日益增强,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协商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因此,生态环境是居民基本生存需要,更多生态环境需求和更高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动公众的广泛参与。
遵循社会协调发展规律。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成长往往经历“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和“相互依赖”的生发过程,包括制度性整合、功能性整合和认同性整合,社区整合是重点(殷京生,2000)。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由于工业化的弊端要求以生态化改造城市化、以信息化引领工业化。这种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的融合是一个磨合的过程,社会协调机制予以保障。从各个经济主体的角度看,行为方式均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政府行为模式从行政行为模式演变为协作行政行为模式,生产者行为模式从简约式生产模式演变为集约式生产模式后又趋于清洁式生产模式,消费者行为模式从“消费至上”、“不消费就衰退”和“消费越多越幸福”等消费模式转向生态文明消费模式。在这些模式转换中,要求政府的“有限目标”和“有效供给”,要求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社会责任约束,要求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而且,政府、企业、公众等各个主体之间要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结构。
自觉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遵循“水为自然之魂”的发展规律。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浙江拥有钱塘江、瓯江、椒江、甬江、苕溪、运河、飞云江、鳌江八大水系,东钱湖、西湖、鉴湖和南湖四大湖泊,以及密布在杭嘉湖、姚慈、绍虞、温瑞、台州五大平原的河网。在外围,浙江还被太湖、长江和东海怀抱,“水要素”十分丰富。如何利用好、保护好、开发好水资源及其附属资源是资源紧缺的浙江率先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水为自然之魂”,就要求“以水定人”——根据水资源的保障程度确定人口规模及人口分布,“以水定城”——根据水资源的多寡及分布确定城市的布局及规模,“以水定产”——根据水资源的供给确定产业的结构及产业的规模。由于人水矛盾尖锐,导致浙江省出现水生态危机、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危机。当前的紧迫任务是积极推进“五水共治”战略,提高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利用效率,并挖掘水文化产业,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地实现“绿色浙江”和“蓝色浙江”的宏伟蓝图。
遵循“山为自然之神”的发展规律。浙江素被定格为“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江南水乡,山林对于浙江而言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天目山、天台山、四明山、雁荡山几大山系贯穿全省。在开发中积极保护浙江山林资源,通过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功能区的建设,形成“山水林田湖生命共生体”的格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山林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同山脉中能够较好地被开发利用的资源往往附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便有些地方山林资源并不算发达,自然景观不算奇胜,但是只要此地有文化积淀、有灵气凝聚,平凡的山林资源也能产生出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而离开了山文化的神韵,美丽浙江则会有形无神。
遵循“山·水·人·城”协调发展规律。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居环境,人的聚集便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城,城与城之间又通过山脉相邻、水路相通、人脉相连,进而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美丽记忆。“山·水·人·城”协调发展规律就是要求在要素和空间维度上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积极勾勒出山城、水城的骨架和风貌,凸显“显山露水”的城市特色,让山“延”伸,把水“引”长,形成“依山建绿、两绿夹河、沿路植绿”的绿调,勾画出富有水乡特色的美丽浙江。历史教训表明,人类不能过度占据水域,该是水占领的地方必须还原其水域;不宜人类居住的低洼地,必须从中撤离以防涝灾;不能保障水资源供给的区域要控制人口规模以求人水相宜。
上述三大规律并非是平行和平等的关系。总体上看,要以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为前提,以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为基础,以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为保障。如果经济发展规律或社会发展规模与自然发展规模发生冲突,必须以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为约束性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作者:沈满洪,宁波大学校长、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谢慧明,浙江理工大学博士、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