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14-02-03韩九云
● 韩九云
(作者系常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近几年,江苏省常州市紧紧围绕促进公益事业发展这一目标,以清理规范为前提,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公益服务新体系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一、全面清理规范,为分类改革创造条件
清理规范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前提。常州市按照“全面掌握、厘清现状;分类指导、把握重点;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思路,坚持边清理、边规范、边改革,突出以梳理界定职能为重点,通过“撤、并、转、定”等方式全面清理。对职能已消失、一年以上未开展工作、两年以上无正式在编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对5人以下规模、职责相近、过于分散的事业单位予以整合,20%以上空编的事业单位予以核减编制;同一事业单位挂牌数不超过两块,跨经费渠道调剂编制原则上不得逆向,事业单位领导职数依据职责任务、工作需要和编制员额等统一进行规范核定;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全部实施“三定”,副处级以上规格的事业单位,综合设置内设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原则上控制在原有规模以内。通过清理规范,全市共撤并事业单位185家,核减事业编制2060名。
二、科学划分类别,为分类改革明确方向
科学分类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常州市在编制系统内部先期开展事业单位模拟分类,并研究制定了《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明确了分类口径。按照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步骤推进。一是坚持开门分类,利用政府网站等媒体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坚持原则分类,以社会功能为唯一标准,不以机构名称、经费渠道、人员管理方式等作为依据,基本做到“行政类划分无差别化、公益一类差别最小化、公益二类差别合理化”;三是坚持程序分类,由主管部门报送方案、工作小组初审对接、市编办提出意见,并征求组织、财政和人社部门意见,报请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审核签发,以市编办名义行文批复;四是坚持联动分类,加强与省内周边城市互动交流,对辖市区加强业务指导,实现信息共享,减少相互攀比。目前市属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已经完成,分三批次确定类别,其中,公益一类占事业单位总数的51.6%,编制占总数的22.4%;公益二类占事业单位总数的41.4%,编制占总数的73.9%。
三、明晰职责界限,为分类改革拓展空间
根据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常州市不断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凡是应当政府承担的,政府坚决“进入”,优先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公益服务项目,把更多的政府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2006年在国内率先实施BRT快速公交、开放式免费公园等民生战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凡是社会可以办得好的,政府逐步“退出”,充分发挥市场在公益事业领域的资源配置作用,消除准入门槛,鼓励社会力量以出资创办、入股联办、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形式兴办公益事业,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民办学校73所、民办医疗机构216家、民办养老机构57家。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凡社会已经办得很好的,政府坚决“退出”,采取政府购买、合同外包、特许经营、投资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公益事业,逐步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市政府将陆续出台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公益事业指导意见、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实施意见和目录清单,进一步推动公益事业发展壮大。
四、提升法人素质,为分类改革凝聚共识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改革成效和发展前景。常州市从2012年起,连续三年将法定代表人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年度计划,大力提升法定代表人素质。结合分类改革工作的节点,在清理规范和分类工作部署会后立即开展培训;根据新形势改革要求,专门设置事业单位改革政策解读、领导班子建设、财务资产管理、网络舆情管理和反腐倡廉等课程。培训既使得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又有助于凝聚改革共识、提升改革信心。
五、创新规范管理,为分类改革增强活力
2012年以来,常州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部门工作协调配合建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组织实施常州市辖市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编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通知》,分步整合原有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公务员登记管理信息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系统,建立集“基础数据管理与工作申报管理、人员出入编管理、工资管理”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业务一体化、流程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新跨越。2013年开展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突出以职能评估为核心,全面准确地掌握事业单位的布局结构、职责履行及运行情况,为科学分类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