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浙江为例
2014-02-03沈建良
王 雁 沈建良 郭 彧
(浙江省团校:社工部,财务部,办公室;浙江 杭州310012)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要求后[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下文中非引用时简称价值体系)日益成为引领我国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建设的基础和主体。党的十八大对价值体系建设做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毫无疑问,以大学生为鲜明代表的当代青年必然作为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对象,价值体系在这个群体中的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民族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本文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建设成效”这个主题,选取了“大学生”和“地域性文化”两个研究因素,探求二者之间有无关系,有何关系,基于两者之间关系应采取何种建设措施等问题。
一、浙江地域性文化影响大学生价值体系建设的状况
本文在综合借鉴、运用已有研究数据和结论的基础上,以深度访谈为主进行了充分的比较研究,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在浙江分别选取了重点院校1 所、普通本科院校1 所和高职院校1所共30 名学生为结构化访谈对象,确保每名对象来自不同院系和不同宿舍,每人约1 个小时左右的单独访谈时间,有些还进行了小范围的座谈。
(一)概念认知度不高,地域文化因素介入后有提升
笔者循序渐进地按照提纲与对象进行访谈,问题如下:(1)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吗?(2)知道“国家、社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吗?(3)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梦”、“爱国主义、改革创新”、“八荣八耻”吗?(4)听说过“创业创新”、“红船精神”、“四千精神”、“最美浙江现象”吗?
访谈显示,当代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的内容、灵魂、主题等一般性概念的认知度不太高,共有57%的受访学生对问题(1)表示“不太清楚”或持“不关心”的态度,且这种低认知度与学校、性别、来源、年级无正相关关联,文科生表现略好于理工科学生,但差别不大。应当说,这与高校开展相关教育的目标和社会的期待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值得注意的是,当问题逐级向具体维度延伸时,学生的认知度渐有提高。如有不少学生对问题(2)“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谈出了自己的看法。谈到问题(3),已有学生能够将“爱国主义、改革创新”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之间的逻辑关系较好地表述出来。对“中国梦”和“八荣八耻”的了解更理想,有近83%的受访学生谈了对这两个关键词的理解和想法。分析原因,我们可以先看一段学生的回答:“你刚才问的那些(指价值体系一般概念),毛概邓论啊,思修(思想政治基础)啊,这些课的老师都给我们讲过的,但是都记不住,下了课就忘了。就是觉得挺无聊的,反正考试前老师划范围以后再背吧,和我也没什么关系。”①引号内的内容均为笔者记录整理的访谈情况,下同。
从访谈来看,“90 后”大学生较大范围内存在着“意识形态淡漠化”的趋势,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概念对他们的影响力较弱,普遍存在记忆“疲劳症”,对非专业知识的思想政治概念都不想去记忆;同时,价值体系概念较理论化,且内容丰富,如果教育方式较为陈旧且不便记忆的话,教学效果肯定不好。而“中国梦”、“八荣八耻”等表述方式较为接近他们的思维习惯,也较为口语化,内涵也与日常生活有较紧密的联系,因此,认知度较高,传播教育的实际成效比较显著。
更值得关注的是,访谈对象普遍对问题(4)具有更明显的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与笔者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因此,当这些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因素介入后,由于这些概念蕴含的人物、活动等都有较为密切的地理或心理关系,价值体系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得以提升:“创业创新一看说的就是浙江啊,我老家村里基本都是做生意的,这还不叫创业啊……红船精神说的是南湖吧,我去看过,共产党从几十个人到现在管这么大国家,真的不容易啊……最美浙江是最近的事吧?网上都在讨论啊,吴斌的那个视频我妈看一次哭一次,这个人好厉害,换我我不行。”
综合访谈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群体确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的政治名词有生疏感和距离感,很难有直接的认知。地域精神、发展历程、模范人物等地域性文化因素则能够对提升价值体系的认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价值观认同度高,有知行分离倾向,重商等地域文化因素作用明显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在深入访谈时,循序渐进地设计了如下提纲:(1)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吗?(2)认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救中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等说法吗?(3)认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几个词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为什么?(4)能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吗?违反要求的行为多吗?为什么?
判断价值体系建立的成效,价值认同是一个关键因素,代表了研究对象对价值体系标准、要求等的心理认同、接纳和肯定、实践程度。访谈显示,虽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的认知度仍不太高,如问题(1)共有40%的受访学生表示“不太清楚”,但可喜的是,大学生普遍对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持认可和肯定态度,尤其对爱国主义、改革开放以及两者对当代中国的必要性给予了高度认同。又如问题(2)有不少学生坚定地认为,当前社会主义仍然是中国应坚持的方向和道路,不改革开放就没有出路等,“我是外地人,来到杭州以后发现比我们那边好,老百姓有钱,政府最起码也守规矩,工作的机会也多一点,沿海开放地区真的比中西部地区要领先很多年啊。”
访谈显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次具体理念呈现“知行分离”的“逐级递增”趋势。对国家层面要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学生高度认可并表示能身体力行;对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虽有一些疑惑,但学生也都表示能在实践中予以追求贯彻;对代表个人价值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认可度虽然较高,但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恐怕做不到”。我们看到,在个人价值观念层面,浙江重商、现实、竞争激烈的地域性文化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他们较明显地显现出人生观、价值观“知行分离”的特征。
(三)对学校价值体系教育满意度低,对地域文化因素作用期待大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浙江高校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把握大学生对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满意度,笔者设计了如下访谈提纲:(1)你们学校有课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吗?对你影响如何?(2)你认为你们学校的领导、老师身上有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3)请举出一位对你形成正确价值观影响力最大的老师,并讲讲他如何影响你?
访谈显示,虽然价值体系教育已在高校实现了全覆盖、零死角,所有的受访学生均能答出相应的课程,但普遍对学校现有价值体系教育模式和效果评价较低,仅有36.7%的受访学生认为课程对树立自我价值观有明显的作用。很多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在课堂上讲解专业知识之外,同他们分享一下社会热点、本地新闻、校园话题等,尤其希望有互动,渴望自己的认知得到老师同学的充分肯定。另外,学生普遍希望学校能通过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形式,深入接触了解浙江,了解浙江经济、社会、人文,这充分反映了他们对地域性文化因素的期待。
仅有53.3%的受访学生认为师长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学生反映一年到头看到学校主要领导的次数屈指可数。从本研究来看,目前学校里对学生价值观形成影响最大的是两类人:一是学校的“明星教师”,作为公共价值的传播者深刻地影响着学生;二是辅导员或专职班主任,凭借与学生日积月累的密切接触,对学生实现了“入心入脑”的教育。鉴于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建设合力育人的体制机制:领导因其具有权威魅力和充足资源,应形成与学生的定期沟通机制,并将交流情况公之于众,如温州大学设立“校长网上接待日”,校长为新生上第一堂课,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担负历史使命[2];专业教师要树立育人意识,将价值观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思政课教师则应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亲和力,让思政课变得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儿”。
二、浙江地域性文化与大学生价值体系建设关系的相关结论
地域性文化是特定地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从它对社会思潮的影响来看,可以包括该地域的发展阶段、模式、方向,也可以包括该地域的历史传统、当代人文精神,以及地域内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优秀集体,还可以包括旅游文化资源、品牌文化项目、产品、活动等。
(一)浙江传统文化为大学生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深厚的背景和土壤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紧密联系,它的产生、发展必然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文化为前提[4]。千百年来,浙江人身上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签世代相传,时刻影响浙江人的现实生活,引领浙江人的价值追求。因此,在浙江这个区域推进大学生价值体系建设,也必然要以浙江的地域性文化为重要的思想来源和背景。纵观浙江历史,浙江人民的价值追求可简明概括为“求变、求富、求善”[5]。访谈显示,源远流长的浙江传统文化为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价值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不少学生提到,其实多回顾浙江的历史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为什么爱国主义会成为民族精神的精髓,多认识浙江的革命和建设历程,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为什么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会成为中国发展道路的不二之选。
(二)浙江当代精神为大学生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特有的环境和鲜活的素材
地域性现实问题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当代精神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特点,直接反映现实价值,流传速度快,引发共鸣强,为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特有的环境和鲜活的素材。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一经推出,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价值引导作用,成为熔铸在浙江人思想和行动中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从访谈来看,很多大学生能够说出一至两个代表浙江人价值观的关键词,充分体现了以当代精神为内核的价值观教育具有较好的成效。在地域性文化的现实维度中,还有典型人物能够对大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以“最美浙江人”为例,难以想象吴斌、吴菊萍等“最美人物”在访谈对象中具有如此之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这些典型人物激发了他们对人性和社会价值中“善”的一面的信心。
(三)浙江地域性文化资源为大学生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物质实践载体
从访谈来看,学生在家庭、学校以及自我教育之外,社会实践在价值体系建设中也具有较重要的作用。如有学生提到去阿里巴巴集团参观后就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意识,这不是刻意的宣教,而是社会大课堂带给学生的影响。受访学生普遍反映,对他们比较有吸引力的社会实践方式主要有传统文化阵地参观访问、改革开放成就实地感受和优秀单位实习锻炼等,这些方式使他们有的领略了地域传统文化和精神,有的感受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合理性,有的亲身体验了浙江开放、创新、包容、大气的时代精神,让他们更自信、更从容。这些体验无疑是他们自身最直观的感受,是无法从课堂上得来的。
(四)浙江地域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体系建设也具有一定消极作用的因素
浙江地域性文化中绝大多数因素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是构建价值体系的积极推动力量。但浙江的开放,在带来开拓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多元、复杂的价值观;浙江的重商,在带来高度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浙江民营经济的发达,在带来生机勃勃经济形态的同时,也带来了大局观缺失、社会责任缺位等消极现象。访谈中很多学生谈到了浙江地域性文化带给自己的压力、困惑和迷茫,导致他们在大学期间过早过多地关注“金钱”、“得失”等,评价自我成长与否的标准也容易被社会绑架到“物质财富”的标准上,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价值体系建设的成果。因此,应当坚持在实践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细致、有效工作去指导、引导甚至是改造地域性文化当中的不良因子。
三、推动地域性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引入地域性文化因子,夯实“传统教育阵地”的基础
一要优化教育内容。大学生对价值体系的接受需要动力,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以大学生切身利益和自我价值实现为切入点,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体现人文关怀,为他们实现人生梦想搭建桥梁。浙江精神当中富于拼搏、敢于创新、勇于创业等积极因子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载体纳入到教育内容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价值体系建设和他自身的价值实现是能够统一的,自己能够从价值体系中找到成长发展的思想动力,从而由利益认可达到价值认同,产生对价值体系的自觉践行和维护。二要营造校园整体文化。切实创新思路,营造利于价值体系建设的整体校园文化。如浙江高校应根据浙江历史传统和自身发展历程进一步提炼独特的“校训”、“校歌”等精神产品;组建一支充分了解浙江当代精神、具有广阔眼界和先进价值观的“人生导师”、“价值导师”队伍;以浙江创业创新的伟大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自我创设教育载体,通过主题文化节、“校园文明大家建”等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活动,“从细微处见精神”,实现对大学生“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引导。
(二)强化地域典型的规范和引导,发挥“引导机制”新作用
一要突出典型人物引导。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仍处于接收、吸收、排斥、形成等环节交错的时期,外界强有力的引导仍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地域内典型人物由于成长、生活、工作经历都与大学生群体具有一些契合点,因此能够对价值体系建设产生推动作用。学校可以从校内外发掘典型人物,通过典型示范和引导,推动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和积极价值观。二要突出典型行为规范。充分吸收、借鉴浙江较为规范成熟的行政文化和商业规范,在校园建立规范的行为体系。如在学生事务“奖贷补免”、学生党团推优、综合素质考评等方面,尊重规则、开放透明,让学生在身边具体事务中体会核心价值观的要义。
(三)整合地域性文化资源,提升“实践性教育”
毋庸置疑,大学不是一方净土,当前大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已到了相当深入的程度,在此背景下,应当集聚起地域性文化中的“良性基因”和“优秀产品”,通过提供“实践性教育”,共同搭建起一个有助于大学生价值体系建设的外部环境。如针对浙江“90 后”大学生受浙江重商文化和外来思潮双重影响的特点,一方面要“扬善”,即在浙江的文化土壤上,通过优秀企业实习、实践,小微创业创新项目孵化等方式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的开放、创新、协作等良好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抑恶”,通过校园合作导师宣讲、学长经验讲授、经典案例教学等方式,有效规避物质气息浓、低学历致富带来的“反智主义”、投机思想等不良倾向,尤其要着重结合浙江市场高度发达的现实,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市场经济规则意识、诚信经商和法制意识等教育。
(四)扩展地域性文化网络影响,抢占“自我教育阵地”
目前,微信、微博、百度贴吧、QQ 群、新闻客户端等的信息、价值传播作用远远超出课堂和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接受信息、价值的“自我教育阵地”。浙江一所985 重点院校的部分学生社团、自组织,其新媒体手段运用得相当娴熟,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选取本地域的人和事,运用新颖的文化艺术形式,传播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念,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这启示我们,面对新兴的新媒体形式和格局,社会和学校应更加注重从地域性文化中选取对象和媒介,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合理巧妙地将传递的价值观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形式中,在学生的“自我教育阵地”占得一席之地。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人民日报》,2006 年10 月18 日。
[2]郑彩莲:《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以温州高校为例》,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 年第2 期。
[3]岳 奎 邵彦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地域性思考——以湖北为中心的考察》,载《社会主义研究》,2012 年第3 期。
[4]陈红兴 纪任才等:《弘扬地域文化传统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载《福建理论学习》,2010 年第5 期。
[5]陈华兴:《新时期提炼浙江人价值观的方法论》,载《浙江社会科学》,2012 年第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