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自信托起幸福“武汉梦”

2014-02-03罗时春

中国民政 2014年7期
关键词:市民救助民生

罗时春

民生自信托起幸福“武汉梦”

罗时春

江城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百湖相拥,自然禀赋独一无二。筑城三千年,蕴孕发轫楚文化,开创奠立近代工商文明,策源发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人文血脉涵养独特而厚重。活跃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正迎来一个全面复兴的“大时代”。

作为民政部门负责人,我认为,民生工作在蕴积城市自信中具有基础作用,在增强城市自信中肩负托底职能,必须更加关注,持续给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令复兴大武汉的步伐愈发沉稳自信,也为日新月异的武汉找到朴实进取之心,更让建设幸福城市成为众擎易举的共同目标。

构建幸福武汉——需要民生自信

国盛在于民生,强市在于富民。对一个追求远大目标的城市而言,内涵的变化,比外在的变化更有意义。在加快追赶国际化大都市的征途中,关切民生利益,促进成果共享,回归内涵提升,理应成为城市发展的首要之思。

民生自信是矢志发展、致力复兴的力量源泉。推动城市快速发展与全面复兴,市民既要分担代价,也要共享成果。在城市基础设施较弱的当前阶段,孜孜于外在目标固然重要,但不忘对民生利益的落力强调,特别是持续关注和改善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必然获取更多市民的理解与支持,激发最广泛人群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增强市民对城市发展的信心,从而汇聚为城市自信。有了这份自信,可以鼓舞城市力量,带动城市智慧,激发城市韧性;有了这份自信,千百万市民才会自觉地致力于城市发展和繁荣;有了这样的良性循环,就没有不成的事业。

民生自信是排除干扰、保持定力的内在驱动。城市自信是全体市民所赋予的一种精神状态,也是幸福民生的集中体现。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愿景美好,但筚路蓝缕。只有推动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才能从市民个体唤起自信、凝聚自信、坚定自信,从而升华为坚持改革开放、勇于探索新路的内在定力;只有拥有民生自信,才能更好地践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排除干扰,乘胜前进,创新发展。

民生自信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梦”“武汉梦”的根本目标。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矛盾进入凸显期、城市建设进入攻坚期的背景下,难免遭遇困难挫折,也会经历惶惑疑惧,这就需要累积个体自信的社会公信力、汇集个体自信的正能量洪流、聚集个体自信的社会建设力量。而这种力量,只能来自于全体市民,来自于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发展方向,来自于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凝聚而成的民生自信。

纵观武汉发展——彰显民生自信

纵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报告和“成绩单”,越来越突出民生指向。在工业倍增计划助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管革命与幸福社区创建等民生工程全面推开,实现了城市发展与民生福祉同义,蓝图远景与民众期待同心。这样深得人心的发展方式日益积攒为城市自信。这种自信正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流力量。

发展战略彰显了民生情怀。幸福武汉建设规划提出建设富足、保障、宜居、公平、文明之城,勾画了一个美好愿景。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报告从开拓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着墨走笔,坚持了民生优先的战略方向。2013年全市民生支出达到700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为63.8%。全市民政事业经费从2009年18.37亿元增加到2013年43.17亿元,年增33.8%,三倍于GDP的增速。编制出台中心城区社区用房、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保障了民生设施的发展空间。这些顶层设计为民生自信注入了强大动力,夯实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民政保障托底了基本民生。民政工作承担着“最兜底”的社会保障任务,是民生自信的根基。年均发放救助资金十多亿元,低保、五保、优抚等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年增15%、医疗救助标准年增20%,67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兜底保障。构建孤残儿童养、治、教、康抚育体系,从市儿童福利院走出了耶鲁女孩詹娜、清华硕士缪笛等优秀人才。扶助福利企业发展,安置6000余名残疾人就业,涌现了助残“犟妈”易勤等先进典型。

民政服务提升了民生幸福。民政部门贴近百姓需求,努力让老年、优抚群体有尊严地快乐生活。坚持公办、民办、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四轮驱动”,建成养老床位4.8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33张,位居全国第四,全市“三无”“五保”老人自愿集中供养率达到100%。探索推开“一键通”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免费为65周岁以上的有需求老人发放手机20余万部,提供养老服务320余万人次,成为全国养老服务创新发展的“试验田”。强化拥军优属、军人优抚、军干休养服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培育发展社区志愿服务队伍117万,吴天祥、张晏生、董明成为全国志愿服务明星。

工程设施夯实了民生基础。市委、市政府以办好“十件实事”为抓手,在民生设施建设上“开天辟地”,在公共服务功能上升级增效,让老百姓受益。就民政而言,近5年来,先后投入10亿元,启动建设了市社会福利院、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市儿童福利院分院、汉口殡仪馆、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等重点民生工程。各区共投入近20亿元,新、改、扩建16个区级公办福利院。全市投入20亿元,建成149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293个社区服务站,实现了社区服务设施全覆盖,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平均面积达到800平方米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复兴大武汉——增强民生自信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展开了一幅宏伟画卷,对应着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政部门将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凝神聚力,务实创新,使人民群众从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中看到希望、得到实惠、体会到幸福。

夯实社区基础,让市民感受到幸福就在身边。紧扣“让社区更美好,让居民更幸福”的建设理念,加速幸福社区创建进程。推进“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指数;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居民精神生活指数;推动社区回归自治本位,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互补作用,使社区减负、增效、提能;推动治理重心前移,组织志愿者、专业社工等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调节服务,夯实社区源头治理平台。到2017年末,把全市1470个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文明祥和、平安稳定、生态宜居”的幸福社区,夯实国家中心城市的“底子工程”。

构建“9055”格局,让老人颐养天年。加紧构建“9055”养老格局:即“90%在家庭养老、5%在社区养老、5%在机构养老”,实现江城百姓按需选择养老模式。到2016年末,建成社区养老院316家,实现中心社区全覆盖,重点满足普通失能和失智老人便捷化、低廉化服务需求;完善“一键通”信息服务系统,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做实后台服务,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到2015年末,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00家、农村互助照料中心100家,满足社区居家老人日间照料需求。

织密托底网络,让改革发展成果市民共享。健全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以医疗救助等专项制度为配套,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实现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社会救助目标。坚持城乡统筹的推进理念,按年均15%的比例分类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到“十二五”末,实现低保标准翻番,社会救助保障水平跻身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加速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建设,构建梯次救助结构,逐步完善医疗、住房、教育救助和就业援助等相配套的政策机制,使各类社会救助制度互通、互联、互补,形成“保基本、多组合、长效化、全覆盖”的“救助套餐”,守住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安全底线,托起江城百姓的幸福“武汉梦”。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民政局局长)

猜你喜欢

市民救助民生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水下救助抢险
救助小猫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意义”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