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中国梦
2014-02-03汪长明
□汪长明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研究中心,上海 20003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是我党治国理政的目标及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1]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高科技的支撑。航天技术作为一个国家现代技术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技术领导人和创业奠基人,为中国科技事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了毕生心智,建立了不朽功勋,“为祖国和人民留下了彪炳史册的科学成就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2]作为一位树立振兴祖国梦想、塑造科技报国梦想、成就强军兴国梦想、赓续富民盛国梦想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无疑是老一辈爱国科学家追逐中国梦、践行中国梦的典型代表和缩影。
一、立梦:“抱着振兴祖国的决心”
一个人人生志向的选择与他日后的成长及取得的职业成就息息相关。古今中外无数人才成长的成功案例证明,只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将个人志向与国家战略,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极优化,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一)幼立壮志,振兴中华
筠抱显于髫龄,兰芳凝于丱齿。考察杰出人才的成长经历与成功因素,要重点考察其所受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和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钱学森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父亲钱均夫早年留学日本,专修教育,后来成为教育家。在钱学森很小的时候就经常给他讲“学习知识,贡献社会”的家训,这八个字深深地印在钱学森幼小的心灵里。母亲章兰娟自钱学森幼时起就对他进行知识和道德启蒙教育。长辈的言传身教,对钱学森日后的成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在学生时代,钱学森即树立了报效祖国、振兴祖国的远大理想,成为他矢志不渝的动力之源。1923年9月,12岁的钱学森进入北师大附中学习,该校秉持“诚、爱、勤、勇”校训,爱国主义是学校的核心办学思想。校长(时称主任)林砺儒先生是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力推“全人格教育”的办学理念,开中国基础教育之先河。晚年钱学森曾写下一份对其产生深刻影响的17位老师名单,除父母外,另有七位是他在北师大附中就读时期的老师。
对于自己在北师大附中所受的爱国主义教育,钱学森曾回忆说:“当年我们在附中上学,都感到民族、国家的存亡问题压在心头,老师们、同学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在这样的气氛下,我们努力学习,为了振兴中华”;“六年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3]P138-139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钱学森青少年时期人格养成起着催化作用,启蒙了他的报国梦想。他曾不无感慨地说:“我能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也是与中小学老师的教育分不开的!”[4]
(二)壮志凌云,情系航天
1929年7月,钱学森从北师大附中毕业后,决心走交通救国、技术强国之路,为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尽一己之力。他“抱着振兴祖国的决心”,以优异成绩考上被誉为“东方MIT”的上海交通大学,主修铁路工程。在大学期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本空军凭借空中优势,掌握了对中国领空的控制权,对上海狂轰滥炸,中国军民惨遭杀戮,人员财产遭受惨重损失。钱学森亲眼目睹这一切,他深切感受到现代航空技术对国家实力与国防安全的重要作用,痛感中国必须发展先进的航空技术,拥有强大的航空工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国之患、时之需,他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将人生理想从“交通救国”转到“航空救国”上来,并进行了不懈探索。在学有余力之际,钱学森选修了《航空工程》等课程,并利用大部分课余时间去学校图书馆借阅航空方面的书籍和杂志,专攻航空与火箭知识,并有了初步的研究心得。至赴美留学前夕,他已发表《火箭》、《美国大飞船失事及美国建筑飞船的原因》、《气船与飞机之比较及气船将来发展之途径》、《最近飞机炮之发展》等多篇航空、火箭方面的论文。[5]P50-51
在《火箭》一文中,钱学森发出这样的感慨:“你在一个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的群星,感一种‘可望而不可接’的失望吧!我们真是如此可怜吗?不,决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6]从这段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激扬文字中可以看到,探索太空、征服宇宙的梦想已经在风华正茂的钱学森心里扎根,体现了他将个人梦想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远大志向和宏大抱负。钱学森在文中极富前瞻性地指出了火箭的发展前景:“(火箭)是征服空间,征服宇宙的开端!”[6]钱学森在交大时期对航空的关注和研究为他后来转向这个领域奠定了知识基础,交通大学也由此成为他走上航空之路的光辉起点。
(三)赤子情怀,一心为国
1934年7月,钱学森以优异成绩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专业是航空门机架组。按照清华大学的规定,凡选派出国的留学生,必须由学校指派导师补习一年。当时主持招考工作的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为钱学森选派了由王士倬、钱莘觉、王助三位教授组成的导师组,对他进行具体指导。在此期间,钱学森深得大师真传,并先后赴杭州、南昌、南京等地的飞机修理厂实习,为出国留学作好了必要的准备,并由此踏上了迈步航天路、追逐航天梦的壮丽征程。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难以理解,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学习了四年、且就业前景很好的热门专业,另起炉灶去选择一个在当时的中国还仅限于纸上谈兵的“冷门”专业?一个主要因素是,中国抵御外辱的国家需要促发了他报国志向的调整,促使他从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角度和高度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钱学森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一九三四年夏我报考清华公费留美,改行了,要学航空工程。”[7]面对国家的迫切需要,青年钱学森及时从铁路工程专业转向航空、火箭研究,赤子情怀,鲜明可鉴。在新的历史时期,钱学森在大学时代的专业选择与人生追求无疑值得广大青少年学习和借鉴。
二、追梦:“要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
时势造英雄。社会需要对人才成长及其品质塑造有着巨大的催生和引示作用,是人才养成的强大外在动因。个人需要一俟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即可内化为人才持久、永恒的内在激励,激发人才产生崇高、坚定的理想目标,指引着人才的奋斗志向。钱学森的成长经历是这一人才学基本原理的典型验证,他是祖国需要与个人理想志向、民族利益与个人奋斗目标结合成才的典范。
(一)负笈西学,心系祖国
1935年9月,经过在国内飞机修理厂一年的见习后,钱学森怀着发展祖国航空事业的远大抱负,赴美求学。那个年代中国内忧外患,国家尊严屡遭践踏。国弱则民卑,中国人在世界上尚未摘除“东亚病夫”的帽子,低人一等。初到美国的钱学森倍感处处受人歧视,这深深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于是他下决心奋发学习,一定要为中国人争口气,一定要用自己的才智在外国同学面前证明中国人不可小觑。他当年曾说:“我到美国去学技术是暂时的,学成之后,一定回来为祖国效力”;“我到美国去,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而且要证明我们中国人是可以赛过美国人,达到科学技术的高峰。”[8]
正是因为有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钱学森潜心研攻,心系祖国,仅用一年时间即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顺利毕业,并随即认识到“一名技术科学家对于祖国的帮助远大于一名工程师”,[9]于是将研究方向从航空工程转向航空理论的学习。1936年10月,钱学森转入加州理工学院,师从世界著名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学习航空工程理论即应用力学,开始了与冯·卡门亦师亦友的学术情谊。在美国工作期间,钱学森功成名就,地位显赫,但他对于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不为所动,而是时刻准备回国效智效力。当得知新中国即将诞生,他即先后辞去各种要职,毅然决定回国。他说过:“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8]虽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都有自己的祖国,钱学森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
(二)开拓创新,勇攀高峰
旅美期间,钱学森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以及火箭与导弹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导师冯·卡门共同完成的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的“卡门—钱近似”公式,使他在28岁时一举成名,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他独立完成的学术论文《关于薄壳体稳定性的研究》,使他在航空技术工程理论界获得很高声誉;他提出的火箭与航空领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超前设想和科学预见,奠定了他在力学和喷气推进领域的翘楚地位。同时,他还开创了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新兴学科,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重要贡献。尤其是他1954年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一书,“成为自动控制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10]它“所体现的科学思想、理论方法与应用,直到今天仍然深刻的影响着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的发展”。[11]这些划时代科技成就的取得,无不凝聚着钱学森科学报国的雄心壮志、智力储备和学术积淀,也因此铸就了他科学历程中的第一座创造高峰。“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8]
三、圆梦:“竭尽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
(一)归心似箭,义无反顾
1949年10月,钱学森夫妇获悉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即着手为回国做准备。他归心似箭,“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1950年8月,钱学森打点好行李、买好机票准备举家回国。但是,麦卡锡主义政治阴风盛行的美国以莫须有的罪名,非法扣留钱学森,软硬兼施,以达到让他长期滞留美国置其科学生命荒废的险恶目的。钱学森不为迫害所惧,不为利诱所惑,他卧薪尝胆,大义凛然,充分展示了一位中国科学家崇高的民族气节。面对美方检察官的质询和责难,他坚定地说:“新中国已经成立了,我是一定要回到祖国去的,这没有什么可商量的。”[12]在即将踏上祖国土地的前夕,面对美联社记者的提问,钱学森慷慨激昂又义正词严地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13]
磨砻砥砺,玉汝于成。1955年8月4日,经过钱学森的不懈抗争和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美国移民当局理屈词穷,最终不得不同意放行钱学森。9月17日,钱学森一家从旧金山踏上了回归祖国的路程。为了这一刻的到来,他整整准备了20年。在回国的邮轮上,钱学森难掩无比激动的心情,他说:“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14]这是他对在美国所受屈辱的洗刷和澡雪,也是对自己报国之情的宣告和陈说。
1987年,钱学森在访问英国时对当地的中国留学生说道:“我为什么要走回归祖国这条道路?我认为道理很简单——鸦片战争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断。革命先烈为兴邦,为了炎黄子孙的强国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血沃中华热土。我个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能追随先烈的足迹,在千万般艰险中,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8]这段豪言壮语掷地有声,英雄豪迈,是他对自己悠悠报国心、拳拳赤字情的最好诠释。
(二)奠基航天,功勋卓著
钱学森回国后,自觉服从国家需要,勇敢承担起创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任,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忘我工作,不懈奋斗。他始终站在世界科技前沿,以超凡智慧、开拓意识和战略眼光,带领中国航天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攻破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关,解决了一大批关键技术难题,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开创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从战略高度思考、谋划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前瞻性的重要学术思想和有重大价值的建议,为我国导弹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初创阶段的技术领导人,钱学森在中国乃至世界航天史册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彪炳史册的一页。新华社《钱学森同志生平》电文用14个“第一”对此进行了概括: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研究机构;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协助聂荣臻成功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作为发射场最高技术负责人,组织指挥了我国第一枚改进后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协助组织实施了我国首次“两弹结合”试验;牵头组织实施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组织完成“实践一号”卫星发射试验,首次获得我国空间环境探测数据;领导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组织启动了远洋测量船基地建设工程;指挥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组织领导了我国洲际导弹第一次全程飞行、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和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任务。钱学森“为实现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新突破建立了卓越功勋”;“为我国导弹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15]
筚路蓝缕,创业维艰。经过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第一代航天人协同努力,攻坚克难,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阔步向前;中国国防力量一步一个台阶,蒸蒸日上。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德国《明镜》周刊网站2013年12月14日援引德国明斯特大学的月球研究者哈拉尔德·希辛格的话表示:中国现已“跃升到航天大国的甲级队之中”。[16]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自然离不开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卓越贡献。他早年的航空救国梦、科学报国梦如今都在新中国的土地上变成了现实。“长征”升空,神舟飞天,嫦娥奔月,浩瀚太空一次次留下中国人的矫健身影。
祖国强大、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钱学森的最高追求。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在钱学森看来,“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他胸怀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自强之志,秉持忘我之心、无我之美、超我之境,矢志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科教兴国,向祖国和人民递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倾注了满腔热忱,奉献了毕生心智。
四、续梦:“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进入晚年,钱学森从国防科研战线技术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但他退而不休,老而弥坚,继续思考攸关国家长远发展、关乎社会长治久安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为续写自己的中国梦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的国防科技发展战略思想、教育思想、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等研判,可谓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和理论指导。
(一)科技强军,面向未来
出于对祖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切,钱学森一直十分重视研究军事科学的有关理论,提出了许多深思熟虑的创见。他敏锐把握国防现代化对军事科学研究方法革新的需要,大力倡导以“计算机兵棋推演”为核心的作战模拟技术,并提出运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和综合集成探讨厅体系”,使军事科学研究走出纸上谈兵和沙盘模拟的传统模式,跨入集成创新的新时代,从而“启发新的作战思想”。他希望通过科学技术与军事科学的结合,注重“尖端科学技术的国际攻关”;[17]同时,“为了做好科学技术的引进和输出”,他还“建议成立国务院对外科学技术联络部”,[18]努力推动我国军事科学的现代化,以更好地发挥军事科学在国防现代化进程中的理论先导作用。
1984年3月3日,钱学森在国防科工委举办的一次讨论会上发言中无不忧虑地指出:“我们社会主义中国还处于一个很不安宁的世界,我国安全还受到严重威胁,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国防建设。我们要努力(加强)人民解放军的建设,把我军建成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进一步提高我军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自卫能力。”[19]为此,钱学森特别强调军事系统工程思想的重要性。他指出:“军事系统工程是现代军事科学的重要内容,又是科学地研究现代战争的重要手段。解决国防战略问题一定要用它。”[20]早在1979年,钱学森就在一次讲话中说到:“我认为,对实现我国现代化来讲,我们现在抓军事系统工程的意义是不亚于二十三年前毛主席和周总理抓导弹、原子弹。”[21]钱学森关于未来战争模式与现代军事科技发展走向的科学判断,对我国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筹划具有重要意义。
(二)倾情教育,魂系人才
钱学森始终从战略高度思考谋划人才培养。他曾经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深刻阐述培养我国科技帅才和将才的重要性、迫切性,并具体提出了培养途径和方法。他指出:“教育问题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在21世纪,国与国的竞争,综合国力的比赛,最关紧要并有决定性的,是公民的教育文化水平。水平高的占优势;水平低的处劣势,甚至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因此,“要十分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当代世界科技竞争最激烈的是人才竞争。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因素。”[22]为此,钱学森建议:国家“要培养大量的硕士和博士。没有这样的智力开发,就不可能实现二十一世纪初的现代化生产”;今后则“要求全体人民都接受大学教育,还有一大部分硕士、博士的水平,也就是普及大学教育”;因为“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的趋势所提出的要求。”[23]在方法论上,钱学森曾设想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才系统工程”理论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用人学”,并提倡加强脑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等前沿课题的技术攻关,[24]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创新型人才,包括“社会科学”人才,防止出现“人才断层”。[25]
2005年7月29日,面对前来看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发出犀利的感慨:“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26]2007年,96 岁高龄的钱学森通过助手表示,他“成天思考”、“念念不忘”、无比“忧虑”的问题,就是中国目前缺乏拔尖的科技领军人才。他说:“这是一件关系国家长远的大事,要办好。”[27]钱学森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体现了他始终将祖国强大、民族振兴放在第一位的高尚情操,饱含着深挚的人文情怀和深邃的战略眼光,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指向,对于国家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启示意义。
(三)五业并举,强国富民
上世纪80年代,面对常规能源日见其少,人地矛盾日益凸显,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钱学森首次提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理论,为解决中国未来“百年之困”的“三个怎么办”未雨绸缪、出谋划策,即:1.常规能源煤、天然气、石油等用完了怎么办?2.18亿亩耕地红线突破后怎么办?3.人口发展到30亿,要丰衣足食怎么办?钱学森认为,与其到月球上找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不如把地球表面的沙漠治理好,草地利用好,用“高科技”和“可持续”确保中华各族儿女过“富裕而有尊严的生活”,“给世界带好这个头”。
1984年5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的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会议上,钱学森应邀做了《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正式提出要发展“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他认为,“既然说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那就要充分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以及一切可以运用的知识来组织经营它,”[28]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中国21世纪的第六次产业革命。钱学森提出“建立农业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理论,旨在利用高科技和新思维,既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率,又保护和改良生态环境,让中国农民尽快富裕起来,造福子孙万代。如今,这一理论在沙漠地区的实践正在“将不毛之地变为良田沃土”,告慰着他利国福民的遗愿。
五、结语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钱学森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8]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何等博大的胸怀!心里始终装着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是他对事业满怀热忱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动因。
平生无意求虚名,惟尽百年赤子情。钱学森用毕生的情感、智慧和忠诚,诠释着“此生惟愿长报国”的高尚情操和炽热情怀,实现了自己的科学报国梦,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人生。作为德高望重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的中国梦,是爱国情怀、奉献精神、求真意识、创新勇气的集成,是立梦、追梦、圆梦、续梦的结合,是爱国之心、报国之情、效国之能、强国之行的统一。他是中国梦的勇敢追随者、自觉践行者、坚定守护者和生动诠释者。从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可以汲取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激励。
[1]许志峰.习近平同神舟十号航天员亲切通话[N].人民日报,2013-06-25.
[2]马兴瑞.弘扬钱学森的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深切怀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J].求是,2011(19).
[3]钱学森.回忆母校师大附中[A].中国名校丛书:北京师大附中[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王寿云.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J].人民教育,1992(1):39.
[5]马德秀.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6]钱学森.火箭[J].浙江青年,1935(9).
[7]汪长明.大学场域中的钱学森精神——记上海交通大学时期的钱学森[J].学习与实践,2011(8).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钱学森同志言论选编[N].光明日报,2009-12-01.
[9]汪长明.爱国、奉献、求真、创新——解读钱学森精神[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10]戴汝为.我和《工程控制论》[N].光明日报,2011-12-05.
[11]于景元.钱学森科学历程中的三大创造高峰[N].科技日报,2009-11-12.
[12]吴月辉.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此生只为国家谋[N].人民日报,2011-12-11.
[13]缪俊杰.走近钱学森[N].人民日报,1998-04-24.
[14]姜泓冰.“竭尽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N].人民日报,2011-12-12.
[15]新华社.钱学森同志生平[EB/O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11/06/content_12399251.htm.
[16]外媒:中国跃升至航天大国“甲级队”[EB/OL].http://world.people.com.cn/n/2013/1216/c1002-23855032.html.
[17]钱学森.尖端科学技术的国际攻关[Z].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藏钱学森手稿(档号:RW-钱学森-2327-19-167).
[18]钱学森.建议成立国务院对外科学技术联络部[Z].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藏钱学森手稿(档号:RW-钱学森-2008-07-06).
[19]钱学森.1984年3月3日在远望楼国防科工委“对策”研讨会上的讲话[Z].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藏钱学森手稿(档号:RW-钱学森-2327-17-154).
[20]钱学森.关于军事科学的随笔[Z].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藏钱学森手稿(档号:RW-钱学森-2359-1-002).
[21]钱学森.关于军事系统工程的随笔[Z].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藏钱学森手稿(档号:RW-钱学森-2007-012-03).
[22]钱学森.关于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J].高教战线,1985(1).
[23]钱学森.所谓“第四次世界工业革命”告诉我们什么呢?[Z].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藏钱学森手稿(档号:RW-钱学森-1820-003-07).
[24]钱学森.关于人体科学的几个问题[Z].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藏钱学森手稿(档号:RW-钱学森-2443-2-008).
[25]钱学森.与中央组织部知识分子办公室同志谈[Z].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藏钱学森手稿(档号:RW-钱学森-2170-3-014,RW-2170-3-015).
[26]寻找“钱学森之问”的国际答案[EB/OL].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11-12/19/c_131308371.htm.
[27]李斌、吴晶.钱学森:培养一线创新人才是一个紧迫任务[J].成才之路,2008(10).
[28]钱学森.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