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师范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

2014-02-02杨吉生

科技致富向导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

杨吉生

【摘 要】目前生物师范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呈现出双向选择的趋势,这给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社会对于生物师范专业毕业的能力方面的要求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在生物师范生的培养中通过改进教学计划,强化动手能力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以便能够在实践中更好的拓宽毕业生的就业路子,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生物师范毕业生。

【关键词】生物师范;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教学实践

师范教育主要是将培养中学教师作为主要的目标,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制定教学大纲、落实教学计划也主要是围绕这一目标而开展。中学课程教学改革使得生物课程成为了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这对于物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伴随着高校扩招和中学教学的发展,生物师范生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师范生的顺利就业。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拓宽毕业生就业的路子,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目前示范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结合实践,就生物师范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示范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概念分析

在80年代初我国提出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主要是源于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到目前为止,已经逐步形成了知识复合、思维复合、能力复合等多个层面比较完善的体系。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在多个方面都着一定能力,在某个具体的领域方面能够出类拔萃的人才。当今社会的一大特点是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知识融合,社会发展要求每一个人都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现代社会的生物师范生不仅仅是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比较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适应中学教育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所谓应用型的人才主要是指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目前复合应用型人才成为了很多用人单位的首选,同时也是师范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作为师范生自身,也应该积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为更好的提升综合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对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因此在师范教学中培养生物师范生的复合应用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主要结合自身对于生物示范生复合应用型能力的理解,探讨了生物师范生人才培养的具体思路,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师范教学中培养生物师范生综合能力的思路探讨

2.1教学计划制定中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技术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决定着教学内容的总和和结构,并对于教学活动做出全面的安排。在生物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应当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计划的制定,突出对生物师范生自身动手能力的培养,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师范生对于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比如在学习《植物学》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大胆的进行教学计划的改革,在教学中增加实验课程的教学时数,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的同时,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实践操作,进而提升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植物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针对本地的植物特色和经济情况,在实验课程的安排中紧密联系本地的农业发展的情况,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的师资力量,以便可以更好的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同时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鼓励师范生自己完成教学实验,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总结,这样所获得知识更加的深刻,另外也对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进行了培养。师范学校的老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师范生的特点,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师范生的主体作用,而老师主要负责的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当师范生有疑问、有困难的时候老师给予适当的点拨,这样往往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学取得时效性。

2.2改革教学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地区都掀起了开展素质教育的热潮,这使得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对于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求老师自身要比较高的素质,所以培养生物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必要。在针对生物师范生的教学中,培养具有一定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能的毕业生是师范教学的重要目标。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对于师范生综合素质的训练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这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身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围绕着这以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强师范生自身的动手能力。在对师范生的教学中要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改革教学的方法,发挥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这样才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导师范生在业余时间对中学生物的内容进行备课,然后在课堂上讲解自己所准备的内容,其他的师范生做评委,进行轮流上台讲解,然后大家进行互相的点评,发扬长处改进不足。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综合素质培养方式,大多数的师范生对毕业之前的教育实习都会充满信心,也都能够顺利的完成教育实习工作,使得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在实践中不断的改革教学的方法,师范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从而为今后走上讲台奠定很好的基础。

2.3适应师范生培养中的变化,培养复合人才

目前,很多生物专业的师范生毕业之后都转教其他的课程,一些学生甚至不会从事教师职业,这些现象比较普遍,在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的适应这种变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针对生物师范生的教学要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寻找新的就业出路,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使得学生能够多掌握几种社会需要的技術,做到一专多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有能力选择自己的满意岗位。所以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突出实用性知识的传授。比如在讲授“植物的营养繁殖”这一节课程内容的时候,老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将师范生带出课堂,在户外开展现场教学,老师先进行示范,学生接着进行适当的操作和练习,同时在日后的实践课中进行反复的练习,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增强,也可以使得学生提前接触到生产实际,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在未来的竞争中也就会有更多的自信。

3.小结

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新时期生物师范生的培养要满足社会对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生物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要想能够很好的实现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必须要对现行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管理和创新,从多个角度开展教学的改革,注重师范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科]

【参考文献】

[1]张兵,陈相光.师范院校非师范理工科大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7).

[2]周世兵.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与探讨[J].魅力中国,2009,(19).

[3]张法光.部属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农村大学生的培养问题[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1).

[4]张旺君.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6).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
立足课堂,因学施教
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改革分析与实践应用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