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通过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电力行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策略研究

2014-02-02王曼

科技致富向导 2014年2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策略研究

王曼

【摘 要】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为做好实体经济发展的电力保障工作,大量电力企业迅猛扩张,由此产生的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融资工具被创造出来服务实体经济,私人银行作为银行创新的先锋军,以及超高净值客户的聚集地,通过多种手段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助力电力行业解决融资问题已成为摆在私人银行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股权融资、并购基金、产业基金等方面的介绍和分析,将私人银行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电力行业的服务路径进行了梳理,对未来更好地服务该行业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关键词】电力行業;路径选择;策略研究

0.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一直是发展过程中的主驱动力。在这个阶段,用电量从2000年的1.3万亿千瓦时一跃增长到2011年的4.69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超过12%,而电力行业的规模更是达到了4万亿,平均每年增速24%。电力行业的高速增长是全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其盈利能力也受到了发改委、电监会、发电用煤、水利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煤炭价格上涨导致的电力企业成本增加,自2004年来,涨幅超过150%,但由于发改委、电监会高度控制电价,零售电价只有20%的涨幅。加之电力企业集中度高、竞争激烈,行业盈利能力有着显著下降。近几年,行业投资回报率仅为5.1%,位列39个工业行业中倒数第3位。除利润表的“不景气”外,资产负债表“压力”也较大,电力企业十一五期间投资始终处于高位,平均每年6000多亿元,大部分都通过间接融资,2011年6月,作为行业内重要的考核指标——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了66%。一些企业资不抵债、资金周转困难。由于近年来,受到产业结构转型、节能减排及房地产调控等政策的影响,用电量增速连年降低,发电企业雪上加霜。

私人银行部作为商业银行的“前沿”部门,更要立足于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以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为目标,达到资产的留存,忠诚度的提高,最终构成良性循环。私人银行部可以在电力行业中为客户提供股权融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设备租赁、投资分析等服务,为提高行业内客户的综合竞争实力保驾护航。本文主要通过对每一类服务的具体分析,寻找到一条为电力企业服务的有效路径。

1.股权融资

1.1特点分析

2002年,原国家电力公司资产“厂网分开”,此后成立了“五大”发电集团——国电、华能、大唐、华电和中电投。随着后续的大举扩张,“五大”的资产负债率从成立之初的65%增长到了2011年底的86%。为解决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难题,各大发电集团正在积极探索股权融资之路。

1.2私人银行服务路径

五大集团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并且在国资委的考核压力下有着很强的成本控制的动力,所以在贷款议价上占有主动性,迫使银行通过下浮基准利率的方式争取客户。但从多元化融资以及降低资产负债率的角度看,私人银行部仍应积极为“五大”客户设计上市、增发、私募等股权融资方式,并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在这类业务的拓展上,私人银行部具备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私人银行具备对接股权投资产品的天然优势。由于该类产品对客户资金量和风险承受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并不适合大众客户。而私人银行客户恰恰满足了这两方面的要求,是股权投资产品的主要目标客户。比如2011年,工商银行通过私人银行渠道协助某电力集团旗下子公司进行募资,仅两个工作日,就成功募集到了十几亿资金。该案例很好地诠释了私人银行与股权投资类产品的契合度。

第二,私人银行具备整合银行资源的综合能力。为电力集团设计面向私人银行客户的股权投资类产品,是对商业银行多个部门协作能力的一项重要考验。私人银行在前期可以联合公司信贷部门对集团客户进行“深耕挖掘”,中期可以和投资银行部门根据私人银行客户的投资偏好,共同设计方案,后期可以通过三方机构进行资金募集,详见图1。这种全流程式的服务,有效体现了私人银行部整合商业银行资源的能力。

图1 私人银行整合银行资源助力电力行业

总体而言,私人银行在为电力集团客户提供股权融资服务上作用显著,潜力巨大,是商业银行向这类客户推广股权融资方案的首选。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在向电力集团进推介股权融资方案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一定的困难。首先,电力集团只有在考核期间才会重点考虑此类方案来降低资产负债率,这就需要商业银行积极维护该类客户,及时掌握客户需求动态,并迅速提供解决方案。其次,股权融资会稀释国有股占比,因此通常需要集团决策层讨论通过以及有关部门的批准,这在无形中就提高了该类融资方案的隐性成本。最后,商业银行同业竞争激烈,电力集团要求较高的审批效率,而一些中小银行因决策链较短,在此方面反而具有一定优势。

2.并购基金

2.1特点分析

并购基金,是专注于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基金。并购基金主要选取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形企业作为目标企业,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收购目标企业股权,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对其进行适当的重组改造,持有一定时期后再出售。并购基金经营价值的核心是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其实质也是私募股权基金的一种业务形态。

国际并购基金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中期的美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及日本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第四次并购浪潮和2003-2007年期间,并购基金获得了空前发展。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9000家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运营着逾1.9万亿美元资产,其中并购基金占63%,并购基金已成为欧美成熟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力量。2009年开始,受中国市场海外并购和企业重组并购政策的双重利好因素促动,中国并购市场逆势上扬,2011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共完成469起并购交易,其中披露价格的416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277.79亿美元。

2.2私人银行服务路径

对于服务大型的电力企业而言,私人银行配合股权投资基金公司设立并购基金不但可以满足其一定的投资需求,还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并购标的企业的控制权。例如,中电投联合蓝湾投资(见图2),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注册资本1000万元;同时,信托公司设立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约20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最终通过有限合伙的方式合作设立能源基金。

该基金主要投资大型、优质、成熟煤炭項目,能源基金通过持续运营、管理、股权转让、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以及上市退出等方式实现基金增值和投资退出。最终所投资的项目以煤炭产能买断或以长期协议方式优先供应中电集团,以确保中电集团发电过程中使用的煤炭得到稳定供应,基金退出时,基金会将所持股权优先转让给中电集团,以实现中电集团预期的对目标公司的并购计划。此处,列举了近几年五大电力集团向上下游产业的并购重组案例(见表1)。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私人银行不能直接进行股权投资,但是可以在两个重要环节提供自己的资源,一方面是承担投资顾问的角色,即并购主体以及并购对象的挖掘和并购方案的设计,另一方面是通过私人银行的资源帮助信托公司找寻投资客户,成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从法律上,银行在整个并购基金的实施过程中只能担当资金托管的职能,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其实际承担的任务和责任的多少,收取不同的托管费率,如果募资和并购方案设计全部由银行牵头,则托管费率可以设计在5%甚至更高。

图2 中电投联合蓝湾投资成立并购基金

表1 近5年五大电力集团向上下游产业的并购重组案例

3.产业基金

3.1特点分析

近年来,产业投资基金在中国发展迅速,一些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够完成上市的企业梦想着得到一笔资金的助力。电力企业的发展不仅是大型企业需要资金支持,进一步扩张企业的业务范围,中小企业也同样需要资金方面的支持,它们跟多的需要创新支出、需要在市场上提升份额,这也为电力产业基金提供了不同的层级对象,有超大体量的为大型电力集团服务的,也有为中小电力企业解决扩张和产业链延伸的成长基金,还有为一些专注高精尖端技术研发的优质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

针对我国电力企业发展存在的资金缺口大的问题,产业投资基金在电力行业发展方兴未艾。比如在2012年初,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与九派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了国内首家智能电力产业基金,解决中小企业电力融资难的问题。

3.2私人银行服务路径

产业投资基金一般募集资金在十亿左右甚至更高,并且要求发起人出资认购一个相对较高的份额,其它最小有限合伙人投资也应占出资的1%左右这就会使得投资者主要集中在大型机构和私人银行客户。基于这个特点,私人银行在承揽产业基金的超高净值客户募资工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由于产业基金投资在当前主要以培育企业上市为最终目的,现行政策中对于成立基金的属性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如果基金成分中超过50%的国有资本或者国有法人资本,则基金投资企业上市时需要转持一定比例的股票给社保基金,造成投资收益的缩小,这样私人银行客户成为这些基金主要的募集对象之一,而这部分客户已经是私人银行专属的资源。

此外,在我国私人银行客户构成重大部分为民营企业家,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从事制造业,尤其是电力依赖型的企业,由于中国并未完全放开自主发电使用的管制,所有自身发电必须“上网”后再“下网”方可使用,所以还是离不开对电力企业的依赖。该类客户如果能够参与到产业投资基金成为其中的合伙人,在投资大型企业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形象,对电力企业有着相当重要的支持,在所经营企业电力使用方面,可能会得到政策上的倾斜,形成互惠互利的局面。

4.结论

综上所述,私人银行业务对电力行业的支持方式可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未来,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和延伸,更多的金融工具会被创造出来,服务实体经济。现有的股权融资、并购基金、融资租赁、产业基金等服务方式将会进一步完善。私人银行业务必将能够在客户和实体经济中寻求最佳契合点,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的同时,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实体经济。 [科]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11,电力投资行业分析[R].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2]魏建国,胡艳平.组建我国电力产业投资基金的探索[J].水利发展研究,2006,11:20-22.

[3]百度百科,并购基金[N/OL]baike.baidu.com/view/4027812.htm.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策略研究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