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与培养高校学生党员干部的对策

2014-02-02曲艳鹏武瑞

科技致富向导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高等学校学生党员

曲艳鹏 武瑞

【摘 要】学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发展质量,直接反映了高校学生党建的工作的真实状况。在高校学生党建过程中,学生党员干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组织能力、政治素质等各方面影响着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影响着学生党组织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学生;学生党员;学生党建

党员发展工作是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高校党组织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青年学生在入党动机和态度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保证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问题。综观近几年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情况,总起来包括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平均年龄逐步减小;二是党员数量逐年递增;三是发展党员的起步年级逐步提前。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特点,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充分保证党员的质量,是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就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作了探讨。

1.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党员发展的过程一般应包括普通学生、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选拔积极分子的原则“动机纯正,表现优良”,选拔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标准应是“品学兼优,能力出众”,发展的原则应当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消极动机、标准模糊和发展过程不规范的问题。

1.1入党动机多样化、功利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开放,各种价值观念也快速涌现,多元价值观之间的冲撞益激烈,个人的价值倾向也将直接影响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与稳定。当今社会,接受文化思想观念的途径多、速度快,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黄金时间对知识的渴求是比较强烈的,正因如此,一部分同学弱化甚至失去了对事物和价值观念的常规判断能力,加上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样性、复杂性,出现了诸如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入党,对党的认识模糊,甚至有少数学生入党带有功利色彩,把入党视为一种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认为入党之后工作好找就业容易的思想,或者入党光荣等思想。

1.2培养考察范围局限性较大,给党员发展质量带来影响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后人数的增加,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加大,发展数量大幅增加,党员发展及考察工作难度随之增大。另外,较少有机会考验发展对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党性表现,大学生入党前考察较多地集中在学习成绩和社会公德等方面,但考试成绩排名和生活细节上的要求与思想信仰不属于同一层面的问题,因此导致考察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倾向:要么由细节问题决定考核结果,要么大而化之。一些基层支部把党员培养目标仍局限在传统的某些观念上,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制定培养目标,工作方式方法也必然受到局限,就很难培养出真正优秀的能积极良好地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和为社会建设服务、体现自我价值的社会主义新型公民。

1.3学生党员的教育形式单一

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往往是通过支部大会进行集中学习,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学习教育体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基本上是接收和转正党员以及传达上级的文件精神或领导的讲话精神,然后组织大学生党员进行讨论,教育就算完成了,平时很少组织党员进行专题学习。

1.4缺乏对学生党员发展后的教育与管理

目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组织入党、轻思想入党,重组织发展、轻教育培养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对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参差不齐,以致很多学生党员角色意识不够强,不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学生党组织的整体影响也有待加强,加上由于组织生活现状,使得有些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淡漠,没有形成成熟理性的理想信仰,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得不到保证。

2.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确保入党积极分子质量

动机是源头问题,对于具有积极型动机的积极分子,要通过党支部、培养考察人等肯定鼓励,帮助其理顺思路,避免出现偏激或者因为受到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影响而产生动摇,优秀思想能够继续升华;对于具有消极型动机的积极分子或党员,应当通过在入学、提出申请、考察等各个阶段,通过交谈,对党史和民族解放与国家发展史、典型人物等多形式地、正反两面地学习,逐渐地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转变为正确的动机。例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够有良好的环境氛围和正确认识。

2.2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积极慎重地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

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坚持组织发展原则,坚持政治审查、集中培训,认真落实“推优”制度,实行预审制、测评制、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严格把好“入口”关,确保新党员质量,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战斗力。

2.3完善制度,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

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根据“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指导方针,制订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和培养机制、学生党员发展程序、党支部工作制度等制度,使发展优秀大学生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发展党员过程中前期要适时教育、严格考察、集中培训,中期要慎重发展、跟踪培养,后期要规范管理、作用发挥,使党员发展工作中入党积极分子能汇报思想、提高现实表现,党支部要做到“考察、教育、培训、推优、审查、评议、表决”七必须,切忌党员发展工作盲目随意,弄虚作假,突击发展,保障党员发展工作的计划性、严肃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2.4坚持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期性

学生党员教育应坚持全过程,全面转变错误观念。学生入党,只能说在组织上入了党,而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的要求还有较大一段距离,因此,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不仅贯穿于入党前,更要体现在入党后。要坚持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期性。具体来讲,要注意几方面的結合:(1)正规式教育与自由式教育结合。(2)政治化教育与非政治化教育结合(3)单向性教育与互动性教育结合。 [科]

【参考文献】

[1]韩继超.对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2]王玉璇,陈淑华,陆俊.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11(04).

[3]雷怡安.大学生“村官”的故事[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1(08).

[4]张玉清,王晓楠,曲来军.“大学生村官”政策绩效评估——山西省昔阳县大学生村官面面观[J].中国就业,2009(06).

[5]本刊记者,辛桂梓.要求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广阔的舞台上成长成才[J].云南党的生活,2011(07).

[6]中组部要求:大学生村官选聘坚持“三优先”[J].北京支部生活,2011(09).

[7]房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06).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高等学校学生党员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