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烂皮病与溃疡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4-02-02李业华

科技致富向导 2014年2期
关键词:溃疡病杨树防治

李业华

【摘 要】营林建设对于杨树烂皮病以及溃疡病的治理应该是防御为主,通过营林措施的完善,采用科学的防治方式,提升杨树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关键词】杨树;烂皮病;溃疡病;防治

我省多以杨树作为绿化树种,随着杨树林面积的不断增长,很多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现阶段的问题集中于树种单一、林相純种,这样就增加了病虫害的危害。特别是杨树烂皮病以及溃疡病,出现大面积的病变会对杨树产业造成影响。

1.杨树烂皮病的防治

1.1病原菌

杨树烂皮病的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的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Nit),其无性型半知菌亚门的金黄壳囊孢菌[Ctyospora chrysosperma(Pets)Fr.)1巾子囊多个埋生于子座内,呈长颈烧瓶状,子囊壳直径 350μm~680μm,高580μm~896μm,未成熟时为黄色,成熟后为黑色,子囊棍棒状,中部略膨大,子囊孢子4枚一8枚,2行排列,单胞,腊肠型;大小为2.5μm~3.5μmxl0.1Pm~19.5μm。分于孢子器埋生于子座内,不规则形,孔口突出寄主表皮而外露,分子孢子器直径0.89μm~2.23μm,高0.79μm~1.19μm。分生孢子单胞,无色,腊肠形,大小为0.68~1.36μm×3.7.4弘m~6.80μm。

1.2症状

此病主要集中于主干以及枝条,特征是干腐以及枯梢。枯梢的病变基本都是在主枝和侧枝上,若是树木品种抗寒性不好也会导致此种情况发生。病害的初期,发病部位呈现出变色,枝梢会因为失水而枯萎;干腐的病症属于比较普遍的病症,病斑多发生在成年树木西南朝向的主干和大枝上,形成表面溃疡,患部初期出现暗褐色水渍状褐斑,呈菱形,内有酒糟味,皮层腐烂变软,后失水下陷,杨树有时龟裂,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当病部包围树干一周时,上部即枯死。

1.3防治措施

(1)因地制宜,强化栽培管理措施,对树木的健康生长和病虫害防治给予重视。优先挑选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种植,种植的时候应该要根据条件来选择土壤,确保品种优秀,根系发达完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脱水。栽植后要加强养护,对土壤的杂草进行清除,适当的疏松土壤,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及时排灌,严禁放牧,适当的修剪。冬季到来时将树干进行涂白,避免冻裂,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杜绝此类疾病的产生。

(2)清除生长衰弱的植株,砍伐重病株,减少侵染来源。

(3)因地制宜选用生长健壮或抗寒耐旱的品系,如辽杂2号、A15,6B,A102、青杨及其杂种、小叶杨X黑杨、黑杨×苦杨、小青杨×黑杨。

(4)药剂治疗。5月对已发病的植株要进行刮治,用钉板或小刀将病斑刺破一直到健康交界处,再涂药剂。药剂可用10%碱水或10%沥青,25倍多菌灵或托布津, 100倍福美砷或代森锌均可。

2.杨树溃疡病防治

2.1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2.1.1杨树水泡型溃疡病

水泡型溃疡病出现在树木的主干以及大枝上。溃疡病病菌在树干和树枝以及病残体中进行过冬。若树木表面没有明显的病症,则可能是处于潜伏状态。春季的时候水泡型溃疡病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幼苗移栽之后,发病率最高,夏季病害较轻,树木生长比较快,到了秋季又会迎来第二次高发期。发病的原因多是因为管理问题以及保养问题,导致了树木的抵抗力差,生长衰落,抗病能力不强。树体的含水量和发病也会有直接联系,树皮的膨胀度在80%以上,抗病能力较强,越低就越差。

2.1.2杨树大斑型溃疡病

大斑型溃疡病发生于创口和芽痕处,早期也是出现水浸一样的病斑,颜色暗沉,逐渐的变成椭圆或不规则的形状。发病部位韧皮组织溃烂,上下木质部呈现褐色,病斑每一年都会扩张,最终病斑之间连成一片。这种溃疡病是杨树危害最大的病。

病原菌在患病的树皮内,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的状态进行过冬。每年的4月中就会开始病发,一两个月后进入旺盛期,到了8月份的时候开始减弱,9月份就会出现新病斑,到了10月才停止。光皮树种的感病程度要比粗皮树种严重,因为粗皮树种木栓化严重,病菌进入比较困难。通过伤口病菌可以进入,树干阳面的病斑数要多一些,因为受到日灼容易出现伤口。

2.1.3杨树烂皮型溃疡病

烂皮型溃疡病又叫做腐烂病,多见于杨树、柳树之中,他们的树干、树枝的皮层出现腐烂,导致大片的杨树死亡。

病菌可以在病组织内存活很久,此病在4月就开始产生,6月是旺盛期,8月减缓,10月停止。杨树品种、种植环境、气候条件、病虫害等等情况均会对此疾病的产生造成影响。

2.1.4杨树细菌型溃疡病

细菌型溃疡病也前面说到的几种存在差异,是草生欧文氏杆菌引发的疾病,此细菌呈杆型,周围有鞭毛。此疾病对于杨树的危害多出现在树干上,树大枝也会产生。病发早期,出现椭圆的树瘤,瘤的大小大约是1厘米直径的球形,表面光滑,随着其生长会越来越大,变成柱状的大瘤,呈现深灰褐色。夏季的时候病变部位的裂缝会产生粘液,味臭。病瘤内韧皮部变棕红色,木质部由白色变为灰色,后变为红色。发病严重时出现腐烂,树木生长衰弱,木材腐朽不成材,严重时可致树木全株死亡。

病菌在杨树病干部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大树比幼树受害重,地势低洼的林分发病重,夏季修枝的树比春,秋季修枝的树发病重;冻伤和修枝伤易引起发病;修枝不整齐、茬高的也易造成侵染。

2.2防治措施

2.2.1加强病情的监测和普查

杨树溃疡病的产生、发病程度以及范围是我们进行防治的关键点,对全省杨树林进行划分,将其分为严重区、轻度区以及预防区,这样就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理,对无病的杨树进行预防,有针对的进行防治。

2.2.2加强抚育管理

杨树是喜大水大肥的树种,造林后至少应每年春浇一次透水,施一次肥。对分化的林分要合理疏伐,合理修枝,及时修除病枝。

2.2.3综合防治

①适地适树,加强栽培管理,保证树木生长健壮是防治此病的主要途径。选择抗性强(抗寒、抗旱、抗盐碱)的树种,栽植时须选择适宜的土壤条件,良种壮苗,根系完整,防止干旱和脱水。树木栽植后应妥善加以养护,适时除草松土,及时排灌,禁止放牧,防止旱害发生,合理修剪,不留残桩。初冬要进行树干涂白,以防树干冻裂日灼,是防治此病的关键;白涂剂的配方应为生石灰5千克加食盐2.5千克加硫黄粉1.5千克加水胶0.2千克力口水40千克。

②药剂防治:发病高峰期前,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或用溃疡灵50~100倍液、多氧霉素100-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 50%退菌特100倍液、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2.12%的843康复剂100倍液、菌毒清80倍液,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人。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 [科]

猜你喜欢

溃疡病杨树防治
跟踪导练(五)
高跟鞋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夏季嫁接猕猴桃注意啥
万州区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药剂室内筛选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
溃疡病在身 服药需谨慎
烤馒头片与溃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