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文解字·言部》单音词本义系统研究

2014-02-02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训词段玉裁本义

陈 辉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一、研究依据及操作方法

1.研究依据。汉字不同于印欧系语言的拼音文字,它作为表意文字的代表,“以意象结构直接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全部内涵”[1],它将汉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凝聚于一点,在几千年的社会交际中充当着“神”、“魂”的角色。“其表达功能不在是否有效地记录语言,而在是否有效地传达概念。”[1]206因此,“对汉人来说……文字就是第二语言”[2]。所以,一个字符一旦具有了音、义,并担任起传达概念的职责,便是一个词,因此《说文解字》所收的字一旦进入交际系统,具有独立的音和义,便是一个单音词。基于上述理论,我们可以运用《说文解字》言部字来研究言部单音词本义系统,即通过字里面所包含的词的信息来研究词。*为正确地体现“字”在研究“词”中的作用,《说文解字》中的字,本文全部使用繁体。其他各专书、辞书中的引文如原书为繁体,引文仍是繁体。正文行文使用简体字。

2.操作方法。根据《说文解字》言部的归部原则,《说文解字》247个字(不含新附字)除“言”外,其余246字均从言得义,即“言”从意义上统帅了整个言部字。那么,根据王宁先生“义界=主训词+义值差”的理论[3],这246个字的主训词在理论上应均与“言”相关,因此我们对247个字进行义界描写,并根据主训词进行初次分类,然后将义值差细化,分出义值差1、义值差2……义值差n。义值差1与其后的义值差是不平等的,义值差2及其后的义值差是对义值差1的补充,它们依义界附于义值差1而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新的义界公式:义界=主训词+义值差1+义值差2+……+义值差n。从理论上讲,n趋向于无穷大,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只能分出有限的义值差,否则我们的研究在趋于细化的同时,也将陷入繁琐,规律也因此难以呈现。为此,根据《说文解字》释义特点以及研究需要,我们最多分到义值差3。

二、主训词分类

1.主训词可概括为“以言……”,表示运用语言所进行的某种活动。该类共涵盖了145个单音词。现根据其义值差1进行第二次分类。

(1)义值差1为禁忌、诫、约束等,共6词:誓、諱、誋、該、誡、警。如“該”,《说文解字》:“該,軍中约也。”[4]即有约束之义。

(4)义值差1为“理不齐”。共2词:誅、討。《说文解字》以“討”训“誅”,“誅”下段注曰:“凡杀戮、纠责皆是也。”[5]“誅”从言,因此其本义应为纠责。如:《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羣臣……八曰誅,以馭其過。”郑玄注:“誅,責讓也。”《论语·公冶长》:“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6]又《说文解字》:“討,治也。”[4]57其后段注:“讨者,乱也。治讨曰讨犹治乱曰乱也。”[5]101,故“讨”与“诛”均是一种“理不齐者而齐之”的行为。因此,我们将二者的义值差1定为“理不齐者”。

(5)义值差1与“志”的表达有关,共2词:識、詩。《说文解字》:“識,常也。”[4]52段玉裁认为“常当为意”,这是由于书写原因导致的字误,并且“意者,志也。志者,心之所之也,意与志,志与識古皆通用”[5]92。同时,段玉裁又在“詩”下引用《毛詩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5]90因此,我们将“識”与“詩”的义值差1定为“志”。

(6)义值差1为“止”,共2词:諍、訖。

(7)义值差1为“诈”,共10词:諼、詑、謾、詒、誑、譌、諆、譎、詐、訏。

(9)义值差1为“交谈”,共8词:語、言、談、議、論、訂、詳、

《说文解字》“議”下段注:“論、議、語为与人言之称。”[5]92又“訂”、“詳”均以“議”释义。因此上述7词的义值差1均为“交谈”。

《说文解字》:“直言曰言,論難曰語。”[4]51,因此“言”的义值差2为直言,“語”的义值差2为辩难。

《说文解字》“論”下,段玉裁注曰:“論从侖会意……侖,理也。……凡言語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論。”[5]92又“議”下段注曰“議者,宜也。”故“論”、“議”的义值差2均定为“循其理”。

《说文解字》:“訂,平議也”[4]52,则其义值差2为“评论”。《说文解字》:“詳,審議也”[4]52,则其义值差2为“审”。

《说文解字》:“詵,致言也。”[4]51桂馥义证:“致言也者,《廣韻》:詵,衆人言也。”[6]175则其义值差2为“多人”。

因此,上述8词的义界分析如下:

語:以言 + 交談 + 辩难; 議:以言 + 交談 + 得其宜;

訂:以言 + 交談 + 评论; 詳:以言 +交談 + 審;

論:以言 + 交談 + 循其理;言:以言 + 交談 + 直言;

詵:以言 + 交談 + 多人;談:以言 + 交談。

(10)义值差1为“阿谀”,共2词:諛、讇。

(11)义值差1为“诱惑”,共2词:訹、誂。

(12)义值差1为“应”,共3词:諾、譍、讎。

(13)义值差1为“训释”,共两词:詁、譯。根据《说文解字》释义可知,“詁”的义值差2为“古语”,“譯”的义值差2为“四夷之言”。

(14)义值差1为“喜悦”,共两词:說、訢。

(15)义值差1为“诵”,共3词:諷、誦、讀。

(16)义值差1为“讼”,共2词:訟、詾。

(17)义值差1为“说教、使明白”,共7词:詖、訓、誨、譔、譬、諭。

《说文解字》:“詖,辩论也。”[4]51从皮之字多分析之义,因此,“詖”含有“辩论之、分析之、进而使明白”,因此“詖”的义值差1为“说教、使明白”,义值差2为辩论。

(18)义值差1为“施与……”,共3词:誄、諡、讄。《说文解字》“讄”下段玉裁注曰:“讄,施与生者以求福;誄,施与死者以作谥。”[5]101又《说文解字》:“諡,行之迹。”[4]57故,这三者义界可分至义值差3,如下:

讄:以言 + 施与 + 生者 + 目的:祈福。

諡:以言 + 施与 + 死者 + 目的:记录行之迹。

誄:以言 + 施与 + 死者 + 目的:作谥。

(20)义值差1为“请”,共2词:請、謁。

(21)义值差1为“谋”,共4词:謀、謨、訪、諏。

(22)义值差1为“谏”,共3词:証、諫、諗。

《说文解字》“讙”、“譁”互训,二者义值差2为喧哗。

《说文解字》:“謈,大呼自勉也。”依段玉裁注,“勉”应为“冤”。[5]99故其义值差2为“冤”。

同理,根据《说文解字》释义可析出“譊”的义值差2为“恚”,“譥”的义值差2为“痛”。上述九词的义界公式如下:謈:以言 + 呼喊 + 冤,譥:以言 + 呼喊 + 痛;

譊:以言 + 呼喊 + 恚,讙、譁:以言 + 呼喊 + 喧哗;

(25)义值差1为“和”,共5词:諴、諧、詥、調、講。

(27)义值差1为“告”,共3词:詔、誥、證。

(28)义值差1为“窥探、间谍”等,共3词:誽、詗、諜。

(30)义值差1为“验证”,共2词:讖、譣。

(31)义值差为“试”,共2词:課、試。《说文解字》:“課,試也”,“試,用也”。[4]52。

2.以“言语”为主训词。言部以“言语”为主训词的单音词表述的均为言语的某种属性或特点。现根据义值差进行第二次分类。

《说文解字》:“訇,騃言聲。”[4]55段玉裁认为“騃”应为“駭”[5]98。“訇”的义值差2为“駭言”。

《说文解字》:“謯,謯娽。”[4]54其下段玉裁未对该词做出释义,《大词典》解释为“尖声”。因此,“謯”的义值差2为“尖”。

《说文解字》:“謦,欬也。”[4]51“謦”的义值差2为“咳嗽”。

综上,上述11词的义界公式如下:

訇:言语 + 声音 + 骇言,謯:言语 + 声音 + 尖;

諎:言语 + 声音 + 大;謍:言语+声音+小;

(2)义值差1为“守信”,共5词:信、諶、誠、訦、諒。

(3)义值差1为“迟钝”,共4词:謘、訒、訥、譺。

(4)义值差1为“词穷”,共4词:譇、謺、謰、謱。

(6)义值差1为“繁琐”,共2词:諈、諉。

(8)义值差1为“疾缓”,共3词:諣、譶与謜。《说文解字》中前两词以“疾言”为训,“謜”以“徐语”为训。因此,“諣”、“譶”的义值差2为“疾言”,“謜”的义值差2为“徐语”。

(9)义值差1为“失气”,共2词:讋、謵。

(10)义值差1为“妄言”,共3词:謣、謬、詤。

(12)义值差1为“善”,共3词:話、諓、誐。

(13)义值差1为“夸口、大”,共2词:詡、誧。

(14)义值差1为“聪慧”,共2词:諝、譞。

(15)义值差1为“种类”,共2词:讂、諺。根据说文释义,“讂”的义值差2为“流言”,“諺”的义值差2为“谚语”。

(16)义值差1为“态度”,共4词:謙、謷、諦、謹。根据《说文解字》释义,“謙”的义值差2为“敬”,“謷”的义值差2为“傲”,“諦”的义值差2为“审”,“謹”的义值差2为“慎”。

(17)义值差1为“耻辱”,共2词:詬、謑。

4.以“词”为主训词,共2词:諸、誒。《说文解字》:“諸,辩也。”[4]51段玉裁注曰:“辩当作辨。辨下夺词字……词者,意内而言外也。”[5]90因此,“諸”的义值差1为“辨”。《说文解字》:“誒,可惡之辞。”[4]55段玉裁认为“辞”应为“词”[5]97,因此“誒”的主训词为“词”,义值差1为“可恶”。

三、结 语

综上,依据义界公式:义界=主训词+义值差,我们对《说文解字·言部》230个单音词(除去17个存疑词语)进行两次意义分析,初次分析以主训词为标准,分为4大类,而后根据义值差1进行第二次分析,进而在各大类内部进行细化,得出52个小类,并列出了每一个单音词的意义类别归属,展现了言部单音词在本义层面上强大的系统性。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将在4大类之间寻找联系,探讨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联系,以求发现更多的规律。

[1] 申小龙.《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10.

[2]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51.

[3] 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62.

[4] 许慎.说文解字[M].长沙:岳麓书社,2006.

[5]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11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171.

猜你喜欢

训词段玉裁本义
争当践行训词精神的应急人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践行训词精神 护航安全发展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校订《古今韵会举要》探略
龙岩支队学习习总书记授旗训词氛围浓厚
評述清代段玉裁古音學研究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段玉裁传》阅读训练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一曰”训诂内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