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直观,学会抽象——以一道三角函数对称性习题拓展学习设计为例
2014-02-01湖南省株洲县第五中学
☉湖南省株洲县第五中学 罗 灿
重视直观,学会抽象
——以一道三角函数对称性习题拓展学习设计为例
☉湖南省株洲县第五中学 罗 灿
一、问题提出
二、对一道三角函数对称性习题的拓展学习设计
1.习题呈现与分析
教材必修4第46页习题1.4A组第11题:
容易知道,正弦函数y=sinx是奇函数,正弦曲线关于原点对称,即原点是正弦曲线的对称中心.除原点外,正弦曲线还有其他对称中心吗?如果有,对称中心的坐标是什么?另外,正弦曲线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对称轴的方程是什么?
你能用已经学过的正弦函数性质解释上述现象吗?
对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讨论上述同样的问题.
分析:该题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对称性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教师用书说明“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周期性研究其对称性.”要顺利实现该习题讨论,理顺下列思考:
(2)如何多角度发现、描述对称性?譬如,单位圆也可提供“形”的支持;诱导公式提供“数”的支持;当然,周期性、奇偶性既可提供思考的类别参考,也与对称性本身存在内在的联系.
(3)将得到的三角函数的对称性进行运用上的迁移.直接的运用是正弦型函数、余弦型函数和正切型函数的对称性.
(4)学习形式化的表达对称性,即用符号语言表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尝试用对称的符号语言证明对称问题、对称产生周期的推导.
(5)如何保证教学组织的有序、有效?问题串、学生数学活动、教师示范等有机组合需要精心设计.
2.教学设计
活动1:探讨正弦函数y=sinx图象的对称中心.
问题串:
(1)作出正弦函数y=sinx的图象,除了原点外,你还能找到其他对称中心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能统一表示吗?
设计意图:借助图象,观察正弦曲线对称中心的不唯一性、几何特征及代数表示.
(2)将直角坐标系“抽掉”,只剩下正弦曲线,若将正弦曲线比喻为不断的从波谷→波峰→波谷……的爬坡下坡过程,你能找到对称中心的位置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意识到对称性是“图”固有的几何属性,没坐标系,有好多“对称中心”都可能作为原点,坐标系的“加入”改变的只是坐标外在“模样”.将正弦曲线比喻为不断的爬坡下坡,那么对称中心正好处在“半山腰”.
(3)对于正弦曲线“上坡路”的“半山腰点”是对称中心,你可以从正弦函数的那条性质给出解释?怎么解释正弦曲线“下坡路”的“半山腰点”(譬如点(π,0))也是对称中心?
设计意图:前者主要是周期性;后者可调整观察视角:从右往左看,或者将原正弦曲线上下“翻个身”,则下坡变上坡,问题变为已解决问题.这里不变的是原图形中的对称性.
活动2:探讨正弦函数y=sinx图象的轴对称.
(4)观察正弦曲线,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对称轴的方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直接发现正弦曲线也是轴对称图形.
活动3:探讨函数y=f(x)关于直线x=a(点(a,0))对称形式化描述.
(6)偶函数关于直线x=0对称用符号表示为f(-x)=
设计意图:是学生经历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图象到符号的思维过程对函数的轴对称给出形式化定义,即y=f(x)关于直线x=a对称⇔f(a-x)=f(a+x)⇔f(2a-x)=f(x).
(7)奇函数关于原点(0,0)对称用符号表示为f(-x)=-(fx),类似地,对正弦函数y=sinx关于点(kπ,0)(k∈Z)对称如何用符号表示?一般的,对函数y=f(x)关于点(a,0)对称如何给出形式化描述(定义).
设计意图:同问题6,y=f(x)关于点(a,0)对称⇔f(a-x)=-f(a+x)⇔f(2a-x)=-f(x).
活动4:探讨余弦函数的对称性.
(8)观察余弦曲线,说出其对称中心和对称轴方程,并用对称定义验证.
活动5:探讨正切函数的对称性.
活动6:探讨对称性产生周期.
(10)观察正弦函数y=sinx图象,相邻两条对称轴的距离、相邻两个对称中心的距离、相邻一条对称轴和一个对称中心的距离,它们与正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2π存在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以正弦函数为模型,从直观入手,发现对称性的三种“组合”产生周期这一事实,为猜想和推广提供直观模型支持.
(11)将问题10推广:对于函数y=f(x):2(a-b);
②若有两个对称中心(a,0),(b,0),则周期T=2(ab);
③若有一条对称轴x=a和一个对称中心(b,0),则周期T=4(a-b).
设计意图:揭示函数对称性和周期性二者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熟悉数学形式化语言的表述,为学会“抽象”积累活动经验.教师可示范其中一个的推导,余下供学生练习.
三、两点感想
1.重视直观、学会抽象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有一条课程基本理念是“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对此讨论的文章比较多,“本质”到底是什么,谁说了算?有时是比较模糊的;另一种倾向,过分强调直观而停留于直观层面的教学为数不少,这实质上有悖于课程理念初衷.课标的完整表述是“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但是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从中可看出,“形式化”是“基本特征”“基本要求”,试问,谁能堪当“基本”?高中生的思维发展和心理发展应该是到了较高层次,对适度的形式化学习是能接受的.张奠宙先生在文[1]指出那种“要求高中教学比小学教学多多游戏、进行戏剧扮演的教学方式,恐怕是有悖常理的.”数学家徐利治将其一生数学学习、科研经验心得概括为六句话:培养兴趣、追求简易、重视直观、学会抽象、不怕计算、喜爱文学.笔者很喜欢徐老的“六句箴言”,本文的立意,就取乎徐老的三、四两句,笔者以为,高中数学学习,直观是起点、立足点,但还要学会抽象,通过抽象实现提高,将数学学习上升到更高层面,这才是用发展的眼光培养人,也才能适应今后的进一步学习.
2.观念引领、思想导航
在阅读文[3]过程中,从杨振宁大师身上笔者强烈感受了对称思想的魅力和力量.文[3]介绍杨先生在中学时代就对自然界的对称性产生了很强烈的感情,他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关于物理学中的对称性问题.在他以后的科学生涯中,最重要的贡献也是在这个领域做出来的,他所写的二百余篇论文有三分之二是有关对称性问题的.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发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问题》开创了对称思想发展的新纪元,杨先生把对称性在物理学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概括为一个基本原理: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原理.大师的理论博大精深,笔者万难领略皮毛一二,但对其精神感召却似有所悟:播下一些重要的思想观念种子,看似若隐无功,埋在心底,未尝不会待机萌发?难有大作为,小乐趣也别有风味,下举一例:
1.张奠宙.“非传统教学方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J].数学教学,2011(5).
2.章建跃.数学4(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高策.走在时代前面的科学家——杨振宁[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罗灿,方厚良.追求知识与思想交融并行的数学学习[J].数学通讯,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