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恒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建设研究

2014-01-31范德鑫

中国林业经济 2014年1期
关键词:恒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

范德鑫

(大同市恒山林场,山西 浑源 037400)

恒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建设研究

范德鑫

(大同市恒山林场,山西 浑源 037400)

针对恒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实践,从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发展对策三方面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提出在权属各异、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管理渠道不同下及时落实单位性质、组建统一的恒山国家森林公园组织领导机构;在明晰权属、权益的前提下,实行统合管理、分类指导的二级管理模式,实现林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合法权益;分类指导;森林公园

恒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原林业部林造批字(1992)200号文件批复成立的41处国家森林公园之一,1982年批准成为全国首批44个风景名胜之一;200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恒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入选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名录,2010年悬空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十大奇险建筑。

公园内有地文、水文、生物、人文、天象六种景观资源。按照景观类型分类,可归纳为森林,珍奇植物,动物,断层,温泉,化石,黄土侵蚀,山岳,水体,水蚀,雨雪,观象,历史遗迹,古今建筑,社会风情,特色产品16个景观类型。人文、自然、森林景观84个,其中森林景观15个,自然景观32个,人文景观37个(其中国家级文物4处、省级文物6处、县级文物8处),形成了一个山水、森林、古迹相映,自然、人文、森林景观交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风格特色各异的旅游胜地。

园内维管束植物有63科233属407种,其中不乏有名贵中药材,尤其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华北驼绒黎、膜荚黄芪,三级重点保护植物蒙古黄芪在这一区域中种群数量较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野生动物约有60多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为金钱豹、金雕、黑鹳;二类保护动物为猎隼、原麝;三类保护动物秃鹫、石貂、豹猫[1]。

由于恒山国家森林公园权属多样化,各种经济成分共存、管理渠道不同,造成管理、规划、经营、发展不能形成合力,致使恒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1 区位、区划、气候、交通

恒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境内,毗邻浑源县县城,地理坐标北纬39°23′至39°44′,东经113°36′至113°57′之间,地处恒山山系,属暖温带落叶林区的太行山山脉亚区,北与蒙新高原相邻。根据景区功能和特色,公园划分天峰岭景区、翠屏山景区、天赐沟景区、千佛岭景区、生活娱乐区、永安景区和生产经营区(内含恒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七个分区,总面积2 8274.4 hm2。为综合景观型森林公园。

本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明显。年平均气温6.2℃,日均温大于等于10℃的积温为3 796.6℃,历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2 696.7 h,平均无霜期为132 d,年降水量为400mm以下,年均风速2.6m/秒。

公园地处大同旅游区与五台山旅游区之间,扼晋、冀、蒙三省区的咽喉,是首都的屏障,交通之要冲,地理位置优越,是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国线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距大同、太原、呼和浩特、北京、天津较近,高速公路及同蒲高铁全部开通后又将山东、河北、陕西等省的历史文化名城连成一体,再与大同机场的航线实现无缝对接,出行更加便捷。便利的交通条件会带来繁荣的市场景象,将成为晋、冀、蒙旅游、商贸圈的辐射中心。

2 景观资源及评价

北岳恒山,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闻名遐迩。自古就有名胜一十八景观,更有悬空寺举世罕见。公园内,森林、奇峰、异石、曲溪、云雾、古寺、寨堡、栈道、汉墓、摩崖、传说、紫塞长城、青铜器遗址等景素构成的胜景,美景遍布。

连绵不断,气势磅礴。这是公园自然景观的宏观特征。一座座海拔2 000m以上的山峰比肩而立,层层叠叠,气势异常博大。唐代诗人贾岛曾形象的描写:“岩恋叠万重,鬼怪浩难测”。

星罗棋布,悬奇隐险;边关要塞,战略要地。这是人文景观独有的特色。①在辽金时期,恒山是最南部的风景胜地,人文荟萃,成为当时的文化之邦,其书院学舍,摩崖石刻甚多,加上山高风大气候变化剧烈,新形成文物庙宇建筑多依悬崖峭壁或开凿石窟而建的特色。②“天下名山僧占多”,以秀丽取胜,惟恒山独胜关隘。内长城般桓峰岭,烽火台随处可见。据大同市有关专家统计,历史上曾有过十三个皇帝带兵在这一带打过仗,许多著名的军事将领卫青、霍去病、尉迟恭、薛仁贵等,特别是杨家将的故事在这一带广为流传。所以,从战略意义讲,恒山之险可“折天下脊”。这是恒山在五岳中最可以引以为自豪的特色。

森林景观主要特征是针叶林多于阔叶林,常绿落叶树种并存,白桦季相丰富,山桃花更是娇艳,可谓乔灌花草皆备,名木古树皆有,使整个公园充满活力。

3 建设发展现状

3.1 权属状况

恒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大部分自然景观和森林景观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经营权、使用权、受益权属于恒山林场所有;其余部分的自然景观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经营权、使用权、受益权属于浑源县人民政府所有;其余部分的森林景观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受益权属于集体、个人所有;人文景观所有权分别属于国家、民间、个人所有,经营权、使用权、受益权三权对应属于浑源县人民政府、民间、个人所有。

3.2 经营管理状况

3.2.1 管理情况

目前,恒山国家森林公园与大同市恒山林场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在其管理机构未完善的前提下,原则上由大同市恒山林场行使管理职能,负责恒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管理。

恒山国家森林公园包含恒山风景名胜区。由于权属等方面的问题,恒山风景名胜区由浑源县恒山管理委员会和地方开发商管理。

管理机构职能重叠,导致恒山林场对分布在恒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三权属于自己的国有自然、森林景观的管理不能有所作为,进而造成常态化的侵权行为。针对这种问题,2002年曾由大同市人民政府牵头开过协调会议,并形成了会议纪要和文件,及至现在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合法权益还没有得到维护。

3.2.2 经营情况

恒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天峰岭景区、翠屏山景区、永安景区由浑源县恒山管理委员会经营,天赐沟景区由地方开发商经营;近年来,年平均游客人数76.17万人次,年平均旅游收入3 760万元,最高日流量5 560人次。

恒山林场在其辖区内的经营行为仅仅是营林生产、生态建设、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3.2.3 发展状况

通过近二十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景区绿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①基础设施

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景区道路有三条,一条为浑源县城至“和”之门,里程2.6 km(Ⅲ级);一条为岳门湾至停旨岭,里程5 km(Ⅲ级)。一条为东坊城至大磁窑,里程15 km(Ⅱ级)。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设施为空中索道一套、公园标志性大门一座、山门一座、“和”之门一座、照壁一座、八角亭一座、停车场4个。此外,还有建设中的岳门湾庙群、千佛岭庙群、文庙、浑源州衙。

②景区绿化

通过工程带动,景区绿化成效显著,主景区绿化面积约385.9 hm2,其它景区绿化面积约4 910.5 hm2。

③开发情况

生活娱乐区由浑源县恒山管理委员会开发,千佛岭景区和生产经营区已有民间组织进入开发。

4 存在问题

目前,恒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单位性质不明,森林公园是事业单位亦或企业单位,编制部门、政府部门没有予以明确界定。导致投资渠道关闭,国家、省、市投资下不来,社会融资进不来;②管理机构不健全,目前由恒山林场兼管;③经营主体淡化,造成地方机构和民间组织自主开发,引发侵权现象;④经营思想模糊,尚待制定明确的经营方针和经营思想;⑤协调措施乏力,导致各自为政,运作无序,无力维护自身权益;⑥总体规划滞后,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反映森林资源价值,不能很好地保护、培育、经营森林资源。

5 发展对策

5.1 理清权属四至,保障权益方利益

尊重客观事实,理清森林公园下属各权益方的权属四至,保障各权益方的既得利益。由大同市政府牵头协调,执行2002年制定的会议纪要和文件精神,浑源县人民政府从旅游门票收入中偿还所欠恒山林场的历史欠账,进行财产分割;如有困难可转为恒山林场的资本投资,实行控股经营。

5.2 确立单位性质,完善组织领导机构

国家、省、市有关部门要深入基层调研、论证,出台文件确立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单位性质。省、市、地方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要依照相关批复解决森林公园领导机构和编制问题,成员由大同市恒山林场、浑源县人民政府、浑源县恒山管理委员会和相关单位的负责人组成,下设科室人员亦可从以上单位产生。

5.3 统合管理,指导经营

在权属、权益明晰的前题下,把相关单位加以整合、梳理,实行统一管理、分类指导的两级管理模式。恒山国家森林公园直辖领导浑源县恒山管理委员会和相关单位,主要职能是组织领导、经营规划、经营指导;大同市恒山林场、浑源县恒山管理委员会和相关单位的职能是经营管理和维护生态安全。

5.4 修订总体规划,科学发展

原总体规划编制于1994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生态需求的日益增长,原总体规划相当一部分内容已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重新编制总体规划,客观、全面地评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自然、森林资源的景观价值,使其得到很好的保护、培育、利用。

单位性质以及新的总体规划批复后,汲取以往经验和教训、根据发展方式、基本要求,依照相关政策及时理清投资渠道,积极运作,按照新的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推进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发展。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慎建人造景物,突出森林景观的主体地位,处理好森林旅游与森林经营利用的关系,加快以培育混交林为主的风景林建设,加强森林公园法制建设,依法界定和评估森林风景资源资产,强化森林公园行业管理[2]。实现环境保护、旅游业发展、地域振兴三者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恒山国家森林公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景观资源,是塞上地区不可多得的森林起源皆备的森林公园。实现公园的科学发展和保护,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的腾飞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

[1] 王白玄,朱世忠,梁林峰,等.山西省恒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R].太原: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1994.

[2] 兰思仁.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责任编辑:路实]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Heng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FAN De-xin
(Hengshan Forest Farm of Datong City,Huiyuan Shanxi 037400,China)

With regarding to the developmentpractice ofHengshan national forestpark,the paper conducts a carefulanalysisand studys from three aspects,namely,basic situation,existing problems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Specificmeasures are as follows:identify the nature of different units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ownership,the coexistence ofvariouseconomic units,variousmanagementchannels,and establish a unified leadership mechanism of Heng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Based on the clarific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and interests,Heng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should put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secondly management model into practice in order to achieve significantdevelopment in forest industry.

lawful rightsand interests;classified guidance;forestpark

F590.3

A

1673-5919(2014)01-0049-03

2013-12-24

范德鑫(1963-),男,山西浑源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经营和多样性保护方面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恒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
恒山引(外二首)
他是这样的恒山人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森林公园游记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绝塞名山
龙架山森林公园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论岘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色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