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研究

2014-01-31李荣杨婧丁成俊

中国林业经济 2014年1期
关键词:普洱经济发展

李荣,杨婧,丁成俊

(1.普洱市林业局,云南 普洱 665099;2.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云南 普洱 665099)

基于SWOT分析的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研究

李荣1,杨婧2,丁成俊1

(1.普洱市林业局,云南 普洱 665099;2.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云南 普洱 665099)

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讨论,结合普洱实际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创新机制,典型示范;培育龙头,开拓市场;强化科技,完善服务;拓宽融资,加大投入的发展建议。

林下经济;发展;普洱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林业生产方式和经济现象,目前全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在生产实践中,各地对林下经济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专家对此也有不同的见解。但就一般而言,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如林下种植草果)、养殖业(如林下养鸡)、采集业(如采集野生菌)和森林旅游业(如生态旅游)的总称。林下经济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1]。林下经济具有发展模式多、就业容量大、从业门槛低的显著优势,是林地承包到户后农民发展林业的首要选择和重要内容。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林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林下经济发展是保护森林资源、实现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成功实践,是全面深化林改、巩固林改成果的重要途径。

1 普洱林下经济发展概况

林下经济是普洱市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普洱市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遵循“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原则,努力探索不砍树也能致富的路子,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实现绿色发展的突破口,初步形成以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加工和森林旅游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生态受保护,产业得发展,林农得实惠”的目标。据有关数据,截止2012年底,普洱市累计发展林下药材、林下蔬菜种植面积达0.744 6万hm2;林下动物养殖基地19.006万hm2,养殖规模353.5万头(只);累计发展林下采集面积达4.533万hm2,采集2.04万t;共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社224个,林下经济开发公司41家;全市规模经营养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28户;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66.3亿元。涉及农民近18万户,从业人员约30万人,林农来自林下经济的经营收入占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林下经济逐步成为普洱市林业经济新的增长极和林农增收的主要产业。但是,普洱市林下经济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2 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独特的区位优势

普洱“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486 km,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全境,有国家级一类水路口岸思茅港,国家级二类口岸孟连及18条边境通道。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推进、昆曼大通道的全线贯通、泛亚铁路中线的建成,普洱将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黄金前沿。独特的区位条件为普洱林下经济发展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2.1.2 良好的环境

普洱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之美誉,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全市海拔在317~3 370m之间,海拔高差大,土壤差异小,有机质含量高,含石低,最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全市常年受印度洋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20.3℃,年无霜期在315 d以上,年降雨量1 100~2 780mm,负氧离子含量在七级以上。良好的自然环境为普洱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2.1.3 富集的资源

普洱是云南省重要的商品用材林基地和林产工业基地。全市林业用地327.81万hm2,占土地面积73.9%,居全省各州市之首;森林覆盖率为68.7%,高于全省12.3%;活立木蓄积量2.69亿m3,占全省活立木蓄积15.0%。普洱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缩影,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县级自然保护区9个,保护区面积达12.84万hm2,占林地面积3.9%。境内有高等植物352科1 688属5 600种,竹类42种,动物1 496种,属国家保护珍稀植物58种,动物36种;有鸟兽470种,两栖爬行类46种,昆虫980种,属国家保护兽类16种、鸟类16种,两栖爬行类4种。还有丰富的水果、药材、香料和花卉资源。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普洱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多种选择。

2.1.4 成功的经验

近年来,普洱市试验性地推出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一般公益林中开展林下珍贵药材、森林蔬菜种植、野生动物养殖项目,从试验的情况看该模式“近期得利、长期得林”和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效果显著。林下种植主要发展石斛、重楼、草果、八角、砂仁、茯苓、灯台叶等生物药业和刺五加、甜菜、香椿、树头菜、刺包菜等野生菜。林下养殖主要发展野猪、豪猪、竹鼠、天鹅、麂子、梅花鹿等野生动物驯养和牛、羊、鸡等畜禽。林下采集加工主要是奶浆菌、大红菌、牛肝菌、鸡纵和黑木耳、灵芝、香菇等野生菌。建成了以思茅为代表的仿野生石斛种植基地,以景东、景谷为代表的林下黑山羊、乌骨鸡养殖示范基地,以澜沧为代表的林下草果种植基地,以镇沅为代表的林下重楼种植基地,以思茅为代表的林下野生菌采集集散地。成功的实践经验为普洱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信心。

2.2 劣势分析

2.2.1 认识不足

干部群众对林下经济发展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认为林下经济潜力小,回报不大,砍树卖钱的思想意识浓,缺乏森林空间和林地立体复合生产经营的思考。

2.2.2 规模比较小

受项目、技术、风险、市场、基础设施等诸多因素制约,大资源、小产业仍然比较突出,大市场、小生产比较明显,林下经济发展处于低层次、低水平,产业链短,工业增值少。与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森林资源反差大。

2.2.3 龙头带动不足

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信息掌握不多,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市场营销方式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对精深加工产品的调研和挖掘力度不够,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粗放。

2.3 机会分析

2.3.1 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机遇

在《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云南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以普洱等城镇为载体,重点发展以农林产品深加工、生物产业等为主的产业集群;重点建设以中药材等为特色的工业原料基地;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和林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普洱市发挥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重要的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基地[2]。因此,从国家层面看,普洱发展作为林产业和(特色)生物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下经济必将有广阔空间和远大前景。

2.3.2 国家林业局与云南省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机遇

国家林业局在与云南省政府签署的《加快林业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中明确提出,支持普洱市建设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业产业和森林生态旅游基地,确保云南省生态安全、兴林富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省委、省政府将全力以赴抓好协议中明确的有关事项的落实,大力推进林业产业等建设。因此,从省部级层面看,普洱发展作为林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下经济必将有广阔空间和远大前景。

2.3.3 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机遇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着力培育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4大基地,围绕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目标,把普洱建成绿色发展国家级平台,建成绿色健康幸福的家园,建成欠发达边疆地区实现与国家同步小康的发展典范,成为美丽中国的缩影。今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正式批复同意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因此,从市级层面看,普洱发展作为特色生物产业和林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下经济必将有广阔空间和远大远大前景。

2.3.4 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着力加强科技服务、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为实现绿色增长,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3]。2013年,云南省政府在全省林下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明确,要加快林下经济发展,通过开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果采摘、森林景观利用等,提高林地利用率,把林下经济产业建设成为促进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努力实现生态得保护、产业得发展、林农得实惠的目标。因此,从政策角度看,普洱发展林下经济必然有广阔空间和远大前景。

2.4 威胁分析

2.4.1 缺乏科学规划

目前,普洱市尚未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不能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具有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各县(区)林下经济发展仍然处于一种盲目的、自发的状态,不利于在全市范围内整合资源和合理布局,以做大做强林下经济。

2.4.2 科技支撑力弱

科技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大多数林下经济企业研发能力不足,发展技术含量低。林下经济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产品科技含量低。与科技等部门协调联动和通力合作不够,科技“领唱”作用发挥不好。

2.4.3 发展资金不足

普洱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属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政自给率低,缺乏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涉足林下经济发展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抵押物有限,融资难、资金短缺越来越成为企业向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瓶颈。

3 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和建议

3.1 发展战略选择

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不仅具有良好的内部优势,还有良好的外部机遇,在最优的SWOT战略组合选择上应侧重SO战略,同时兼顾ST战略。虽然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但是这些劣势和威胁在一定条件下或在一定时期内是可以缓解或甚至解除的。普洱市要充分利用自身优良的自然条件,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层面相关和政策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3.2 发展建议

3.2.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分区域确定符合实际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除特种用途林、水源林、城镇面山和重要公益林外,宜林则林、宜药则药、宜畜则畜、宜游则游,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形成林下种、林间养、林里采、林中游的发展格局。

3.2.2 创新机制,典型示范

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让广大林农共同参与发展林下经济,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密切农企关系,完善链条联结。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

3.2.3 培育龙头,开拓市场

积极引进和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原产地申报、商标注册和无公害产品认定力度,鼓励发展精深加工,拉长、加宽、增厚林下经济产业链,精心培育一批地方特色品牌产品,切实提升林下经济发展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引导产销衔接,建立普洱林产品市场营销网络体系,积极开展直供直销、代理配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等现代物流,不断提高林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3.2.4 强化科技,完善服务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林下经济优势品种的研究和开发,加快构建成科技服务网络,切实加强林下经济技术指导。积极搭建农民、企业、合作组织与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单位合作平台,加快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林下采集、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先进实用技术转化和科技成果推广,形成产、学、研、推四位一体的林下经济科技服务体系。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掌握林下经济生产技能。加强林下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确保林下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为农民提供林权评估、交易、融资等服务,发挥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的政策咨询、信息服务。

3.2.5 拓宽融资,加大投入

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逐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农民和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 000万元建立市级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整合发改、财政、水利、农业、商务、林业、扶贫等部门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积极开展林权抵押、林农小额信贷和农民联保贷款等业务,简化手续,适当扩大贷款范围。引导林地、森林资源作为林业资产,根据权属关系,分别以租赁、承包、转让、合资、合作等形式,发展林下经济。

参考资料:

[1] 奉钦亮,覃凡丁,陈建成.基于SWOT-AHP的广西林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研究[J].林业经济,2011(11):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EB/OL].(2011-11-03) [2013-11-30].http://www.gov.cn/zwgk/content_1985444.htm.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EB/OL].(2012-08-02)[2013-11-30].http://www.gov.cn/zwgk/content_2197041.htm.

[责任编辑:郑德胜]

Research on Under-forests Econom ic Development Based on SWOT Analysisof Puer City

LI Rong1,YANG Jing2,DING Cheng-jun1
(1.Puer City Forestry Bureau,Puer Yunnan 665099;China;2.Yunnan Tropical Crops Vocational College, Puer Yunnan 665099,China)

This paper use the SWOT analysi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under-forest in Puer city to discuss 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combined with actual situation of it to raise proposals that are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rational distribution;and innovative mechanisms to model; fostering leading,opening up themarket;enhancing technology,improving services;and broadening the financing,increasing investment.

under-foresteconomy;development;Puer

F326.27

A

1673-5919(2014)01-0041-04

2013-12-30

李荣(1977-),男,云南澜沧人,副站长,工程师,从事社区林业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普洱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