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与需求分析
2014-01-31张彩云张永兰
刘 楹 张彩云 张永兰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富民 650400
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稳定。为了减少儿童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病率,必须对所有的适龄儿童进行相应疫苗的接种,从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1]。本文针对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与需求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中心接种门诊对2012年3月—8月期间接种的362名儿童的家长发放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为中心自行设计。接种人员向家长讲解清楚调查的目的,请家长填写问卷上的内容,再将调查问卷收回。
1.2 问卷的设计
整个问卷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儿童和家长的基本情况,第二个部分是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了解情况,内容包括预防接种的意义、接种疫苗的种类、哪些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疫苗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第三个部分是对计划免疫的认知需求情况。
1.3 数据处理
将我中心接种门诊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ɑ=0.05。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家长的基本情况
总共调查了362名儿童家长,其中有192名母亲(53%)、170名父亲 (47%)。家长的学历在专科及专科以上的有 129位(35.6%),高中(中专)专学历的有 59位(16.3%),初中学历的有98位(27%),小学以及小学以下学历的有76位(21%)。当地户口的儿童家长有311名,(85.9%),流动儿童家长有51名(14.1%)。
2.2 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情况
在362名儿童的家长当中,文化程度为专科以上的家长在计划免疫知识、计划免疫注意事项等部分的得分最高,平均得分分别为8.7分、7.1分、9.4分。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家长得分最低,平均分为 4.1分、3.6分、5.3分,P<0.05。 详情见表 1。
表1 不同学历家长对免疫知识的了解情况(±s)
表1 不同学历家长对免疫知识的了解情况(±s)
组别例数计划免疫程序疫苗预防疾病接种注意事项专科及专科以上高中(中专)初中小学及以下1295998768.7±1.28.1±0.86.4±0.54.1±0.67.1±0.95.7±1.34.1±0.43.6±0.49.4±0.98.9±0.77.8±0.95.3±0.5
2.3 家长获得免疫知识的途径
在362名儿童家长当中,有198名家长是从预防接种人员及医院产科医务人员处了解的计划免疫知识,占54.7%;有99名家长是从网上、电视上得到的计划免疫知识,占27.3%;有41名家长是在从亲戚、朋友、家人处获得的免疫健康知识,占11.3%;有24名家长是在小区、医院的宣传栏中了解的这方面的知识,占6.7%。由此可见,家长获得计划免疫知识的途径有很多,但预防接种人员及医院产科医务人员起了主要的作用。
2.4 不同学历的家长对计划免疫注意事项的认知
由下表可以看出,学历越高,对免疫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越深。详情见表2。
表2 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的了解[n(%)]
3 讨论
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由于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弱,很容易感染上各类疾病,比如麻疹、乙型肝炎、结核病、甲型肝炎、小儿麻痹症等等[2]。因此需要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从而减少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儿童能健康的成长。被列入计划免疫的疫苗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A群流脑疫苗、麻风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A+C流脑疫苗、白破疫苗等[3]。打疫苗之所以能够有效的预防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中含有能够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刺激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又被称为抗体。不同的抗体能够和相对应的细菌、病毒结合在一起,致使这些细菌病毒失去致病力。但是一种疫苗只能对一种细菌或者一种病毒产生作用,所以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通过这些接种这些疫苗,能够很好的预防疾病。因个体差异,在接种过后难免会出现不良反应,家长应正确对待。反应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如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全身反应主要有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4]。轻度反应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一般不需临床处理,3 d可自行恢复。如果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对症处理,并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送医院观察治疗。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除了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的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了解得较多以外,其他学历的家长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得不够全面,甚至缺乏一定的常识。家长如果不了解预防接种方面的知识,或者不了解预防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就会导致儿童漏种、迟种,甚至出现副反应。因此,必须加强计划免疫方面的宣传,使广大的家长能够正确的认识预防接种。
社会要加大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儿童的家长宣传计划免疫方面的知识,使儿童能够按照规定完成计划免疫。并且还要强化预防接种措施,及时的建卡、建证,让儿童免疫能够及时的落实。此外,医院还应该提高儿科、产科医护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加强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培训。由于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而且出现了很多新的疫苗,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及时的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从而适应广大群众的需要。上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家长获得计划免疫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预防接种人员及医院产科、儿科的医务人员,接种的注意事项,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也都是从医生处进行咨询的。所以,医护人员还需要了解儿童的早期教育、喂养、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使计划免疫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和进行。
[1]吴映玫,谢满容,黄笑芳,等.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属地管理对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传染病控制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1):3-5.
[2]叶仁俊,梅茂冬.江苏盐都县健康儿童流脑疫苗免疫成功率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3,25(7):39-40,53.
[3]李萍,申莉,闫丽颜,等.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匹多莫德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状态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6):479-481.
[4]羊礼荣.儿童喘息性疾病患儿血微量元素体液免疫及补体水平的变化[J].安徽医学,2013,34(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