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
2014-01-30张晋云
张晋云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颌面外科,云南曲靖 655000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常为继发性,并多数是腺源性和牙源性感染发展所形成。血源性、损伤性、医源性最为少见。重症患者病情一般不容乐观,而且来势汹汹,若没有及时治疗或拖延医治,其可沿神经、组织间隙、血管扩散,以致脑脓肿、窦血栓海绵性静脉炎、脓毒症、纵隔炎等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1-2]。治疗重型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涉及面非常广,包括内科、口腔科、心胸外科等。本组研究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30例重型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患者临床病症及治疗效果,总结重型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发病感染类型及综合多学科治疗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院一共收治30例重型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患者,经颈部、颌面部进行CT扫描,全部查实。女性18例,男性12例,患者的年龄在2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2.63)岁,60岁以上有8例。全部患者在入院治疗时都有如下之一的临床症状:颜面高度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牙源性感染者占有27例(90%);腺源性感染者有3例(10%);全部患者排除医源性、血源性感染和无任何损伤。合并糖尿病的3例,低蛋白血症13例。30例患者中,并发纵隔感染的1例。
1.2 方法
采取综合治疗法是目前治疗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最佳首选手段。患者如果经诊断为局部脓肿,经穿刺后局部有脓液,常规消毒、铺巾后局部给2%利多卡因(批号:970517,10 mL,江苏省泰兴市制药厂)进行局部麻醉,选取恰当的缺口,充分引流脓液后采取了青霉素或先锋素与甲硝唑一起联用冲洗脓腔,在引流时引流条要确保固定,以方便引流,引流条时间以局部无明显脓量为宜。进食无法进行者应给予经鼻管进食含蛋白质高的容易消化物质的营养支持。加大支持治疗,维持体内酸碱、正常水电解质平衡,把血糖范围值控制在正常水平;对低蛋白血症患者应经静脉补充白蛋白纠正。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3.0版,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特点
患者年龄 20~78 岁,(46.5±2.63)岁,其中>60 岁 8例。女性18例,男性12例。无医源性、损伤性、血源性感染。全部患者在入院治疗时都有如下之一的临床症状:颜面高度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牙源性感染者占有27例(90%);腺源性感染者有3例(10%);全部患者排除医源性、血源性感染和无任何损伤。合并糖尿病的3例,低蛋白血症13例。30例患者中,并发纵隔感染的1例。30例患者白细胞总数异常,大于 10×109/L或小于 10×109/L,其余3例虽然总数正常,但是中性粒细胞大于70%。6例患者分泌物呈阳性(20%);其中包括3例是金色葡萄球菌,1例肺炎克雷伯氏菌、1例鲍曼不动杆菌。
2.2 治疗结果
住院的30例患者都经综合治疗。疗程在 6~30 d,平均(14±3.1)d。30例患者,治愈30例。30例治愈患者中,切开引流术加大者5例,气管切开术(预防性)1例,纵隔感染并发1例。
3 讨论
①发生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原因,最多是牙源性感染,文献报道[3-4],超过半数的颈深部及纵隔感染为牙源性;早期均以牙痛为主要症状。以根尖周炎、冠周炎等最为常见。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如扁桃体炎、淋巴结炎等,常在儿童患者中出现。肿瘤并发、损伤性感染、血源性感染不常见。
②颌面解剖结构中,正常情况下只有筋膜间隙,其间隙间布满正常结缔组织和脂肪,在细菌入侵感染下,其结缔组织就会被破坏;并产生炎症产物,此时方始存在空隙;化脓性炎症物质逐步移向人体结构薄弱的地方,在一个间隙,甚至是多个间临的空隙,最终形成了弥漫性蜂窝织炎[5]。
③面部蜂窝织炎中嚼肌间隙蜂窝织炎为最常见,它具有腮腺、嚼肌深部、耳前、下颌角区局部肿胀的典型症状,常伴有局部挤压明显疼痛、张口疼痛和困难、颌下间隙蜂窝织炎,主要临床症状为颌下三角部位肿胀,并伴有白细胞增多,体温升高;又因向咽间隙、翼颌间隙扩散,以致吞咽困难,张口受阻,还可以发展至口底蜂窝组炎。上颌切牙和尖牙根尖化脓性发炎并外向发展,最后冲破骨皮质,都可以导致眶下间隙蜂窝炎的发生。炎症水肿常伤及眼眶、内眦,脓肿挤压眼眶神经会常剧烈疼痛。翼颌间隙蜂窝炎织炎可导致牙关紧闭、张口受限,叽嚼、吞咽困难,并有剧痛,有明显压痛飞,临床检查有黏膜水肿。颊间隙蜂窝织炎常有口内肿胀,脸部轻微脸部肿胀,如有脓肿破坏皮肤,便会形成颊瘘。口底蜂窝织炎的症状为局部突出外,也有较明显的全身特征。
④选择抗生素的原则:一般的抗生素具有对细菌极为敏感,强调足量联合;链球菌、葡萄球菌常为化脓性感染的菌体,而球菌、厌氧杆菌、梭型杆菌和螺旋体等坏疸属非气性细菌易引起腐败性感染;以厌氧型为主的混合细菌易造成颌面部牙源感染[6]。青霉素和先锋霉素对需氧型细菌很有效,是对人体的副作用非常小的抗生素之一,但甲硝唑是治疗厌氧型细菌感染的国际公认的最有效药物。我院在本次治疗中采取了青霉素或先锋素与甲硝唑一起联用,所以取得很好的疗效。30例患者,治愈30例。30例治愈患者中,切开引流术加大者5例,气管切开术(预防性)1例,纵隔感染并发1例。如有患者对青霉素有抗药反应,需培养细菌做药敏试验;全身抗青霉素严重者,必须加大支持治疗,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水的絮乱,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及时切流脓肿及治疗原发病灶,这才能缩短疗程,有效控制病情。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科最为常见的疾病,在治疗方法上还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地方。如果医生和患者都不重视该病,特别是对老龄的患者,就很容易发展到重症感染,并伴随有脑膜炎、脓毒症、脑脓肿等,治疗时间延误,患者可能死亡。只有宣传腔保健工作做足,积极预防牙周病和龋病;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手术时,应充分引流脓腔脓液后采取了青霉素或先锋素与甲硝唑一起联用冲洗脓腔。总之采取综合治疗法才有效降低间隙感染和提高重症感染患者的治愈率。
[1]冯永强,杜小铭,王津惠.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13):1974-1976.
[2]徐金标,孙鑫,魏军水.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8):1832-1834.
[3]郑凌艳,张伟杰,杨弛,等.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10(6):473-475.
[4]Kiddee W,Preechawai P,Hirunpat S.Bilateral septic cavernoussinus thrombosis following the masticator and parapharyngealspace infection from the odontogenic origin:a case report[J].Med Assoc Thai,2010,93(9):1107-1111.
[5]Allison CC,Ferrero RL.Role of virulence factors and host cell signaling in the recogni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the generation of immune reponse[J].Future Microbiol,2010,5(8):1233-1255.
[6]Xie D,Weng Y,Guo X,et al.Preparaton and evaluation of a novel glassionomer cement with antibacterial functions[J].Dent Mater,2011,27(5):487-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