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老年长期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4-01-29沈丽英赵惠娣吴少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0008
沈丽英 赵惠娣 吴少华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0008
生存质量是对于个人或群体所感到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良好状态的一种综合测量指标,包括躯体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新的健康指标——生存质量,已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和生存环境的改变,以及慢性疾病的困扰,给心身健康带来明显影响。其中抑郁和焦虑是最常见的两种负性情绪,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也最大。因此帮助患者减轻心里痛苦,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老年患者护理重点。笔者对自2013年1月以来长期入住我院的102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此类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对他们生存质量的影响。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13年1月以来我院老年关怀病房住院患者共计187例,其中长期住院患者(住院时间≥3个月)102例,包括男40例,女62例,年龄56~95岁,平均年龄(78±6.25)岁。通过基本信息采集、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评,对SDS得分>41分以及SAS得分>40分的定为有抑郁和焦虑倾向。发现长期住院患者中81例有一种或几种情绪问题,约占总人数79%,需要给予心理干预,其中22例需要用不同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1.2 方法 对长期住院患者中需要进行干预的81例给予心理干预,为期3个月。每月一次生命质量量表测定。心理干预由我医院专业护理人员执行,所有心理护理人员均接受过心理护理培训,在专业心理咨询师指导下对心理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首先为患者创造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安静、清洁卫生,使老人感到医院和家里一样,有亲切感。主动关心老人,热情介绍环境,消除陌生感,尽可能多陪伴老人,善于倾听,并诱导老人表达内心感受,给予充分理解,帮助老人适应新的环境。注意寻找精神寄托,鼓励老人与周围护工、病友交流,为患者创造一个倾诉和宣泄的机会,以便获得理解、劝慰和支持;(2)建立一个充分和谐的信任沟通链。采用一对一相对固定的方式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为了使沟通链畅通,首先要用真诚的态度取得老人的信任,当然也要因人而异,注意不同的性格、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对一些固执和情绪暴躁的老人,切勿用冷语激惹,要有充分的耐心,让老人慢慢接受;(3)家庭支持是社会支持中最基本的形式,家庭中各种亲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2]。必须重视对患者家属的心理辅导及沟通,指导家属多关心和体谅老人,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安慰,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遇上事主动和老人商量,多讲家中近来发生的事,对不同意见要耐心倾听,礼让三分,维护老人在家中的地位。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心理干预前、后所得数据进行统计,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在院患者存在以下的生理心理特点:(1)年龄大(78±6.25)岁;(2)病程长,住院前患者多有长时间的慢性或老年性疾病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视力、行动能力下降。调查发现很多老年患者有中度或者重度视力、听力受损,将使他们接受信息的机会减少,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ADL)以及生活质量(QOL)[1];(3)大部分老年患者在入院初期呈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焦虑、恐惧等。见表1。
表1 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
2.2 心理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比较 对长期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为期3个月,干预前、后进行生命质量量表(WHOQOL-BREF)测定,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见表2。
表2 长期住院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平均分比较(n=81)
3 讨论
焦虑、恐惧、易怒、被遗弃感、被动依赖感等不良情绪可以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全身多系统的功能性改变,包括失眠、早醒、各种躯体疼痛、持续性疲劳、原因不明胸痛、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激惹综合征等。如果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没有及时被发现,将导致功能性疾患的久治不愈,大大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另外,患者对躯体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下降,严重影响慢性躯体疾病的康复。现代护理学提倡“以人为本”的护理概念[3],强调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心理护理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本文根据患者的症状配合适量的抗焦虑等药物维持治疗,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情绪变化有选择地进行了心理沟通、鼓励、引导、家庭的配合等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进行3个月的干预,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在逐月上升。说明在治疗中增加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总评分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前后差异不明显,考虑可能与心理干预时间、家属配合程度以及护工的熟练程度有关。
综上,老年患者住院治疗不仅仅是一个药物治疗的简单过程,它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等整体医学,适时的心理疏导在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医护人员为老年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有选择地进行了心理沟通、疏导,使老年患者的身心尽可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这将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康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1]姚菊峰,黄颖,张继敏,等.集体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影响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74-75.
[2]Nishinag M,Chi S,et al.Geriatric syndrome:slightly renduced visual and hearing impairments reduce activities daily living(ADL)and quality of life(QOL)in the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J〕.Japa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2007,44(30):302.
[3]白继荣,主编.护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