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分析
2014-01-29孙磊
孙 磊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分析
孙 磊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目的探讨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指背复合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治疗后观察修复组织成活情况,并对患者展开时间为2年的随访,观察其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完全成活44例,部分表皮坏死6例,脱痂后愈合;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优31指,良19指。结论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效果理想,能够有效修复手指软组织及血管,效果显著。
动脉化静脉皮瓣;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指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小型游离皮瓣及岛状皮瓣,然而患者在受到损伤时,皮肤缺损不规则,尤其是患者手指皮肤可出现环形或者半环形缺损,同时患者指动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损,临床在修复皮瓣时,难度较大,因此采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1]。随着人们对手术创伤修复及重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同时进行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修复能够有效减少分期手术带来的损伤,笔者对我院收治的50例指背复合组织缺损患者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指背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29.65±4.33)岁,均为指背皮肤软组织合并伸肌腱缺损,其中12例患者指间关节面缺损程度在1/2左右;受伤原因:热压伤18例,摩擦伤32例;患指缺损面积5×3 cm2~7×4 cm2,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在3~10 h,皮瓣切取面积5×3 cm2~8×5 cm2。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清创,切除失活的筋膜及皮肤,保留健康皮肤及软组织,修复相关的肌腱、骨及神经等;伴随骨折脱位患者,可采用钢丝、克氏针等进行固定;伴神经断裂患者可给予神经吻合术治疗,对于合并肌腱断裂患者可给予肌腱修复手术,若肌腱出现缺损则可给予二期移植修复或者肌腱游离移植术。将可供吻合动静脉游离,采用缺损的指固有动脉的远近端作为动脉游离,选择指背静脉近心端作为静脉游离,依据缺损部位具体大小及形状做好布样。
使用气囊止血带止血,充盈前壁浅静脉,观察对浅静脉走行,使用亚甲蓝标记两根口径与待吻合血管口径一致的纵行浅静脉,保持皮瓣布样长轴走向与静脉走向大致相同,其间包含2根静脉,使用亚甲蓝参照皮瓣轮廓画出布样,皮瓣范围应该比缺损范围稍大。切取皮瓣远近端,同时游离皮瓣远近端静脉,明确静脉长度,将其切断并进行标记。参考布样大小在肌膜浅层切割皮瓣四周,皮瓣内不包含深筋膜,结扎时注意深静脉交通支。将切割的皮瓣范围控制在3.0×3.0 cm2~5.0×5.0 cm2,直接拉拢缝合供区创面。使用切取的皮瓣覆盖缺损区。皮瓣两侧分别用两盒固定,皮瓣静脉的远、近端分别与指固有动脉的远、近端吻合,连同损伤的侧指动脉,构成逆静脉瓣膜的皮瓣供血,从而减少静脉皮瓣供血压力,另一支静脉近心端与指背静脉吻合,从而形成顺瓣膜静脉血回流,将引流条放置在皮瓣下。术后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5 d,局部采用烤灯常规照射7 d,术后3~7 d患者常规使用抗炎药物,术后5~7 d常规进行抗痉挛、抗凝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术后每天对皮瓣的张力、颜色、淤斑、血管充盈度、肿胀及坏死情况进行观察,术后2周对皮瓣存活情况进行观察。
2 结果
术后第1 d,皮瓣部位颜色淡红,同时有轻微肿胀迹象,与健侧手指比较,皮瓣温度稍微高出0.5℃~2℃;术后第2 d,皮瓣部位皮肤颜色由淡红加深,趋近于紫红色,肿胀现象加重,同时皮瓣周围出现较多小水泡;术后4~6 d,皮瓣肿胀出现明显缓解,水泡逐渐消失;术后8~10 d皮瓣颜色与健侧手指颜色无异,肿胀基本消失。
术后观察50例患者中皮瓣完全成活44例,其中6例患者部分表皮出现坏死,在脱痂后愈合。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患者皮肤厚薄、质地均满意,颜色与正常手部皮肤基本类似,未出现色素沉着等现象。所有皮瓣均未出现挛缩、硬化及影响关节活动的现象。
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判定,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判定,优31指(62%),良19指(38%)。
3 讨论
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缺损,患者多伴随一侧指固有动脉损伤,因此掌背皮瓣、邻指皮瓣等常规皮瓣在对创面进行覆盖修复时,难以对动脉缺损形成修复,临床在修复时常放弃对血管的修复,而仅对创面进行覆盖,这就导致手指的营养受到影响[2]。在采用动脉化静脉皮瓣进行治疗时,创面的位置、大小及形状基本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在对指动脉缺损进行修复时可同时给予桥接修复,皮瓣的质地较薄,与手指皮肤较为接近,因此在修复后外形较为美观。静脉皮瓣不受动脉血管分布区域的限制,分布较广,皮瓣与受区范围明显扩大,同时静脉切取、解剖及吻合时难度较小,皮瓣较薄,可满足手术需要[3],因此在临床使用中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仅有6例患者皮瓣出现坏死现象,随访显示患者治疗优良率为100%,由此可知,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良好恢复,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巧莉,杨碧虹,何伟方.游离复合足背皮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6A),47-48.
[2]吕雷,闰合德,高伟阳,等.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3,29(2):82-84.
[3]周晓,芮永军,许亚军,等.双干型静脉皮瓣在撕脱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1,27(2):81-83.
R658.2
B
1674-9316(2014)17-0016-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