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4-01-29孙克彬
孙克彬
敦化市医院急诊内科,吉林 敦化 133700
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观察
孙克彬
敦化市医院急诊内科,吉林 敦化 133700
目的观察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急危重症患者,按门诊单双号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传统呼吸机支持治疗,给予B组患者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B两组患者呼吸复苏成功率以及自抢救到呼吸稳定所用时间对比,B组患者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效果显著,复苏成功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急危重症;呼吸;阶段性治疗;效果
急危重症患者多存在呼吸困难等症状,在入院第一时间内需要给予必要的呼吸支持,以促进患者呼吸快速复苏,保证抢救成功。在给予患者呼吸支持时,需要综合考虑抢救场地、抢救方法、患者具体病情等[1]。为有效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我院对65例急危重症患者采用了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按门诊单双号平均分为A、B两组。A组患者男35例,女30例,年龄23~84岁,平均年龄(56.3±7.9)岁;创伤性患者20例,非创伤性患者45例。B组患者男39例,女26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56.9±7.4)岁;创伤性患者25例,非创伤性患者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A组患者传统呼吸机支持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最佳呼吸支持方式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治疗。给予B组患者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具体操作:(1)第一阶段:将患者躯体摆放为复苏体位,采用徒手呼吸支持方法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取仰卧位,保证其头部与躯体在一个轴面上。开放患者气道,对于未存在脊椎损伤的患者,应适当抬高其下颌,避免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对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进行快速处理。对于颈部存在创伤的患者,则可采用咽喉导管,同样对其口腔内的异物进行有效清除;(2)第二阶段:对于心跳、呼吸等消失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患者鼻导管、面罩等给氧方法,对于不能自主呼吸的患者,则应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呼吸。对于呼吸道存在损伤的患者,则应采取有创通气方式进行;(3)第三阶段:对于声门区存在阻塞的患者,则应采用气管穿刺或环甲膜穿刺等处理,并将气管切开,通过建立可靠的气道给予患者呼吸支持。在切开气管过程中,应注意尽量减少呼吸系统原发性损伤患者出血量,最大限度的减少损伤;(4)第四阶段:患者建立气道后,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简易呼吸机对患者提供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呼吸复苏成功率,患者呼吸频率每分钟在25次以下,12次以上,且血氧饱和度超过90%表示呼吸复苏。此外对自抢救至患者呼吸保持稳定所用的时间进行统计[2]。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表示,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呼吸复苏成功率为67.7%(44/65),自抢救到呼吸稳定所用时间为(55.9±5.9)分钟;B组患者呼吸复苏成功率为83.1%(54/65),自抢救到呼吸稳定所用时间为(44.2±5.8)min。A、B两组患者呼吸复苏成功率以及自抢救到呼吸稳定所用时间对比,B组患者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来说,在早期抢救过程中给予患者最恰当的呼吸支持,可为患者做进一步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成功抢救率。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对于内科疾病患者而言,医生应充分了解患者原发性疾病,以此选择出最恰当的呼吸方法[3]。对于外科疾病患者而言,则应根据其损伤情况、部位等选择最佳方法。由于传统的呼吸支持只是医生根据自身临床经验以及患者实际情况做出的决定,在抢救过程中不能对呼吸道进行有效管理,一旦操作不当极易对患者创伤、病情等造成严重损伤,从而造成呼吸复苏抢救失败等不良后果。而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则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的进行。在抢救过程中可随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下一步呼吸支持。从开始到结束均由一人实施,不仅有效缩短了人员到齐的时间,还可从开始便充分了解患者实际情况,以便做出最佳处理。此外,此种呼吸支持方法还可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性,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可知,采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B组患者其呼吸复苏成功率及自抢救到呼吸稳定所用时间明显优于采用传统呼吸支持的A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综上所述,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曾光,赵会民,张剑锋.对急诊外科青年医师进行气管切开术培训的体会[J].蛇志,2013,25(3):357-358.
[2]仓红兰,孔小雪.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7):954-955.
[3]袁世荧.完善基础建设强调基本操作—《呼吸机临床应用》标准解读[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1):25-26.
R459.7
B
1674-9316(2014)17-001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