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联合手术和化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4-01-29毕虹宇
李 忠 延 玲 毕虹宇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联合手术和化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 忠 延 玲 毕虹宇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IMRT)联合手术和化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4例头颈部肿瘤调患者,114例患者全部实施全程调强放疗(IMRT)联合手术和化疗。其中,根治性放疗的剂量在56.9~78 Gy(平均剂量69.01 Gy)。对所有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调查。结果对114例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联合手术和化疗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调查,患者的区域控制率、三年局控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虑、总生存率分别为94.4%、84.1%、76.0%、66.5%、67.9%。对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可知患者放疗前是否贫血、临床分期、治疗模式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0、1、2、3、4级黏膜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21.9%、56.9%、14.2%、0.8%;急性0、1、2、3级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71.9%、26.9%、0.6%。治疗结束12个月后1、2、3级口干发生率分别为20.3%、14.9%、0.5%。效果良好。结论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IMRT)联合手术和化疗,能够很好的获得区域控制率和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降低了口干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手术;化疗;效果分析
头颈部肿瘤是世界第六大常见的肿瘤,据统计,它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患者多数是年龄高于50岁的男性,近年来,女性患者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头颈部肿瘤对患者的感觉功能、生理功能、语言功能以及容貌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放疗是治疗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调强放疗在治疗头颈部肿瘤当中极具优势,它是一种借助计算机的三维照射技术,能够使高剂量曲线和靶区分布一致,进而在提高靶区剂量的同时,减少周围重要危及器官受照射,利用不均等强度的射线对剂量进行优化,能够获得很好的剂量分布[2]。笔者对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IMRT)联合手术和化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综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随访18个月)我院收治的11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其中74例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年龄在11~87岁,平均年龄50.6岁。患者包括鼻咽癌22例、下咽癌20例、喉癌16例、舌癌19例、甲状腺癌9例、口腔癌17例、鼻腔鼻窦癌8例、腮腺癌3例。所有患者都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卡氏评分不低于80。患者以鳞癌、腺样囊性癌居多。
1.2 治疗方法
1.2.1 调强放疗联合手术
所有患者都接受根治性放疗,不同头颈部肿瘤患者的靶区部位不同,具体操作各有差别,但基本操作方法大致为:将患者体位固定,进行CT扫描(注意层厚和层距的调节),在调强放疗(IMRT)工作站的CT图像上对靶区以及敏感器官进行勾画和三维重建。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进行诱导化疗的患者,必须在诱导化疗结束后、调强放疗之前进行CT扫描[3]。患者的靶区设计和处方剂量的给予为:CTV是原瘤床区域,GTV是影像资料上可见的肿瘤区域以及肿大淋巴结,CTV1是高危预防以及高危淋巴引流区域,CTV2是低危预防以及低危淋巴引流区域,分别外放3 mm以构成计划靶区,PGTV 65.9~73.8 Gy分为31~34次,PTV1 55.9~62.9 Gy分为28~33次,PTV2 49.7~54.1 Gy分为24~28次。剂量授予时必须注意重要器官的限制:颞颌关节<70 Gy,颞叶<60 Gy,下颌骨<70 Gy,视交叉<54 Gy,视神经<50 Gy,晶体<8 Gy,脑干<54 Gy,眼球<50 Gy,腮腺平均剂量<26 Gy。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必须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验证,患者全部完成调强放疗。
1.2.2 化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放疗同时,联合3~7周期的化疗。具体实施的化疗方案是:66例患者在相关实验室实施平阳霉素或/和羟基喜树碱化疗;43例患者进行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式;5例患者接受其他方案化疗。
1.3 随访和疗效标准[4]
患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肿瘤的消退情况,并对急性副反应进行评价(主要观察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皮肤反应)。患者治疗结束后分别对肿瘤消退情况和急性副反应再做评价(主要对局部肿瘤控制率、晚期损伤、无远处转移生存、无瘤生存和总生存情况)。所有病例均进行18个月的随访,必要时进行血生化、血常规、腹部B超、头颈CT、胸片等的检查。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参照RTOG/ EORTC和RTOG标准。
1.4 统计标准
利用SPSS13.0软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的计算;利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检查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5]。
2 治疗结果
对114例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联合手术和化疗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调查,患者的区域控制率、三年局控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虑、总生存率分别为94.4%、84.1%、76.0%、66.5%、67.9%。对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可知患者放疗前是否贫血、临床分期、治疗模式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0、1、2、3、4级黏膜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21.9%、56.9%、14.2%、0.8%;急性0、1、2、3级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71.9%、26.9%、0.6%。治疗结束12个月后1、2、3级口干发生率分别为20.3%、14.9%、0.5%。效果良好。
3 讨 论
头颈部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它包括颈部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三大部分,据统计,我国头颈部肿瘤的发病率已超过10万,患者以男性居多[6]。由于头颈部器官十分繁多,解剖关系复杂,头颈部肿瘤的原发部位和病理类型也极其复杂,因此,头颈部位置的特殊性给不仅治疗带来了麻烦,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并且严重威胁着其生命,对患者的心理、生理都造成了巨大伤害,所以,找到合适有效地治疗手段迫在眉睫[7]。目前,头颈部肿瘤主要以手术联合放疗为主,但远期疗效仍然不能让人满意。调强放疗是将放射物理、医学影像、放射技术、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一种全新照射技术[8]。由于头颈部肿瘤周围重要的组织器官很多,调强放疗可以使高剂量曲线和靶区的分布一致,使靶区照射剂量提高的同时减少周围组织器官受照射,由于其剂量学优势,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和耐受性,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极具优势。本组应用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IMRT)联合手术和化疗对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治疗,使患者的不良生命体征有所控制,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对患者的肿瘤消退情况及急性副反应进行了密切监测,并进行了18个月的随访,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IMRT)联合手术和化疗,能够很好的获得区域控制率和局部控制率,降低了患者口干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患者高生存质量。实践结果表明,我们的治疗对策有效可行。笔者认为,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IMRT)联合手术和化疗可以作为头颈部肿瘤治疗的标准模式方法,能够帮助患者顺利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不仅对提高头颈部肿瘤的治疗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对推动多学科综合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1] 赵充,韩非,卢丽霞,等.419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治疗疗效和影响[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0,19(3):191-196.
[2] 郑茁,陈传本,陈荔莎,等.头颈部肿瘤摆位误差对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1,3(3):214-217.
[3] 韩露,林少俊,潘建基,等.305例鼻咽癌调强放疗预后因素分析[J].癌症,2010,29(2): 153-158.
[4] 杨华,石梅,王建华,等.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联合手术和化疗的回顾性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2):214-218.
[5] 杨华,石梅,王建华,等.局部晚期头颈鳞癌调强放疗联合手术或化疗的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2,21(4):338-339.
[6] 张瑜,林志安,潘建基,等.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同期对照研究[J].癌症, 2009,28(11):1143-1148.
[7] 马翔,茅冬俊,姚家红,等.CBCT 在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首次摆位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4):114-115.
[8] 唐平章.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2010年版甲状腺肿瘤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10):856-858.
R739.91
B
1671-8194(2014)09-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