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血方式进行血常规检测的临床价值观察
2014-01-29杨士峰
杨士峰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四川 广元 628012)
不同采血方式进行血常规检测的临床价值观察
杨士峰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四川 广元 628012)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式进行血常规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血常规检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静脉采血组和末梢采血组,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观察对象RBC、PLT、Hct、WBC和Hb等血常规检测指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观察对象MCHC、MCH和MCV对比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不同采血方式;血常规检测;临床价值
血常规检测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临床检查技术,是患者全身检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血常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等等。血常规检查有助于直观反映血液细胞的具体形态和数量的变化情况,因而在相关全身性疾病的早期检查和诊断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针刺方法采集静脉和末梢血液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血常规检测采血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对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观察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血常规检测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126例,女性74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8~72岁,平均年龄为(52.5±13.2)岁。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末梢采血组和静脉采血组,每组100例,且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清晨接受血液采集,其中,静脉采血组2 mL,末梢采血组20 μL,将血液标本置于试管中,并加入EDTA抗凝剂,后对含有抗凝剂的血液试管使用迈瑞518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实施全血细胞分析。
1.3 评定标准
1.3.1 血红蛋白
使用迈瑞-518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红蛋白Hb检测。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是在被稀释的血液中加入溶血剂后,使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一般在530~550 nm)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Hb含量呈比例,仪器便可显示Hb浓度。血红蛋白的正常参值是:成年男性:120~160 g/L,成年女性:110~15 g/L。
1.3.2 红细胞参数
通过迈瑞-518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相应试剂包进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红蛋白质量(MCH)和平均体积(MCV)检测。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标准为320~360 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标准为27~34 pg,红细胞平均体积标准为81~93 fL。
1.3.3 血细胞计数
使用迈瑞-518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相应试剂包进行红细胞压积(Hct)、白、红细胞、血小板计数(WBC、RBC、PLT)检测。在保持设备稳定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相关规定,进行血细胞检测。红细胞计数标准为:女性在(3.5~5.0)×109/L,男性在(4.0~5.5)×109/L;血小板计数标准为:(100~300)×109/L;红细胞压积标准为:女性在0.37~0.45,即37%~45%,男性在0.40~0.50,即40%~50%;白细胞计数标准为:(4.0~10.0)×109/L[1]。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2]。
2 结 果
静脉采血组观察对象RBC、PLT、Hct、WBC和Hb等血常规指标均显著优于末梢采血组(P<0.05);而两组观察对象MCHC、MCH和MCV对比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 讨 论
血常规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全身检查项目,主要指标包括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血常规检查有助于多种全身疾病的早期检查和诊断,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针刺采集动脉、静脉或末梢血液是较为常用的血常规检查采血方法,血液采集完成后,可通过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样本相关指标的检测[3]。采集末梢血是传统常用的采血方法,患者耐受性较好,且疼痛程度较轻,然而,相关的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采集静脉血所获得的检查结果,具有更高的临床参考意义[4]。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静脉血液采集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末梢血液采集,成为了血常规检查首选的采血方式,实现了血常规检查结果的明显提高[5]。
综上所述,不同的采血方法对于血常规项目的临床检测结果对比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所以,临床上通常建议通过静脉血液采集的方式进行血常规检查。
[1] 陈忠芳.两种不同采血方式效能比较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3, 18(11):977-978.
[2] 周秀萍.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4):49-50.
[3] 周丽华.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2,1(5):1123-1125.
[4] 解承娟.静脉与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10(15):350-351.
[5] 山峰.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1):201-202.
R446.11+<1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09-0051-011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09-0051-01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09-0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