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选修课教学探索
——以“欧美文化”课为例

2014-01-28李建红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研究型欧美人文

李建红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0 引 言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龙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21世纪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既要有知识又要用能力,也就是说高校毕业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宽广的知识面,文理结合,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重视知识技能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和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以“欧美文化”选修课程为例,探讨开设文化素质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教学策略.

1 开设文化素质课程的必要性

理工科院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现象较为普遍.中学时的文理分科已经造成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到了大学,分科细化又强化了这种状况.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本来就有相统一的一面,但我国特定的文理分课教育体制,导致了无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存在一定的知识结构缺陷.应试教育重智力、轻能力,重知识传授、轻个性发展长期以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面对就业市场需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激增,“学习只为求职”成为一些大学生的信条,他们将考试及格、顺利毕业以及找到好的工作作为学习的直接目的.部分大学生功利思想较浓,他们对技能的学习热情远胜于人文知识,大学生中经久不衰的考证热如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驾驶证和会计证等就很好地应证了这个问题.

大学生人文知识缺乏,不仅表现在理科生对文史哲,对艺术类学科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文科生也对除本专业外的其他人文学科不感兴趣.李丽丽[1]2010年在对全校进行的一项千人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问卷调查情况表明:学生对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人文素质寄予厚望,而认为通过阅读积累人文知识进而提高人文素质的学生相对较少.调查中,认为提高人文素质最有效途径是参加社团活动、社会活动和参加学术讲座的学生比例分别是45%和40.1%和33.6%,而选择“课外阅读”的学生只占30.93%[1].另张革英[2]认为自身人文素质很好的学生仅占13.9%,认为一般的占38.1%,认为很欠缺的占35.2%,仅有26.7%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抽出时间来阅读人文书籍[2].许多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以外的东西知之甚少,这与当今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广大理工科学生对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意识还不够.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开设选修课,在传授给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融入理想、道德和传统文化,启迪学生的智慧,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种种人文、社会现象的本质,成为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毕业生.“欧美文化”正是基于这种时代要求而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欧美文化”课程不仅是一门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知识课程,也是一门开阔学生的学术和社会人生视野的素质教育课程.本人自2010年首开这门选修课程以来,全校共有670人选修.此课深受学生欢迎,每学期学生报名踊跃.下面结合这门课的教学,重点围绕教学内容、配套教材和课堂教学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并对研究型教学展开重点阐述.

2 教学策略

2.1 教学内容

与大多数院校的选修课的情况类似,一般选修课课时有限.“欧美文化”这门选修课总学时为32课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授欧美文化知识,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再者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既不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因此,本人在讲授这门课时,精心选取了八个国家作为代表,以“文化解析”为切入点,通过展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希腊等八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风貌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西方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风土人情、寓言神話、文化艺术.由于选修课普遍存在课时少、内容多、授课人数多的现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及效果,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精选一些介绍该国的该国记录片或与此相关的影像资料作为本单元的导入教学.教学中,着眼于当前欧美社会独有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热点,对其进行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学生对当代欧美各国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这些问题或现象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使学生能够结合课程内容,针对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与评判,从而深化认识和理解.欧美文化素质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欧美文化而且可以启蒙思想、引发思考、拓展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2 配套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一门课程实现其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教材与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学习理论和实践有着直接的关联,是各种教学理念、路径、方法和手段的体现[3].然而,一个普遍情况是选修课程的教材可供选择性余地少,多数学校在开设课程时没有现成的课本,大部分采用授课教师自编的讲义,使整个教学缺乏系统性,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笔者当时寻遍书库,找不到一本适合教学双方都满意的教材.市场上涉及到欧美文化方面的教材版本众多,但多适用于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这些书籍多侧重于研究和概述,或过于深奥、或过于笼统而且大多用英文编写,对学习者的英语基础有较高要求.要找到一本面向普通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教材实为不易.因此,笔者编写《欧美文化解析》[4]一书,目的就是要编写一本能适应当前普通高等院校教学需要、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切合教学实际的欧美文化公共选修课教材.此教材出版后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列入推荐教材.

该书共分八个单元,一个单元介绍一个国家,每个单元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印象某国:这部分简要介绍该国概况,目的是调动学生原有的对该国了解的知识积累,快速引导学生进入本章的学习.第二部分文化视点:这是该书的特色部分.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学生有多种渠道了解异域文化,但对一般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依赖流行文化媒介如西方的电影、电视、外刊等等,知识零碎或理解片面,对某种社会文化现象通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该书通过文化视点这个切入口,追踪历史,解剖热点,对欧美社会和文化现象的分析深入浅出,使学生对当代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热点问题或某一文化现象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既有历史渊源又富时代气象.第三部分是拓展阅读:这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延伸,对某一文化现象的分析探讨是为了启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现象的思考.同时拓展阅读面.对某种文化现象得出自己的感悟认识和思考评判.第四部分是驿站小憩:这是一个文化背景下的特色章节,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不同的西方文化.从教材的使用情况来看,学生对这本引导他们踏上异域“文化之旅”的书反响良好.

2.3 课堂教学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型教学的理念,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围绕问题深入进行探究,通过质疑—查阅资料—确定研究思路—课内外讨论—总结等一系列步骤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使其从被动地“学”改变为主动的“研”,教师从单纯“教”改变为侧面“导”的一种教学模式[5].在选修课的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实施研究型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它契合了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大学生的教学要求.要有效运用研究型教学,须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课前的准备.课前准备不光光是针对老师而言,应让学生课前知道本次课讨论的问题,使他们对讨论的问题事先有所准备,以便使讨论热烈而有深度.二是课堂中的讨论.讨论是使学生能结合课程内容,针对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与评判.各种思维在讨论中交锋、会合,走向深入.学生学习后不仅可以了解欧美文化而且可以启蒙思想、引发思考、拓展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是深化总结.讨论并非仅仅提出观点,展示论据,教师要对讨论问题进行深化总结,除了要概括出讨论问题的关键还要能够引导学生课后作进一步的探究.笔者以讲解该书第一单元中的美国梦为例,来探讨如何运用研究型教学法的.

在课前,先布置学生自行观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并思考相关问题:为什么追求幸福是天赋人权?为什么美国人坚信“人人生而平等”?美国人普遍认同的信仰是什么?其传统价值观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对美国人的思想行为有着怎样的影响?《当幸福来敲门》取材于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纳的人生经历,改编自同名传记文学,讲的是无家可归的单亲父亲克里斯在各种艰难困境中顽强奋斗、白手起家,终于取得事业的成功,并为相依为命的孩子赢得幸福优质的生活.影片通过对普通人追求梦想和幸福的描述,展示了美国人的信仰和价值观,加速和深化了人们对美国文化强调通过个人奋斗、个人自我规划,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的理解.课堂上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影心得和相关读书心得、提出问题并由此展开理性讨论.研究型教学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寻找与之相关联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真问题,并对此发问.教师在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什么是“美国梦”?“美国梦”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当今美国社会依然还存在“美国梦”吗?怎样来实现梦想?人们需要做什么?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积累对这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如对于美国梦,有的认为在当今美国只要肯干就遍地是机会的传统“美国梦”已不复存在,有的则认为美国梦有了新的内涵,通过奋斗加智慧来实现美国梦是当今美国人的新的追求.对此,教师可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总结陈词.教师根据美国历史和国情,引导学生探究美国梦的实质,这就是深化总结阶段.美国梦是美国社会文化中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早在美国建国前,“美国梦”就已萌发.当时英格兰移民横穿大西洋来到北美建立新家园时,都怀着这样一种信念:在这里,每个人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经过几百年的演变,“美国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大.黑人的梦是种族平等,妇女的梦是性别平等.今天,美国梦依然存在,虽然已有些许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每个人只要努力奋斗都能成功”一直是“美国梦”的核心含义.美国梦的基本含义是,美国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度,任何人,不论他是什么背景,什么性别或者何种肤色都能够通过努力工作获得成功.很多起家寒微但通过勤奋创立了自己庞大的事业而成为传奇的人物成为“美国梦”的代表,如爱迪生、洛克菲勒、摩根、福特等人.一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各类明星,他们个人奋斗的过程和结果,成了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参照系,父母教育子女实现“美国梦”的活教材.今天,美国梦依然存在,虽然已有些许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每个人只要努力奋斗都能成功”一直是“美国梦”的核心含义.尽管“美国梦”的内涵随历史不断演变,但获取财富、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幸福似乎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而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依靠个人奋斗、个人的聪明才智也成为实现“美国梦”的最主要的途径.通过实例说明在现代的美国社会中,要实现自己的“美国梦”,除了传统“美国梦”所要求的聪明、勤奋与坚韧不拔,超乎寻常的个性特征外、对某种行业的知识天赋、以及对机遇的敏锐发现与及时把握都已成为必须具备的条件.

研究型教学并非完全排斥传统的讲授方法.必要的讲授还是必须的.笔者在讲解美国梦时,就提到了必要的背景知识点,如美国的西进运动、独立宣言等,让学生课后做进一步深入阅读.也可以让学生课后思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不同之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研究型教学法改变了课堂上传统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协同讨论、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教师给学生提出讨论问题,学生以问题为线索查阅相关资料.教师要负担起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的责任.利用文化类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共鸣或好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使其从被动地“学”改变为主动的“研”,教师从单纯“教”改变为侧面“导”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研究型教学中,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探索与创新的机会,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看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探讨,能够吸引并维持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思维方式的引导,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这与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大学生的教学要求是一致的.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课堂教学要重方法传授和能力培养,重学生主体作用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通过指导学生讨论和研究问题,强化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3 结 语

理工类院校往往由于缺乏浓厚的人文教育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对人文类学习投入的精力不足,造成其基础相对薄弱.理工科学生关注自己的专业理所当然.学有所专,方能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然而必须认识到,人文素质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即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素质,是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最具竞争优势的素质[6].无论学生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其个人的人文素养将影响其发展和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担负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欧美文化”这门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理想的素质教育的价值.不同国家的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不尽相同,通过有意识地分析不同文化现象,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增强人文素养是时代自身发展的要求和当今社会人才竞争的需要.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自身,都应注重并切实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通过开设选修课,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种种人文、社会现象的本质,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 李丽丽.专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为例[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0(1):90-92.

[2] 张革英.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10):50-52.

[3] 夏纪梅.现代外语教材练习的质量观——兼谈现代外语教材的师培功能[J].外语界,2002(1):22-25.

[4] 李建红.欧美文化解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5] 张安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2(1):65-67.

[6] 华 羽.人文素养是大学生的优势竞争力[N].光明日报,2013-12-31(02).

猜你喜欢

研究型欧美人文
从欧美到埃及,赏方尖碑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人文绍兴
里约奥运最养眼的十大欧美美女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人文社科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
马烈光中医养生交流欧美行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